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8)
2023(7741)
2022(6498)
2021(6257)
2020(5041)
2019(11446)
2018(11017)
2017(22299)
2016(12137)
2015(13604)
2014(13541)
2013(13353)
2012(12626)
2011(11394)
2010(11618)
2009(11212)
2008(11424)
2007(10157)
2006(9365)
2005(8520)
作者
(33000)
(27362)
(27200)
(26427)
(17349)
(12740)
(12414)
(10400)
(10186)
(10080)
(9019)
(8799)
(8792)
(8702)
(8585)
(8318)
(8098)
(7993)
(7956)
(7872)
(6848)
(6684)
(6569)
(6367)
(6203)
(6180)
(6139)
(6030)
(5503)
(5365)
学科
(46874)
经济(46819)
管理(42910)
(38575)
(31307)
企业(31307)
(28455)
方法(20213)
数学(18280)
数学方法(18106)
中国(17554)
(15559)
(15271)
(13499)
财务(13481)
财务管理(13438)
财政(13404)
企业财务(12814)
(11067)
银行(11058)
(10929)
(10727)
贸易(10721)
(10523)
(10515)
(10154)
业经(10114)
(10085)
地方(9049)
农业(9024)
机构
学院(173497)
大学(171643)
(78164)
经济(76566)
管理(67324)
理学(57258)
研究(56859)
理学院(56758)
管理学(56138)
管理学院(55801)
(48898)
中国(46861)
(34930)
财经(34346)
(31023)
科学(29853)
(27933)
(26542)
中心(25967)
财经大学(25128)
经济学(24802)
研究所(24238)
(22950)
北京(22593)
经济学院(22582)
(20736)
(20597)
(20499)
师范(20486)
业大(19936)
基金
项目(103347)
科学(81864)
研究(80728)
基金(75514)
(63622)
国家(63071)
科学基金(54306)
社会(52732)
社会科(50128)
社会科学(50118)
(39027)
基金项目(38533)
教育(37173)
编号(33409)
(32734)
自然(32051)
资助(31706)
自然科(31269)
自然科学(31262)
自然科学基金(30703)
成果(29005)
(24624)
课题(23221)
重点(22925)
(22200)
(22057)
国家社会(21954)
教育部(21734)
(21394)
(21191)
期刊
(89683)
经济(89683)
研究(60782)
(41103)
中国(33450)
管理(25004)
(22720)
金融(22720)
(21212)
学报(20500)
科学(19738)
财经(17674)
教育(16851)
大学(16675)
经济研究(15980)
学学(15701)
(15127)
业经(14690)
农业(14225)
技术(13135)
问题(12294)
(11705)
国际(9501)
理论(9415)
会计(9412)
财会(8852)
商业(8682)
(8561)
财政(8561)
技术经济(8385)
共检索到274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晓安  
消除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其中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晓安  
按照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理想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应呈现显著的逆周期性,即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复苏,经济繁荣时采取紧缩性政策防止过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明显,增加了财政可持续风险。一、我国财政政策效应顺周期的具体表现国外学者对56个国家实证研究成果表明,G7国家的财政政策基本上符合逆周期调节的性质,但拉美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却显示出顺周期的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晓安  王志刚  胡祖铨  
反周期调控是财政的重要经济稳定职能,国内基于全口径的反周期效果评价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利用国际标准的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中国财政政策反周期效果,结果发现:(1)从1995-2014年期间,一般公共预算的反周期性年份比例仅为75%,加上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后的反周期年份比例仅为83%,表明了预算平衡调节基金的反周期性特征显著。四本预算账户综合后的反周期年份比例为100%。其中,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中国2008年为反周期财政政策。(2)分账户看。反周期表现从好到差依次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平衡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于此,我们分析了一些主要原因并对未来如何改进财政政策的反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树海  张源欣  
改革开放以来,为抵御外部风险、稳定经济增长,我国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政策设计愈发重视反周期相机调控理念。但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争议,不完全满足反周期特征,导致调控结果与初衷存在背离难题。为厘清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周期特征,本文引入多频谱分析,以极大似然小波分解(MODWT)剔除序列趋势成分的扩张效应干扰,利用带有时变参数的结构向量回归模型(TVP-SVAR)分析我国预算收支和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预算收支变化与经济周期趋同,财政政策的实施结果具有顺周期性。具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速变化一个单位将导致预算收支分别同方向变化0.7及0.05个单位以上,预算收入变化一个单位将导致预算支出变化0.9个单位以上。本文还证明,预算收入的顺周期属性是导致支出与经济波动顺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红生  
经济学家对顺周期性财政政策这一反常现象给出了四大理论解释并做了相应的经验研究。本文认为,在理论上,尽管与贪婪效应论、腐败与民主互动论和社会偏好极化论相比,金融约束论并没有给予其合理解释,但是后者可以增强前者在经济衰退期的解释力。在经验上,现有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识别哪个是更好的理论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除此之外,本文还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可以从两方面有助于中国周期性财政政策行为的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天琦  杨岚  苗文龙  
作为反周期工具的财政政策,调控行为及效果是研究的一个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利用计量方法、设计相机财政统计量、检验财政政策行为特征,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财政收入受经济周期影响显著,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财政支出总量波动顺周期行为显著,但结构变量波动周期特征不一,从类别上分析,购买性支出变量较转移支付变量顺周期特征明显;从时间上分析,财政支出在1998年之前具有一定的顺周期特征,之后逐渐呈现出经济繁荣期的顺周期与经济萧条期的逆周期并存的非对称性特征。与其他国相比,中国相机执行了更多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在经济下滑时期表现出更高的逆周期性;在经济上升时期具有更高的顺周期性;相机抉择效应大于自动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峰  邓可斌  
本文首次建立理论模型证明了国际资本约束是发展中国家顺周期财政政策形成的重要动因。同时基于125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6年的面板数据,得到了与理论预期一致且稳健的经验证据:发展中国家呈现出顺周期财政政策的典型事实。在充分考虑内生性问题,引入加权的贸易伙伴实际GDP增长率和加权的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作为有效工具变量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主权信用评级每下调1个级别,顺周期财政政策倾向将会增加5. 83%。这种国际资本市场的劣势地位所引致的国际资本强约束,是发展中国家采用顺周期财政政策的关键原因。本文的研究在经验上丰富了关于发展中国家顺周期财政政策成因的讨论,为深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互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财政政策顺周期行为特征,从财政分权体制和预算款约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体制使地方政府具有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动力,而预算软约束有助于其融资能力,使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动力变为现实。同时,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采用的是反周期的扩张性调控,而在经济繁荣期,所采用的则是顺周期的财政政策,这与我们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从财政支出结构看,在经济衰退期,基建支出扩张效应最大;在经济繁荣期,行政管理支出扩张效应最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我国财政政策调控的新模式、财政分权和其他财政改革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其中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性问题,使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减小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财政政策顺周期性的特点及主要表现所谓顺周期性即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或实际运行效果)表现出与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春志  张西宁  
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财政政策的发展现状引出实行逆周期财政政策的必要性,然后深入分析我国实施逆周期财政政策的历史经验,在吸取发达国家实施逆周期财政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逆周期财政政策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课题组  贾康  吕旺实  邵原  牟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蔡琛  孙利媛  
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容易加剧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是当前全面深化财税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对中国财政政策的周期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财政政策也具有顺周期特性的结论。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化解财政政策顺周期性的经验,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实施结构性预算平衡准则,促进经济繁荣期的财政盈余积累;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提升政府债务的安全预警水平;逐步提升直接税比重,减缓经济运行的波动性。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杨丽琪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其中,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又称财政自动稳定器,是国民收入体系中的内生变量,是一种存在于预算结构之中发生自动反应的机制,是一种经济学家称之为"公式可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霞  
通过对失业进行分解,利用菲利普斯曲线间接地估算自然失业率,研究表明中国实际失业率的变动趋势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回归模型对财政政策变量与就业变量进行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就业增长的确引致了政府投资的增加,但政府投资对就业的影响率并不是很高即政府投资存在逆就业倾向;虽然中国政府投资支出与就业量增长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但政府支出拉动就业的成本要远高于民间投资拉动就业的成本。因此,必须同时着眼于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此两种不同成因的失业,一方面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另一方面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以降低经济活动成本,才能够有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