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3)
- 2023(6682)
- 2022(5598)
- 2021(5385)
- 2020(4390)
- 2019(10029)
- 2018(9740)
- 2017(20107)
- 2016(10824)
- 2015(12255)
- 2014(12332)
- 2013(12298)
- 2012(11629)
- 2011(10425)
- 2010(10753)
- 2009(10265)
- 2008(10536)
- 2007(9437)
- 2006(8646)
- 2005(7852)
- 学科
- 济(43169)
- 经济(43120)
- 管理(38390)
- 业(34666)
- 企(27353)
- 企业(27353)
- 财(27017)
- 方法(18860)
- 数学(17397)
- 数学方法(17181)
- 中国(16364)
- 农(14072)
- 制(13607)
- 财政(13258)
- 务(12237)
- 财务(12224)
- 财务管理(12181)
- 企业财务(11583)
- 政(10803)
- 银(10394)
- 银行(10390)
- 贸(10313)
- 贸易(10307)
- 易(10128)
- 行(9868)
- 策(9492)
- 业经(8845)
- 地方(8547)
- 体(8539)
- 度(8488)
- 机构
- 学院(157271)
- 大学(155145)
- 济(72419)
- 经济(70954)
- 管理(61093)
- 理学(51879)
- 理学院(51419)
- 管理学(50813)
- 研究(50584)
- 管理学院(50502)
- 财(45919)
- 中国(42229)
- 财经(31968)
- 京(31613)
- 经(28821)
- 科学(26448)
- 所(24987)
- 江(24269)
- 财经大学(23251)
- 中心(23103)
- 经济学(22955)
- 研究所(21558)
- 经济学院(20929)
- 北京(20592)
- 农(19719)
- 州(18906)
- 范(18647)
- 师范(18547)
- 院(18112)
- 业大(17469)
- 基金
- 项目(91780)
- 科学(72765)
- 研究(72224)
- 基金(66981)
- 家(55748)
- 国家(55260)
- 科学基金(47847)
- 社会(46854)
- 社会科(44634)
- 社会科学(44627)
- 省(34712)
- 基金项目(34151)
- 教育(33367)
- 编号(30228)
- 划(28904)
- 资助(28699)
- 自然(28223)
- 自然科(27542)
- 自然科学(27535)
- 自然科学基金(27034)
- 成果(26097)
- 部(21888)
- 课题(20835)
- 重点(20036)
- 发(19834)
- 性(19794)
- 教育部(19369)
- 国家社会(19316)
- 人文(19012)
- 制(18805)
共检索到250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晓华
经典的IS-LM模型所表示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和货币需求行为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中国的实际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认识中国的消费、投资等行为,并进而探讨中国的IS-LM模型,为测算中国的财政政策乘数提供基础。
关键词:
财政政策乘数 IS-LM模型 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铁梅 李晓芳 赵昕东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含有税收影响的消费的季度可变参数模型和 IS- LM季度可变参数模型 ,分别估计并计算得到动态的边际消费倾向、简单的政府支出乘数和包含挤出效应的财政政策乘数。通过比较分析 ,本文得出结论 :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政府支出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 ,挤出部分占收入应增加部分的 3 .1 %~ 1 7.6% ,总的来说并不显著 ,近三年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没有使挤出效应增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生祥 丛树海
本文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分别测算了我国的理论财政政策乘数和实际财政政策乘数。测算结果表明,这两种财政政策的乘数值都不大,尤其是实际作用乘数的值明显偏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也不明显。就乘数的影响因素来看,其可能原因在于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过低,同时消费存在很大的刚性。根据上述乘数的测算值,我们还分别估算了在两种模型下财政政策的综合乘数效应。显然,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杠杆,其中政府购买支出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此外,尽管理论和实际作用乘数相差很大,但两者最终形成的乘数效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差不大,甚至财政政策的实际乘数效应在多数年份超过理论乘数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理论乘数 实际乘数 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何乘材
到2003年,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6年。对于6年间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人们的总体评价一般是:它不仅短期拉动了需求,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而且提高了经济内生增长的能力,协调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然而,如果从治理经济衰退的角度来说,评价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主要指标应该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几年来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马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拴友
由一个简单的IS -LM模型可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公式。对于我国的IS -LM曲线的估计 ,发现它们有正常的斜率。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约等于 2 ,可测算出我国历年财政调控的效应 ,发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 1/ 5到1/ 3强 ,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根据以上所述 ,可以提出当前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馨
论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张馨财政政策乘数或倍数,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开展宏观经济政策运作的基本参数之一。各财政政策手段都是通过乘数效应来发生作用的,因此,政府的财政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有多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依其乘数而定的。这一问题将随着我国社会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盛夏 陈杰 潘静珍 王诗逸
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需求收缩压力期间,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控是否产生了理想的效果呢?本文的经验证据显示,在疫情之后的需求收缩时期,我国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产生了更大的乘数效应,调控效果明显提升。为了阐释经验证据背后的理论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偶有约束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分析在需求收缩之后,财政政策乘数变化的深层机理。理论模拟发现,由于需求收缩导致了家庭信贷约束收紧,其边际消费倾向增大,此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直接增加了家庭的流动性,放松了其预算约束,进而产生了更大的财政乘数效应。因此,在当前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中,建议以积极的投资性财政政策为主导,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来支持缓解家庭的财务负担,助力需求收缩时期我国的宏观调控更加精准有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川 姚秋歌
本文基于我国财政收支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周期性特征,分析了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政策对产出、通胀、私人消费和投资等宏观变量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测算不同类型财政政策的影响机制和政策效果,本文建模构建一个包含企业家和工人家庭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政府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消费税和所得税减税以及转移支付五种类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分别计算了五种财政政策乘数。本文的结论显示,各类型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均起到较好的总需求刺激效果,但在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减税的政策效果更为突出;政府消费性支出、消费税减税、转移支付政策虽然短期刺激作用更为明显,但由于存在挤出效应以及削弱投资和资本积累,在长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果,政策有效持续期也较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减税更短。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乘数效应 影响机制 政策比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郑挺国 姚树洁
财政政策效果测定历来是国家政策制定与改革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约束的VAR模型提出了具有微观基础的财政政策时变乘数指标,并分解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出和政府融资的时变冲击乘数、时变累积乘数以及时变现值乘数。同时,结合中国实际,通过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乘数呈减弱趋势,政府消费乘数亦呈小幅下降态势。政府税收乘数显著为负且相对较为稳定,但债务发行乘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并于2006年起由正转负。基于模型校准和经验分析可知,目前政策当局依然可通过增加消费性支出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需要管控政府投资规模,因为随政府投资产出弹性下降和规模扩大,政府投资乘数急速下滑势必削弱财政政策效果。同时,由于中国税收并未引发大规模挤占效应,因此目前税收格局相对合理。此外,鉴于当前债务发行存在负经济增长效应,表明政策当局仍需重点盯住和管控债务规模。在此基础上,结合微观主体流动性约束强弱和结构性参数走向,本文提出了增强财政政策效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长春
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中日两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投资乘数出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导致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递减。两国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时期的贡献是显著的,财政政策的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稳定化也起到相应的作用,但中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投资和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而日本则以扩大公共投资为核心。
关键词:
扩张性财政政策 投资乘数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徐晓莉
本文估算中国财政政策信息摩擦程度,构建纳入财政政策信息摩擦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中国财政政策有效信息冲击和噪音冲击的不同影响机制,测算不同信息摩擦情境下的长短期财政支出乘数及相应的财政政策效应损失。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存在信息摩擦;财政政策有效信息冲击和噪音冲击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有效信息冲击效果大于噪音冲击的效果;政策信息摩擦程度越高,有效信息冲击的效果越弱,财政支出乘数越小,政策效应损失越大。不同信息摩擦情境下的财政支出乘数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未实施阶段及实施前期,而在政策实施后期,不同信息摩擦情境下的财政支出乘数收敛且趋同;中国财政政策有效信息比重为0.65,财政政策效应损失度最高达35%。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一婷 刘子玉 刘金全
本文基于平滑迁移VAR模型,测算处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财政乘数,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政策的作用机理与福利损失进行度量。结果显示:首先,财政乘数在紧缩阶段大于扩张阶段,体现出显著差异性、非对称性与逆周期性,且对投资的带动作用最强。财政政策效应在经济扩张阶段明显减弱,体现当前财政政策操作的逆周期特征;其次,在收缩阶段,财政政策效应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持续有效期限可达到5年,但是对应的福利损失较大,可以达到扩张阶段福利损失的3倍;而扩张期间的财政政策效果可以维持2年左右,但福利损失较小,这表明经济扩张期间政策效果较弱,适宜作为维持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的微调工具。目前我国逐步由紧缩时期迈入扩张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尚未到退出时点,因此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不同阶段政策效果差异,并将紧缩时期扩张政策的长期福利损失纳入分析框架,以实现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关键词:
财政乘数 财政政策 经济周期 ST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到陵
本文对宏观经济学中建立在IS-LM模型理论基础之上的财政政策乘数理论作出了一番回顾和梳理,指出了财政政策乘数在实际应用层面上的局限性。在当前,正确认识和把握财政政策乘数理论的局限性对今后我国政府适度确立并实施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目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