- 年份
- 2024(11152)
- 2023(16277)
- 2022(14155)
- 2021(13361)
- 2020(11162)
- 2019(25383)
- 2018(25000)
- 2017(48728)
- 2016(26817)
- 2015(29836)
- 2014(30076)
- 2013(29744)
- 2012(27550)
- 2011(24923)
- 2010(24951)
- 2009(22955)
- 2008(22786)
- 2007(19943)
- 2006(17583)
- 2005(15572)
- 学科
- 济(104255)
- 经济(104138)
- 管理(80268)
- 业(74246)
- 企(59908)
- 企业(59908)
- 方法(47383)
- 数学(41842)
- 数学方法(41409)
- 财(37163)
- 中国(30134)
- 农(29891)
- 地方(23494)
- 业经(22433)
- 学(22236)
- 制(22027)
- 贸(21420)
- 贸易(21412)
- 易(20824)
- 务(19767)
- 财务(19702)
- 财务管理(19650)
- 农业(19612)
- 企业财务(18618)
- 银(17984)
- 银行(17920)
- 行(17035)
- 环境(16619)
- 融(16080)
- 金融(16078)
- 机构
- 学院(382218)
- 大学(381956)
- 济(153418)
- 经济(150104)
- 管理(149303)
- 理学(129315)
- 研究(129264)
- 理学院(127872)
- 管理学(125766)
- 管理学院(125088)
- 中国(98061)
- 科学(81268)
- 京(80803)
- 财(77985)
- 所(66297)
- 农(65497)
- 研究所(60157)
- 财经(59237)
- 业大(58902)
- 中心(57945)
- 江(55532)
- 经(53647)
- 农业(51733)
- 北京(51232)
- 范(49236)
- 师范(48721)
- 院(46626)
- 经济学(45772)
- 州(45061)
- 财经大学(43754)
- 基金
- 项目(258264)
- 科学(201182)
- 基金(186197)
- 研究(186046)
- 家(163589)
- 国家(162206)
- 科学基金(137651)
- 社会(116432)
- 社会科(110344)
- 社会科学(110315)
- 省(100667)
- 基金项目(99033)
- 自然(90510)
- 自然科(88302)
- 自然科学(88276)
- 自然科学基金(86650)
- 划(85347)
- 教育(84846)
- 资助(77115)
- 编号(76187)
- 成果(61694)
- 重点(57932)
- 部(56671)
- 发(55192)
- 创(53190)
- 课题(52316)
- 创新(49666)
- 科研(49647)
- 教育部(47991)
- 大学(47429)
- 期刊
- 济(167846)
- 经济(167846)
- 研究(115013)
- 中国(69456)
- 学报(63502)
- 财(60390)
- 农(58352)
- 科学(56008)
- 管理(52573)
- 大学(47111)
- 学学(44724)
- 农业(39961)
- 教育(38394)
- 融(37191)
- 金融(37191)
- 技术(30170)
- 财经(28519)
- 业经(28226)
- 经济研究(27861)
- 经(24251)
- 问题(22072)
- 业(19648)
- 理论(18750)
- 科技(18515)
- 商业(18289)
- 贸(18218)
- 版(18014)
- 技术经济(17957)
- 图书(17566)
- 实践(17091)
共检索到560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陈冬明
我国区域差异日益严重,其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而货币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以本文结合了目前东中西部地带消费支出的不协调现状,通过两地区简约化模型建立一个包含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产出和东中西三地区消费支出等变量在内的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计量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财政政策对消费支出确实存在区域不对称性效应,特别是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消费支出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货币财政政策 简约化模型 区域性消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安平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是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价格指数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比较投资和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发现:①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东部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②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③1978年后,两种政策的作用都有所增强,货币政策对中西部,特别是对西部的影响明显增加。其含义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应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在注重财政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婷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1997-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消费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本文结论表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消费发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减税、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的形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消费增长。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不均衡区域发展战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消费发展的影响呈现东中西部递减趋势。人口规模异质性研究表明,高中低经济发展水平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影响消费发展的作用差异明显,低人口规模省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消费发展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消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礼 杨楚婧
通过定量分析探究财政货币政策联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支持政策、货币支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张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然而市场化因素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却不十分显著。由此认为,扶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动,而且还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动;既需要市场与政策双向驱动,又需要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同时发力,并以此提出简要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晔
在具有总量效应的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产业效应方面各自表现如何?本文运用1990-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与中部地区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具有产业效应,而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均不理想,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都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并且,结合相关理论,文章从产业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产业间在增量资本产出率和政府扶持力度以及区域间在银行集中度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存在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娟 贺俊
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综合指标变量用以刻画宏观经济形势,并在构建的计量模型中同时引进高次项和滞后项以充分发掘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在短期内能够达到较好效果,货币政策与该指标变量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模糊层次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任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同时发挥效力不足,搭配模式不完善,限制了其作用空间。后危机时代,切实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效用发挥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圣路易斯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进行检验,可以得出结论:货币政策的作用空间总体上大于财政政策。为此,要推进体制市场化,完善政策效应传导机制;要政策配合多元化,发挥政策综合效应;要加快工具新型化,促进政策手段协调;要使合作领域重点化,重视特定领域配合。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作用空间 组合效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贺俊 王榴燕 万红燕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用于投资消费比的理论模型,得到货币供给增长率、经济建设支出、非经济建设支出、宏观税负与投资消费比的显式关系式,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此关系进行分析。接下来利用全国30个省、直辖市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给增长率与投资消费比呈现倒U型关系,我国当前处于曲线下降阶段;宏观税负与投资消费比也呈现倒U型关系,我国处于曲线的下降阶段;经济建设支出与投资消费比正相关,而非经济建设支出与投资消费比负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峰
笔者在含有深层消费习惯的动态随机经济模型中,使用Ramsey方法分析了深层消费习惯对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深层习惯的消费者对差异化商品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每种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产品当期的价格,也与上期消费数量相关。深层消费习惯改变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在产量和价格选择之间引入了新的机制:当期商品的定价过高,在增加厂商现期利润的同时,降低了家庭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倾向,从而减少了下期该产品的需求和厂商利润。笔者通过参数校准和模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最优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波动率较低,并且与深层消费习惯程度正相关;其次,弗里德曼法则并非最优的货币政策,名义利率对弗里德曼法则的偏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苗晖
关于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社会上观点很多。本文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平
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依据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寻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白金辉
特朗普总统上任后,美国未来财政政策的取向再次成为政策讨论的焦点。本文讨论了美国财政政策转型背后的主要因素,以及财政政策转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自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20日宣誓就职以来,美国政府出现白宫与参众两院均由共和党控制的局面。在由共和党主导的政治背景与特朗普总统倾向自由化的经济理念下,美国未来财政政策的取向再次成为政策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义超 周英章
本文应用Hsiao提出的最终预测误差准则(FPE)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方法,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并得出了有关结论,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