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2)
- 2023(10003)
- 2022(8508)
- 2021(7902)
- 2020(6737)
- 2019(15103)
- 2018(15084)
- 2017(28523)
- 2016(16051)
- 2015(18432)
- 2014(18893)
- 2013(18557)
- 2012(16984)
- 2011(15133)
- 2010(15599)
- 2009(15012)
- 2008(14902)
- 2007(13586)
- 2006(12152)
- 2005(11277)
- 学科
- 济(58665)
- 经济(58565)
- 管理(55907)
- 业(48325)
- 企(41418)
- 企业(41418)
- 财(31037)
- 方法(24324)
- 数学(21158)
- 制(20923)
- 数学方法(20841)
- 中国(20532)
- 农(17276)
- 务(15601)
- 财务(15544)
- 财务管理(15494)
- 体(14859)
- 企业财务(14669)
- 业经(13955)
- 财政(13879)
- 银(13349)
- 银行(13326)
- 行(12609)
- 学(11610)
- 体制(11580)
- 地方(11283)
- 政(11183)
- 融(10869)
- 金融(10862)
- 理论(10730)
- 机构
- 学院(230366)
- 大学(229759)
- 济(92462)
- 经济(90255)
- 管理(85629)
- 研究(76101)
- 理学(72165)
- 理学院(71432)
- 管理学(70286)
- 管理学院(69883)
- 中国(60562)
- 财(57078)
- 京(48857)
- 科学(44453)
- 财经(40369)
- 所(38712)
- 江(36692)
- 经(36211)
- 农(35154)
- 中心(34685)
- 研究所(34005)
- 北京(31253)
- 业大(31135)
- 财经大学(29341)
- 范(28678)
- 州(28556)
- 师范(28347)
- 经济学(28282)
- 院(27782)
- 农业(27432)
- 基金
- 项目(142940)
- 科学(111122)
- 研究(108328)
- 基金(100794)
- 家(86668)
- 国家(85924)
- 科学基金(72792)
- 社会(67510)
- 社会科(63912)
- 社会科学(63891)
- 省(57247)
- 基金项目(52310)
- 教育(50879)
- 划(47457)
- 编号(45278)
- 自然(44638)
- 自然科(43518)
- 自然科学(43504)
- 自然科学基金(42678)
- 资助(41690)
- 成果(39121)
- 课题(32934)
- 重点(32359)
- 部(32240)
- 制(31530)
- 发(30110)
- 创(29774)
- 性(28563)
- 项目编号(28051)
- 创新(27961)
- 期刊
- 济(109567)
- 经济(109567)
- 研究(74404)
- 中国(53039)
- 财(49738)
- 学报(33959)
- 管理(33922)
- 农(32174)
- 科学(29791)
- 教育(28638)
- 大学(26658)
- 学学(24996)
- 融(24160)
- 金融(24160)
- 技术(21439)
- 农业(21383)
- 财经(21022)
- 经(17965)
- 业经(17727)
- 经济研究(17678)
- 问题(14638)
- 会计(12592)
- 财会(12118)
- 贸(11997)
- 理论(11431)
- 技术经济(11010)
- 版(10914)
- 统计(10584)
- 业(10244)
- 商业(10237)
共检索到365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一、当前制约我国财政职能实现的主要体制性矛盾分税制改革以来,我们对财政管理的关注程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1998年提出公共财政改革目标后,相继实施的收支两条线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以及“金财”工程等,都把着眼点放在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政府管理相适应的财政管理制度,以提高财政管理的有效性,使财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炜
本文提出了在转轨背景下研究财政体制对财政职能界定和实现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对当前制约财政职能实现的体制性矛盾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未来发展战略对财政职能的要求与既有财政体制预期可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比较的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与思路。
关键词:
财政职能 财政体制 实现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本文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职能几乎覆盖了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后,财政统收统支的格局被打破,财政职能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职能不规范、公共保障能力下降、调节社会分配能力弱化等问题。鉴于此,作者提出财政职能应界定为:公共保障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要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有的职能,还必须加快改革现行的财税体制,以便从机制上保证财政职能的正常发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森
集权与分权的边际收益都是递减的,因此在政府间合理划分财政管理权限需要在二者之间实现边际收益相等。假定政府是利他的,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则无论采用"自上而下"分权的思路还是采用"自下而上"授权的思路,都可以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实现均衡;但如果政府是自利的,则采用"自下而上"授权的思路比采用"自上而下"分权的思路更有利于在二者之间实现均衡。我国财政体制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政府间特殊的权力划分关系,要解决我国的体制问题需要实现由"自上而下"分权向"自下而上"授权的转变。
关键词:
集权 分权 均衡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振一
作者认为,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之后,财政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它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也应作相应的转变。作者在分析了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搞活企业,发展市场经济,不仅要转换政府职能,实现两种职能分开改革,财政职能也必须转换,也要进行两种职能分开改革。与其它政府部门不同的是,财政职能转换不必从全部国有资产管理领域退出去。据此,作者设计出了财政与国有资产分离的两种形式:一是财政管理机构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分立。二是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立专司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机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良初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新的财政职能体系,是新时期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指导财政实践的重要课题。但是,现行的财政职能范围与实现方式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集中反映了计划经济的要求和特征。比较两种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内涵及运作方式,可以加快财政职能的转换,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巫建国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巫建国一、浅析确立财政职能的基本理论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财政改革是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的必然反映,而财政职能作为财政本质的具体体现,往往会随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而适时调整。鉴于此,确立财政职能的逻辑出发点,则在于科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财政理论更新和发展,首要问题是必须重新认识财政职能。作者结合中西方财政理论,提出了新的财政职能范围,即在满足"四个层次"的社会公共需要的同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调控作用。判断财政职能作用的大小,必须看财政宏观调控的运用和力度。作者指出,应改革财政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其调控作用。目前的任务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财政改革步伐,积极推行税利分流和分税制等项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正华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与它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并不能只局限在传统体制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重新确立。首先要确立财政保障职能实施的新机制,做到依靠经济发展和理财范围扩大增加财政收入,依靠压缩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效率控制支出。其次要确立实现财政调控职能的新机制,包括合理的税赋制度、灵活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完善的财政信用。最后要建立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接轨的有效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论我国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职能与作用姜维壮一、政策理论依据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的报告中,在论述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策略方针时,对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及其前提条件问题、建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全章 郭欢
分税制改革造成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得地方财政陷入困境,为了财政平衡,地方政府把眼光投向了土地。本文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我国土地财政的一个重要制度原因,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土地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缺口和土地性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占比之间的实证分析发现,财政体制、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结构不合理确实诱导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操作行为,并且土地财政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阻碍作用。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分税制 财政体制 土地出让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业骏 赵杰
关于分税制体制下地方财政职能的探讨范业骏,赵杰一、新体制下的地方财政职能为了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央推出了税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方案,按事权财权相对应的原则规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配关系。我们认为,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应具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宏亮
财政体制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调节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实现财政资金科学配置的重要手段。财政体制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四型财政"建设目标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建立激励机制,建设发展型财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莉
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当前国内对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是否除应执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这三方面的“公共财政”的职能,还应执行作为其个性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的管理行为,得出了“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的结论,并对我国目前的财政职能应如何向这一目标模式转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