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7)
2023(7659)
2022(6710)
2021(6684)
2020(5466)
2019(12859)
2018(12499)
2017(24231)
2016(13377)
2015(15539)
2014(15570)
2013(15651)
2012(15150)
2011(13775)
2010(14077)
2009(13560)
2008(13722)
2007(12054)
2006(10992)
2005(10259)
作者
(39134)
(32338)
(32290)
(31144)
(20771)
(15296)
(14896)
(12403)
(12312)
(11992)
(10905)
(10766)
(10572)
(10519)
(10450)
(10056)
(9661)
(9577)
(9552)
(9441)
(8287)
(8086)
(7969)
(7590)
(7503)
(7402)
(7373)
(7290)
(6637)
(6458)
学科
(51507)
经济(51451)
管理(41330)
(37171)
(29509)
企业(29509)
(28021)
方法(22421)
数学(20425)
数学方法(20204)
中国(19464)
(15997)
(15308)
财政(13552)
(13136)
贸易(13127)
(12906)
(12811)
财务(12797)
财务管理(12751)
企业财务(12095)
(11889)
银行(11866)
(11309)
(11048)
(10479)
(10374)
(10009)
金融(10009)
地方(9857)
机构
大学(191426)
学院(190720)
(84372)
经济(82572)
研究(71455)
管理(68676)
中国(59425)
理学(57113)
理学院(56484)
管理学(55632)
管理学院(55281)
(50878)
(41586)
科学(40634)
(37727)
财经(35286)
研究所(33133)
中心(32283)
(31922)
(31750)
(30313)
北京(27511)
经济学(26272)
财经大学(25826)
(25452)
农业(25014)
业大(24938)
(23737)
经济学院(23645)
(23634)
基金
项目(111492)
科学(86142)
研究(82891)
基金(80068)
(69693)
国家(69095)
科学基金(57207)
社会(51198)
社会科(48497)
社会科学(48485)
(41834)
基金项目(40282)
教育(38348)
(36529)
自然(36122)
资助(35541)
自然科(35182)
自然科学(35168)
自然科学基金(34550)
编号(34043)
成果(30333)
(26106)
重点(25633)
课题(24676)
(24112)
(22763)
(22356)
教育部(22219)
科研(21636)
创新(21055)
期刊
(99068)
经济(99068)
研究(69470)
中国(43174)
(42331)
学报(28481)
(28406)
(28036)
金融(28036)
管理(26874)
科学(25622)
大学(21876)
教育(20714)
学学(20400)
农业(19136)
财经(18168)
经济研究(17729)
(15591)
技术(15202)
业经(14654)
(14307)
问题(13052)
国际(12978)
理论(11110)
会计(10315)
实践(9880)
(9880)
(9593)
世界(9390)
技术经济(9134)
共检索到322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战伟  李树培  
政策时滞是政策当局科学地制定和实行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今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出现大波动的背景下更为如此。本文利用时差相关系数、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滞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GDP和物价均有不同长短的作用时滞。鉴于两者作用时滞的差异,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政策当局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适时推行,以保证预期政策目标的实现,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放鸣  王利华  
2001年,我国克服了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58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7.3%,增速高于年初确定的7%的目标。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是我国正确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结果。下面,简要分析2001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就2002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永友  丛树海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issue of time lag of public financial policy.Even though it draws a common conclusion that public financial poli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tary policy,but the analysis is more deeply and detailed by comparing with normal analyses.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苗晖  
关于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社会上观点很多。本文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海涛  李锋森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都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以1994-2008年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我国的IS-LM模型,测算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及政策效果,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奥古斯汀·卡斯滕斯  肖林  
“稳定区域”的安全边界无法用公共债务与GDP之比的上限或政策利率等简单指标来界定,它受到生产关系、金融市场结构等诸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稳定区域”边界受到挑战过去两年的金融市场非同寻常——通胀持续飙升,且具有突然性、全球性。许多国家的通胀水平已经达到几代人未曾经历过的水平。与此同时,金融体系也承受着巨大压力,近期出现的银行破产危机就是最突出的案例。高通胀和金融体系承压各有其具体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 安全边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平  
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依据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寻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模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史兴旺  钱小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文甫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义超  周英章  
本文应用Hsiao提出的最终预测误差准则(FPE)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方法,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并得出了有关结论,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卓群  杨汇潮  秦海英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两者能否有效配合决定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文章以1999年1月到2014年1月全国月度财政收支和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研究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并且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要大于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效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樊丽明  
一、财政政策时滞的内容及存在的必然性政策时滞,也称政策时差,是指从政策制订到最终对经济运行及其他社会活动发生影响、实现调节目的的时间。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一样,也存在着时滞问题。财政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洁  
一、美国财政政策的调整与趋势(一)美国财政政策的调整1.财政收入政策。美国今年初开始实行增税法案,内容主要包括上调富裕家庭的所得税、拒绝延长实施两年的工资减税计划、增加房产遗产税等。根据国会批准的法案,富裕家庭在年收入超过45万美元的情况下,需要按照39.6%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总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