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7)
- 2023(10910)
- 2022(9458)
- 2021(8947)
- 2020(7774)
- 2019(17971)
- 2018(17804)
- 2017(36025)
- 2016(19766)
- 2015(22732)
- 2014(22923)
- 2013(23047)
- 2012(22033)
- 2011(19967)
- 2010(20215)
- 2009(19201)
- 2008(19610)
- 2007(17828)
- 2006(15517)
- 2005(14061)
- 学科
- 济(83880)
- 经济(83794)
- 管理(61542)
- 业(58493)
- 企(46697)
- 企业(46697)
- 方法(42252)
- 数学(38549)
- 数学方法(38228)
- 财(35319)
- 农(24301)
- 中国(24203)
- 制(20009)
- 贸(18675)
- 贸易(18668)
- 务(18580)
- 财务(18554)
- 财务管理(18495)
- 易(18205)
- 企业财务(17580)
- 地方(16420)
- 业经(16089)
- 银(15811)
- 银行(15779)
- 农业(15263)
- 行(14944)
- 财政(14369)
- 学(14242)
- 融(14148)
- 金融(14146)
- 机构
- 学院(289419)
- 大学(289292)
- 济(126522)
- 经济(123880)
- 管理(111380)
- 研究(96157)
- 理学(94771)
- 理学院(93829)
- 管理学(92548)
- 管理学院(91999)
- 中国(77030)
- 财(69622)
- 京(59669)
- 科学(54937)
- 财经(51319)
- 所(49443)
- 农(46922)
- 经(46377)
- 中心(44999)
- 江(44788)
- 研究所(43777)
- 经济学(39887)
- 业大(39558)
- 北京(38172)
- 财经大学(37658)
- 农业(37048)
- 经济学院(36391)
- 范(35242)
- 州(35217)
- 师范(34928)
- 基金
- 项目(178641)
- 科学(139556)
- 研究(133027)
- 基金(129328)
- 家(110929)
- 国家(110008)
- 科学基金(93489)
- 社会(84161)
- 社会科(79945)
- 社会科学(79923)
- 省(68938)
- 基金项目(67370)
- 教育(62281)
- 自然(58688)
- 划(58298)
- 自然科(57263)
- 自然科学(57239)
- 自然科学基金(56243)
- 资助(55732)
- 编号(55117)
- 成果(46677)
- 部(41831)
- 重点(40170)
- 发(38319)
- 课题(38041)
- 创(36492)
- 教育部(36113)
- 性(35089)
- 人文(34950)
- 科研(34612)
- 期刊
- 济(139889)
- 经济(139889)
- 研究(91600)
- 财(57798)
- 中国(55165)
- 农(41754)
- 学报(40931)
- 管理(38972)
- 科学(36805)
- 融(35231)
- 金融(35231)
- 大学(31136)
- 学学(29395)
- 农业(27611)
- 教育(27298)
- 财经(26483)
- 技术(23752)
- 经济研究(23584)
- 经(22626)
- 业经(22064)
- 问题(19229)
- 贸(18243)
- 理论(15303)
- 技术经济(15014)
- 统计(14916)
- 国际(14913)
- 业(14244)
- 商业(14010)
- 实践(13666)
- 践(13666)
共检索到443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霞 黄显林 何旭波
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0余年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从宽松走向稳健,进而收紧后又回到放松。这些调控政策以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文章以1999年第一季度~2008年第三季度为观测期,选取财政货币政策的若干中间变量,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方差分解,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渠道及影响力度。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我国今后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贵生 高士成
本文在综合考虑货币供应量和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2年季度数据,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出的调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是货币政策变量和价格因素对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是财政政策分析中不可忽视的变量,否则,容易产生分析偏差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二是财政支出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调控作用,对通货膨胀的调控也具有一定作用,从一个侧面支持了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三是财政支出对私人支出具有部分挤出效应,从本文的实证结果看,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提高,在提高产出总体增长率的同时,也会导致私人支出增长率的降低。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臧敦刚 王莹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调控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为了应对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我国果断采取了相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正逐步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首先构建VAR模型,然后通过模型估计、协整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检验了我国2008-2012年期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效率水平偏低;同时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时处于失衡状态;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力度负面效应较大,应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VAR模型 实证评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晓光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文章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评论,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莹 刘波
本文基于新古典主义的投资函数,使用最新的季度数据建立了非限制性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影响我国3种不同类型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设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脉冲响应分析对投资行为面对冲击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投资与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水平、税率代理指标和国内有效需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利率和税率对3种投资的影响程度和时滞却都存在差异。因此,国家在使用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对投资行为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用政策工具来调节投资,进而达到调控总体经济行为的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涛
首先比较了经济政策有效性和效率性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效率性的涵义,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一个涵盖了经济稳定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两大目标的宏观经济目标变量,最后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和比较中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率之间应该赋予同样的权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率水平整体不高,平均效率低于美国约10%的水平;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季节性的影响,而美国的政策效率则显示出较好的连续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易平 蔡金秀
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严峻局面 ,近几年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 ,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体制性的障碍诸如国有企业并非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破产机制尚未形成 ,金融领域中政策性扩张与体制性收缩的矛盾 ,财政投资运用的计划性等因素抵消了政策效果。近期内短期性扩张政策应与长期改革、结构调整协调 ,创造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丽芬 李玉山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真实GDP增长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货币供给M2增长率、零售物价指数变化率等4个变量的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动态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模型设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发现在我国不存在简单的财政货币政策的互补或替代关系,而是存在一种非对称性的关系,即扩张的货币政策伴随着收缩或稳健的财政政策,而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被动扩张的货币政策,表现形式取决于具体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冲击形式。同时,文章也得到其他一些结论,并认为,要增强政策的效率,必须强化央行的独立性,在现阶段需要严格控制赤字财政政策,以减少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纯纯
本文通过构建名义GDP增长率、CPI、财政支出增长率、M2增长率这四个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非中性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动态效应 VAR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叶 高铁梅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研究了我国企业投资对财政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通过采用1998年1月~2009年4月的月度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央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能力存在差异,导致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不同。在经济繁荣阶段,社会资金运用效率较高,不存在剩余流动性,央行可以较容易地通过调整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这时货币供给的外生性较强,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比较显著;而在经济衰退阶段,可选择的投资机会较少,流动性相对过剩,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这时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不能有效提
关键词:
企业投资 政策冲击 SVAR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家昊 周铭浩 马春惠 邹确
根据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疫情防控任务需求、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诉求需要,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的特点,来选择两者的协调方式,进而分析其在相应的传导机制下所取得的效果,最后根据经济运行现状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合理的研判,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实施给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斌
通过理论分析来识别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财政风险,并运用动态计量模型检验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对财政风险的动态影响效应和程度。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财政政策会导致财政风险增加,货币政策将会使财政风险部分降低;从影响的强度上来说,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能引起财政风险的变动,但二者都不是财政风险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兆昕 刘文娟
异质预期理论是近年学术界在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的新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微观主体预期与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更好地诠释货币当局与微观主体之间信息沟通的内涵。本文在梳理了异质预期理论以及公众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存在溢出效应的公众学习模型,用以分析微观主体异质预期的相互影响,并以此模型的结论为框架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异质预期 公众学习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阐述了"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政策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所呈现的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认为在肯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并高度关注其所面临的政策措施防卫性特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广义流动性的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