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6)
2023(17781)
2022(15024)
2021(14266)
2020(11737)
2019(26898)
2018(26259)
2017(49785)
2016(26867)
2015(30065)
2014(29929)
2013(28977)
2012(26967)
2011(24199)
2010(24425)
2009(22887)
2008(22340)
2007(19401)
2006(17620)
2005(16088)
作者
(74420)
(62374)
(61925)
(59441)
(39741)
(29386)
(28381)
(24003)
(23698)
(22226)
(21262)
(20887)
(19935)
(19722)
(19540)
(19297)
(18502)
(18112)
(18067)
(17862)
(15620)
(15312)
(15092)
(14360)
(14241)
(14026)
(13616)
(13500)
(12648)
(12184)
学科
(121484)
经济(121359)
管理(78440)
(71482)
(58459)
企业(58459)
方法(47642)
数学(42509)
数学方法(41988)
(38325)
中国(34610)
(30702)
地方(26654)
(26083)
业经(25311)
(22604)
(20533)
(20522)
贸易(20508)
银行(20504)
(19968)
(19953)
财务(19905)
农业(19888)
财务管理(19845)
(19651)
(19232)
金融(19230)
企业财务(18901)
(18299)
机构
学院(374073)
大学(374071)
(165928)
经济(162724)
管理(141481)
研究(131724)
理学(120558)
理学院(119315)
管理学(117329)
管理学院(116635)
中国(103051)
(84657)
(78404)
科学(75874)
(65579)
财经(63190)
中心(60742)
研究所(58620)
(57626)
(57385)
(57289)
经济学(52246)
业大(50348)
北京(49722)
(48227)
(47760)
师范(47719)
经济学院(46738)
财经大学(46642)
农业(44763)
基金
项目(241562)
科学(190967)
研究(179984)
基金(175842)
(152622)
国家(151350)
科学基金(129858)
社会(116006)
社会科(110029)
社会科学(109999)
(93325)
基金项目(91271)
教育(83210)
自然(81419)
自然科(79509)
自然科学(79482)
(78847)
自然科学基金(78057)
编号(72726)
资助(72650)
成果(60426)
重点(54958)
(54504)
(53379)
课题(50844)
(50425)
国家社会(48660)
教育部(47335)
创新(47269)
科研(46172)
期刊
(189618)
经济(189618)
研究(121688)
中国(77705)
(67690)
管理(54803)
学报(53902)
(51961)
科学(50198)
大学(42445)
教育(41567)
(41210)
金融(41210)
学学(39695)
农业(35232)
技术(33695)
财经(32451)
经济研究(32276)
业经(28879)
(28043)
问题(24331)
(21479)
统计(19221)
技术经济(18998)
国际(18912)
理论(18889)
(17918)
世界(17531)
(16942)
图书(16871)
共检索到588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云  周红刚  
自凯恩斯以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对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和绩效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显然有助于宏观经济的研究和政策优化。文章考察了1979-2007年的大量宏微观经济数据,并基于财政政策要素组成的数据特点,采用结构性的VAR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以实证的方式解析了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演化和动态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沈巍  孙跃实  闫爱玲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调节总需求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利用在西方广泛流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特点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政策的调控手段、调控力度、调控方向、搭配形式等方面将改革开放30年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特点加以分析和比较,力图找出产生变化的原因,并对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加以剖析,希望能够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丙乾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表明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财政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一)财政资源多元化,实力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宗胜  任重  周云波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30年的经济发展实践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是成功的二元经济转换;经济增长表现出中国式综合效率提高驱动型的特征;经济增长正在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未来我国应当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继续推动结构转换,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巩前文  杨文杰  
耕地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耕地保护政策在耕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变化情况和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历程展开分析,探索耕地保护政策优化方向和路径。研究发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数量阶段性增减交替,耕地质量下降明显;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可以以《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历次修订和《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的制定为关键节点,划分为概念性政策提出阶段、体系化政策探索阶段、体系化政策初建阶段、体系化政策完善阶段和"三位一体"政策强化阶段等5个阶段;在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中,耕地保护逐步实现了从政府意识到国家意志转变,从单一治标向体系治本转变,从政府主体向多元共治转变;耕地保护政策在体系完善、政策创新和执行到位等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对此,本文提出:耕地保护主体应从政府向农民转变,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和企业参与的耕地保护模式;推进耕地保护政策与利用政策有机统一;建立监测指标口径一致的耕地资源大数据管理平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龙  贾明德  
通过构建财政政策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总效果即对GDP的增长率贡献约为12.23%。其中,主动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而主动效果中,政府购买支出效果远大于税收的效果,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自动效果中,税收的效果大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效果,说明我国的税收对经济的稳定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宾恩林  
改革开放40年来,中职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路径主要是专业结构升级,以实现为产业总体发展提供人才基础的目标。按照专业目录的发布时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各时期侧重不同的内容,调整期(1978-1992年)注重产业优化匹配,建构期(1993-1999年)聚焦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期(2000-2009年)强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熟期(2010年迄今)平衡发展多样服务功能。未来,中职面临产业进一步升级和学生升学倾向加重的困境,需要创新产教融合方式、进一步融入国际化和匹配动态反馈系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德祥  李建军  
根据我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对外贸依存度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长期内,财政分权会提高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而短期内财政分权对外贸依存度的作用不显著;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可提高外贸依存度水平,而在长期中却会降低外贸依存度。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引致的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而产生的鼓励FDI和出口的激励,经济增长及其促成的FDI及贸易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是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外贸依存度之间动态关系产生的内在逻辑。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晓河  赵淑芳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总体来看,中国三次产业变动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却有限。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仍存在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扩大、产业结构的能源效益差、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农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同时比重会继续下降:工业仍将扩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日益提高。应制定相关政策以利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仇伟  潘新华  
财政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重要手段之一,明确它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制定财政政策时有的放矢。本文基于1990-2009年经济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联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但从长远来看,财政政策有效性不够持久,且缺乏长期稳定的内在调节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毅  周彬  
把宏观经济系统看成是一个动态的、随机性系统的观点是十分有益的,它是现在和过去各种冲击的反应。实践表明,用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冲击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可以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系统中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信丰  赵琨婷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间投资历经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民间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40年来民间投资政策不断演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深刻影响了民间投资的启动、发展和壮大,对民间投资总量、结构和效益等经济绩效指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民间投资政策演变视角出发,梳理概括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政策演变历程和特点,进而从民间投资总量、结构和效益三个方面衡量民间投资政策的经济绩效。最后,从民间投资促进机构、民间投资规则体系、民间投资公共服务体系和民间投资监测监督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构建促进民间投资长效机制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龙  刘金全  
利用2007—2018年的宏观数据,基于总量和结构视角,运用MS-VAR模型和SV-TVP-FAVAR模型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在经济适速增长阶段,总量上看,财政支出和税收都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冲击效应;结构上看,教科研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冲击效应。(2)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总量上看,财政支出和税收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应;结构上看,教科研支出、投资性支出、增值税和所得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消费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冲击效应。为此,国家既要对特定产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又要对具体行业实行结构性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涂建军  罗运超  张骞  唐思琪  吴越  
以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截取1984、1995、2006和2016年等4个时间节点,按照点(城市潜能)—线(经济联系轴线)—网络(经济联系网络)的分析框架,借助城市潜能模型、经济辐射场强模型、变异系数模型和线性加权平均方向模型等测算城市经济联系的强度、差异、形态、层级和方向,刻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联系时空格局的演化历程:①我国城市潜能在"递进演化"的同时,其地域分异特征愈加明显且差距不断扩大,高潜能城市始终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城市潜能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顽健性"。②城市经济联系主轴线的"跨省"特征日益凸显,且从1995年开始逐渐突破省域界线,呈现出以重点城市为中心的"簇状"延伸形态,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等级城市的经济垂直关联体系。③我国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密度不断加大,复杂性逐渐增强,且经济联系日益突破距离限制,跨省经济联系规模和联系网络密集度日益增大;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在2006年开始由省域经济逐渐向城市群经济转变,2016年城市群经济特征愈加明显。④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具有明显的"向心性"特征,在空间上以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为核心呈"汇聚"态势,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未来,应有序引导和调整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层级、方向,优化完善城市经济联系网络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筑梯次良好、互通密切的城市经济联系空间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