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2)
- 2023(6428)
- 2022(5428)
- 2021(5369)
- 2020(4534)
- 2019(10239)
- 2018(10244)
- 2017(20225)
- 2016(11388)
- 2015(12837)
- 2014(13174)
- 2013(12902)
- 2012(12125)
- 2011(10675)
- 2010(11120)
- 2009(10374)
- 2008(10771)
- 2007(9692)
- 2006(8706)
- 2005(8058)
- 学科
- 济(41302)
- 经济(41256)
- 管理(37467)
- 业(32720)
- 财(27598)
- 企(27438)
- 企业(27438)
- 方法(17465)
- 中国(16164)
- 制(15342)
- 数学(15288)
- 数学方法(15103)
- 务(13446)
- 财务(13417)
- 财务管理(13358)
- 农(13079)
- 财政(12802)
- 企业财务(12695)
- 体(10776)
- 政(10211)
- 银(9779)
- 银行(9765)
- 体制(9324)
- 行(9164)
- 业经(9093)
- 地方(8448)
- 贸(8124)
- 贸易(8117)
- 度(8068)
- 制度(8063)
- 机构
- 学院(158535)
- 大学(156206)
- 济(64006)
- 经济(62493)
- 管理(56247)
- 研究(49538)
- 理学(47056)
- 理学院(46570)
- 管理学(45857)
- 管理学院(45565)
- 财(43879)
- 中国(41425)
- 京(32692)
- 财经(30078)
- 科学(27594)
- 经(26951)
- 江(25363)
- 所(24919)
- 中心(22632)
- 财经大学(21865)
- 北京(21441)
- 研究所(21259)
- 经济学(20651)
- 州(20338)
- 农(20016)
- 范(19941)
- 师范(19752)
- 经济学院(18713)
- 业大(18088)
- 院(17940)
- 基金
- 项目(88722)
- 研究(70163)
- 科学(68009)
- 基金(61680)
- 家(51668)
- 国家(51189)
- 社会(43440)
- 科学基金(43097)
- 社会科(41023)
- 社会科学(41009)
- 省(35017)
- 教育(33503)
- 基金项目(31746)
- 编号(30831)
- 划(28612)
- 成果(27356)
- 资助(26200)
- 自然(24953)
- 自然科(24256)
- 自然科学(24249)
- 自然科学基金(23807)
- 课题(21730)
- 部(20337)
- 重点(20083)
- 性(19810)
- 项目编号(19109)
- 发(18771)
- 年(18146)
- 创(17855)
- 教育部(17824)
共检索到255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春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开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界,特别是在公司治理领域倡导起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发端于现代企业制度所引发的所有权和实际控制权分离以及因之出现的委托代理关系,旨在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权责利明确的内在制衡机制。财政作为受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舫 郑洁 李红勋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本文初步构建一个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的理论新框架。研究认为:(1)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存在正向的收入效应和负向的替代效应,而其总效应取决于这两方面效应的大小。(2)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主效应不同;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以负向的替代效应为主;而到了经济发展后期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以正向的收入效应为主。(3)财政分权的不同程度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不同,存在最优的财政分权度;并且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最优的财政分权程度不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磊
构建有效的大学财政治理结构对应对全球性的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一个良好、有效的大学财政治理结构,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入学机会的公平、提高大学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学的财务目标从关注投入引导到关注产出,并且具有可问责性。结合中国的公共财政转型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政府在大学财政治理结构中的作用。研究认为,政府应当本着公共取向原则、更广泛覆盖原则和绩效原则,通过拨款、立法等机制,发挥保障作用和激励作用,维护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完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效率和可问责性。
关键词:
大学 高等教育 财政 治理结构 政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飞雪 汪海舰 尹贻林
随着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项目治理日益成为项目管理研究新的热点。项目治理理论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从政府公共治理和公司治理结构分析入手,结合项目结构自身的特点,从项目的内部组织结构、外部组织结构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宁静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改革对县级政府支出结构的因果处置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职能扭曲效应,强化了县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支出行为偏差:改革导致县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增加了4.312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66.2%;导致教育支出比重和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061和0.588个百分点,较2002年减少了3.7%和12.7...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洪范
大数据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是提高财政治理能力、推动财政制度现代化的重要利器,为破解财政治理的绩效难题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及技术基础。从根本上讲,大数据所能发挥的作用与效益,取决于人类利用的方式和程度(即制度)。运用"制度+大数据",通过完善财政信息管理、走向财政透明与公开、强化激励与监督以及构建财政大数据中心,统筹信息、流程与人等三大财政治理要素,是实现财政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选择。
关键词:
大数据 信息 绩效 财政治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莘稼 袁星侯
一个社会的风险有多种形式,如自然风险(地震、旱灾、水灾等)、经济风险(债务风险、通货膨胀等)、政治风险(政局动荡等)等。自然风险往往是人类现有力量难以抗拒的,而经济风险相对于单个经济主体而言,则可以通过种种途径予以转移或分散,如保险、期货市场上的套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广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把财政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高度,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部署,提出财税体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明确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在我国渐进式改革已推进30多年的今天,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步累积,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财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尖兵"和牵引器,如何加快推进、带动其他领域改革走向深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段国海
<正>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基层财政治理既是基层治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治理完善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因此,要积极探索推进基层财政治理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大文
作者阐释了经营财政的概念,并结合我国由供给型财政发展到经营型财政经历的两次转变,分析了两个阶段的内在区别.由此,提出并分析了经营财政的客观必然性;经营财政的对象、形式、基本内容;经营财政的特点、指导原则以及计划管理问题.文章强调,经营财政是一项综合性改革,今后要在改革中贯穿经营财政的要求,并通过财政改革为经营财政创造更好的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革
目前 ,我国金融市场整体框架基本形成 ,金融工具发行总量、交易总量也已初具规模 ,此时研究利率结构问题更显其重要性。本文从利率的风险结构、期限结构和决定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利率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率结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忠华 许航敏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伴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而建立,在主动适应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逐步完善,并积极配合财税体制改革,为缩小区域财力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财政定位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认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性和效能与国家治理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财政转移支付各种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对转移支付本质认识的不到位,由此导致转移支付制度和政策的定位不准,协同性不强,出现越位和缺位问题。未来应在全面系统认识转移支付本质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实现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制度和转移支付政策一体化和联动运行,通过明晰权责、优化分类和功能定位、强化均等化目标和完善使用管理机制等措施,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和政策,推动财政治理能力提升,更好发挥财政对于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财政治理 财政转移支付 本质 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向锦 康赞亮
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国对世贸组织承诺的兑现,我国更深地融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因此我国必须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发展外贸,不断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以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外贸出口结构不甚合理,因此使我国的出口结构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出口结构 合理度指数 影响力系数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戈
由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除2008年、2009年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2000年以来一直快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出现变异,主要是由于2008年财政收入先行下滑和2009年财政收入先行企稳的共同作用。为加强宏观调控,应密切关注财政收入指标的指示功能,必须坚持财政资金的"量入为出",防范政府融资性债务可能导致的风险,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政策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并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之所以对财政赋予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经济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严重脱节,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全面发展的桎梏,而要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财政因其作用所及方方面面,是最为关键且合适的突破口;另一方面,治理领域的改革不涉及框架性改革,是在已有宪政制度下的工具性改革,而中国现阶段恰恰需要一个相对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