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9)
2023(9289)
2022(7929)
2021(7499)
2020(6446)
2019(14459)
2018(14770)
2017(28395)
2016(15894)
2015(17807)
2014(18137)
2013(17825)
2012(16420)
2011(14529)
2010(14978)
2009(14569)
2008(14910)
2007(13406)
2006(12198)
2005(11470)
作者
(43471)
(35846)
(35822)
(34777)
(22650)
(16928)
(16476)
(13750)
(13373)
(13274)
(12389)
(11947)
(11735)
(11698)
(11631)
(11053)
(10689)
(10559)
(10310)
(10227)
(9416)
(8814)
(8721)
(8222)
(8155)
(8152)
(8136)
(8057)
(7284)
(7088)
学科
(54015)
经济(53916)
管理(53106)
(45470)
(39302)
企业(39302)
(34264)
(22322)
(21901)
中国(20511)
税收(20452)
(20279)
方法(20167)
数学(17394)
数学方法(17248)
(16756)
财务(16725)
财务管理(16676)
(16124)
(16004)
财政(15825)
企业财务(15819)
(13968)
银行(13950)
(13232)
业经(13163)
(13017)
体制(12908)
(11568)
金融(11561)
机构
学院(217944)
大学(217749)
(90329)
经济(88261)
管理(77922)
研究(73805)
理学(64952)
理学院(64297)
管理学(63421)
管理学院(63008)
(61338)
中国(60248)
(46645)
财经(42456)
科学(40725)
(38068)
(37604)
(35983)
中心(32873)
研究所(32431)
(31136)
财经大学(30872)
北京(30336)
经济学(28600)
(27715)
(26742)
业大(26674)
(26629)
师范(26457)
经济学院(25771)
基金
项目(127788)
研究(99920)
科学(99122)
基金(90451)
(77158)
国家(76486)
科学基金(64564)
社会(62588)
社会科(59219)
社会科学(59207)
(49707)
教育(46842)
基金项目(46685)
编号(42513)
(41402)
成果(38125)
自然(37980)
资助(37236)
自然科(37014)
自然科学(37002)
自然科学基金(36324)
(30474)
课题(30447)
(29520)
重点(28910)
(28254)
(26924)
项目编号(26780)
(26632)
国家社会(25822)
期刊
(109177)
经济(109177)
研究(79836)
(53941)
中国(51637)
管理(31236)
学报(30575)
教育(28933)
(28729)
科学(26139)
(25742)
金融(25742)
大学(24129)
学学(22437)
财经(22089)
(18842)
(18621)
农业(18537)
经济研究(18424)
技术(18249)
业经(16753)
(16119)
问题(14543)
税务(14356)
会计(13628)
财会(13004)
(12602)
理论(11199)
国际(11097)
(10671)
共检索到362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本文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职能几乎覆盖了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后,财政统收统支的格局被打破,财政职能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职能不规范、公共保障能力下降、调节社会分配能力弱化等问题。鉴于此,作者提出财政职能应界定为:公共保障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要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有的职能,还必须加快改革现行的财税体制,以便从机制上保证财政职能的正常发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6日上午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副部长张少春就"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问:财税体制改革涉及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所以每一项举措都广受关注。请问围绕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目标,今年财政部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都有什么具体的考虑?楼继伟:十八届三中全会给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明确了很重的任务,把财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三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预算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勤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财政按照中央和省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制定推进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建立改革清单和责任落实机制,成立改革领导机构,强化改革落实和推进,先后出台60多项涉及财税改革的实施方案、制度办法和政策规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统筹财政资源、提升资金绩效,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勤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财政按照中央和省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制定推进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建立改革清单和责任落实机制,成立改革领导机构,强化改革落实和推进,先后出台60多项涉及财税改革的实施方案、制度办法和政策规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统筹财政资源、提升资金绩效,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彬  杜两省  
营改增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不等于全国财政收入减少,试点阶段短期内营改增对全国财政收入甚至有增加的效果。当然,这一效应会迅速趋弱,中期会减少税收,长期又会增加税收。利用ARIMA模型评估的2014年减税效应只有755亿元,全面扩围年减税效应估计不超过2300亿元;用OLS估计2014年营改增效应是减少税收3833.33亿元,全面扩围估计形成减税效应11420亿元。由于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失去营业税主体税种,因此,中央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注重建立激励相容的财税体制,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分成比例。调整后的分税制应该继续保持一定的弹性,不宜采取全国"一刀切"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  张璿璿  赵剑治  
疫情冲击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也凸显了国家治理中的一些短板。针对疫情影响及暴露的问题,中央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研究制定有力政策措施。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积极的财政政策怎样才能更加积极有为,要匹配怎样的财税体制才能确保政策行稳致远,需要深入探讨。结合财政功能和运行经验,本文建议,未来我国财政政策应明确以补短板为重心,敢于退、勇于进,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主体积极布局,着重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释放青年群体活力,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引领作用,强化社区治理基础。相应地,财税体制要在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地方税体系以及落实完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案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新方向的实质,是通过结构调整,推动稳增长和治理水平攀升良性循环。本研究丰富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和政策工具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现阶段也面临着新情况与新问题,如财政收入制度不够完善、财政体制有待健全、财政预算制度不尽完整、财政管理的法治性和绩效尚需提高、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当前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改革配套条件等内外因素的发展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如积极运用财政政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完善财政收入体系,规范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秩序;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预算制度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财政理论更新和发展,首要问题是必须重新认识财政职能。作者结合中西方财政理论,提出了新的财政职能范围,即在满足"四个层次"的社会公共需要的同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调控作用。判断财政职能作用的大小,必须看财政宏观调控的运用和力度。作者指出,应改革财政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其调控作用。目前的任务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财政改革步伐,积极推行税利分流和分税制等项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建华  
基层财政困难影响了我国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能力。多年来,上层政府通过税费改革等多种措施力图能够在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的基础上实现公共服务能力的大提升,"省直管"体制改革也是出于这种目的。然而,我国基层财政困难有着财政体制与行政级次的双重原因,尽管"省直管"体制有着强大的动力与现实优势,但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内外两种力量促使乡镇机构组织职能的合理转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战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财税体制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完善、不协调的问题,必须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成效(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改善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迅速,从1993年的4348.9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74万亿元,增长了近2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9.3%,相当于GDP增速的两倍(见下图)。财政收入的增加,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进一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寇铁军  任忠富  
本文提出了财税体制改革理应体现"治理"思想。并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共享改革成果这六个方面分析了科学的财税管理体制对实现政府治理目标的重要性,最后主张应在政府治理框架下完善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捍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改革的力度和进度不仅限于影响财税领域自身,很大程度上决定转变政府职能的进程和成效。(一)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通过依法理财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一是将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公共预算、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不断提高财政科研工作水平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贡献力量宁学平今天召开全国财政科研工作会议。在刚刚闭幕的中国财政学会年会和第十一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上,王丙乾会长、刘仲黎部长和田一农副会长等领导同志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我们大家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这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