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2)
2023(8373)
2022(7320)
2021(7008)
2020(6232)
2019(14619)
2018(14426)
2017(28874)
2016(15881)
2015(18060)
2014(18412)
2013(18678)
2012(17793)
2011(15875)
2010(16279)
2009(15532)
2008(15861)
2007(14412)
2006(12559)
2005(11533)
作者
(46499)
(38823)
(38660)
(37353)
(24492)
(18572)
(17925)
(15221)
(14227)
(13964)
(13009)
(12823)
(12453)
(12213)
(12157)
(12113)
(12016)
(11512)
(11147)
(11103)
(9798)
(9702)
(9473)
(8975)
(8684)
(8676)
(8630)
(8595)
(7876)
(7777)
学科
(68270)
经济(68211)
管理(47416)
(46432)
(36432)
企业(36432)
方法(33311)
(31340)
数学(30220)
数学方法(30020)
中国(21797)
(20004)
(18032)
贸易(18027)
(17679)
(17335)
(15473)
财务(15456)
财务管理(15398)
企业财务(14586)
(13982)
财政(13872)
地方(13805)
(13174)
银行(13147)
(13003)
(12462)
业经(12435)
农业(12401)
(11569)
机构
大学(234990)
学院(233185)
(102949)
经济(100923)
管理(87605)
研究(78815)
理学(74651)
理学院(73862)
管理学(72819)
管理学院(72389)
中国(62465)
(57466)
(49658)
科学(46930)
财经(41701)
(41077)
(38769)
(37613)
研究所(36554)
中心(36023)
(35714)
经济学(33360)
业大(32893)
北京(31870)
农业(30615)
经济学院(30595)
财经大学(30509)
(28538)
师范(28254)
(27756)
基金
项目(143721)
科学(111739)
研究(106558)
基金(103473)
(89063)
国家(88356)
科学基金(74290)
社会(67035)
社会科(63666)
社会科学(63645)
(55746)
基金项目(54712)
教育(48537)
(46718)
自然(46082)
自然科(44944)
自然科学(44926)
自然科学基金(44128)
编号(43715)
资助(43585)
成果(36889)
(33358)
重点(32445)
(31343)
(29850)
课题(29665)
教育部(28482)
创新(28095)
科研(27954)
(27946)
期刊
(113128)
经济(113128)
研究(74234)
(48741)
中国(45127)
学报(35020)
(34212)
科学(31353)
管理(30222)
大学(26338)
学学(24802)
(24125)
金融(24125)
农业(22601)
财经(21480)
教育(19888)
经济研究(19565)
技术(18998)
(18397)
业经(17865)
问题(16575)
(15774)
技术经济(12856)
理论(12704)
国际(12275)
统计(11944)
(11865)
商业(11641)
财会(11393)
实践(11326)
共检索到357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知音  倪乃顺  
一、科技支出按执行部门结构分析。我国政府R&D支出主要投向于研究机构和高校,2007年,我国政府R&D资金共913.5亿元,研究机构支出592.9亿元,占64.91%,投向高校177.7亿元,占19.45%。这与其他发达国家政府研发投入的重点是相同的,主要投向都是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R&D支出主要投向政府研究机构,占40.25%,其次是大学和产业界,最后是非营利机构。而且,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投向产业界的资金呈下降趋势,而投向大学的资金增速最快,这与政府投入向基础研究倾斜,而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要执行者有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建强  乔卫红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规模和结构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其规模与结构也存在一个大致合理的范围。利用巴罗效率的方法,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角度对各省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规模合理性进行实证分析和判断,根据其结构特征可进行初步解释。研究显示我国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和结构选择上存在较多问题,各地区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安排财政科技支出水平,中央政府亦应该制定差别化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财政支出结构反映了政府对财政资源配置的偏好,更反映了政府在整个经济社会中承担的职能和充当的角色。本文拟通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章辉  
在我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财政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如何逐步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型财政淡出,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公共财政体制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则不仅要研究财政总量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荣华  
目前 ,我国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财政支出需求压力大 ,规模不断膨胀 ,收支矛盾加剧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缺位”与“越位”同时并存 ;地区间财政支出差异过大 ,财政支出效率降低。因此 ,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财源 ,建立稳固的支出基础 ;采取适时进退的策略 ,有所为有所不为 ,集中力量发展公共事业 ;提高管理效率 ,有效使用财政资金 ,正确处理好地方与中央财政职能的分工协作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广深  王金秀  
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低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第二,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失衡;它造成了我国教育发展滞后,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地区居民素质差异大等问题。因此,建立财政对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提高财政教育支出的占比,加大对中西部教育财政的投入并提高中等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是优化教育财政的必然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广深  王金秀  
文章分析了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支出结构,发现文化财政支出存在不利于文化发展的结构问题:如总量不足、区域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文化财政投入并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以优化文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修林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调控手段,财政支出能够提高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无庸质疑的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支出功能实现方面存在的不足也逐渐引起了重视,许多人从财政理论和实践需要角度就如何优化和改善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发挥财政支出的社会发展功能,提出了不少耐人寻味的真知灼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根据1980—2005年我国财政支出数据,运用成分统计分析原理,对过去这段时期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考察,以期能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夏子敬  
通过对我国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以来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财政经济事务支出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高,而财政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不足,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投入仍然偏低,并且从区域财政支出结构上看,仍然存在着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的因素,说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效果并不明显。为了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不得不依靠扩大经济事务支出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导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步伐放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苑广睿  
一、财政支出运行规律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 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从发展政府机构以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国家活动不断增加的法则”。这一法则的基本含义是,随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加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家政府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提高。这就是被后人所称的“瓦格纳法则”。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振  王秀芝  
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制,通过改进的三阶段DEA方法测算我国各省份的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研究发现,整体上,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始终是正向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短期内不明显,但在长期内会产生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通过经济增长以及创新资源集聚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且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影响不同。相较于东部地区,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以显著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则能显著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据此,地方政府应摒弃不良的科技支出理念,打破地区间市场保护局面,加强预算监督和统筹兼顾各地区的科技支出效率,力求降低各类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知音  倪乃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不断增长,但财政科技支出相对于GDP来说增长速度不够,R&D支出中政府所占份额相对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偏低,基础研究作为科技产品当中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不足,各地区财政科技投入差异较大。因此,政府应从财政支持范围、支出力度、支出结构、支出形式等多方面加以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欣然  雷良海  
文章以我国1980~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科技支出数据为基础,证实财政科技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过建立包含科技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出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蜀君  
本文基于Barro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讨论最优税收结构的框架,分析经济增长中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必须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对财政支出进行优化:经济建设支出要做出结构性调整;文教支出应注重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国防支出的安排务必谨慎行事;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予以必要的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