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5)
2023(5724)
2022(5001)
2021(4975)
2020(4171)
2019(9489)
2018(9364)
2017(18997)
2016(10399)
2015(11741)
2014(12011)
2013(11982)
2012(11378)
2011(10144)
2010(10545)
2009(10250)
2008(10522)
2007(9353)
2006(8658)
2005(7890)
作者
(28160)
(23137)
(23061)
(22394)
(14834)
(10712)
(10686)
(8693)
(8680)
(8612)
(7626)
(7540)
(7453)
(7391)
(7294)
(7037)
(6845)
(6793)
(6691)
(6672)
(5955)
(5686)
(5544)
(5402)
(5330)
(5239)
(5225)
(5175)
(4608)
(4556)
学科
(38950)
经济(38905)
管理(37325)
(33683)
(27082)
企业(27082)
(26048)
方法(16383)
中国(15636)
数学(14860)
数学方法(14685)
(13313)
(13251)
财政(13062)
(11664)
财务(11650)
财务管理(11606)
企业财务(11025)
(10607)
(9937)
银行(9935)
(9519)
(9437)
贸易(9431)
(9425)
(9260)
(8487)
制度(8486)
(8257)
(8080)
机构
学院(148166)
大学(146467)
(66237)
经济(64798)
管理(57618)
研究(48895)
理学(48496)
理学院(48048)
管理学(47431)
管理学院(47134)
(43471)
中国(41801)
(30634)
财经(29566)
(26561)
科学(25358)
(24543)
(23357)
中心(22322)
财经大学(21364)
研究所(21020)
北京(20412)
经济学(20040)
(18230)
(18120)
经济学院(18110)
(18044)
师范(17949)
(17437)
业大(15874)
基金
项目(82663)
研究(66218)
科学(65161)
基金(59552)
(49204)
国家(48737)
科学基金(41925)
社会(41613)
社会科(39446)
社会科学(39439)
(30945)
教育(30827)
基金项目(30157)
编号(28543)
(26062)
资助(25837)
成果(25353)
自然(24935)
自然科(24288)
自然科学(24282)
自然科学基金(23857)
(19802)
课题(19751)
(18498)
重点(18019)
项目编号(17707)
(17678)
教育部(17477)
人文(17154)
(16872)
期刊
(79743)
经济(79743)
研究(53861)
(36701)
中国(30134)
管理(22780)
(20800)
金融(20800)
(16453)
教育(15968)
科学(15165)
学报(15069)
财经(14935)
经济研究(13746)
业经(13032)
(12691)
大学(12559)
技术(11871)
学学(11614)
农业(10960)
问题(10669)
(10586)
国际(8836)
会计(8636)
理论(8620)
(8368)
财政(8368)
(7907)
财会(7872)
实践(7706)
共检索到243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宋永明  
总体来看 ,我国“九五”期间实施的是由适度从紧向积极扩张转变的财政政策 ,本文对这一时期财政政策的基本评价为 :( 1 )“九五”前半期我国实施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 2 )截止到“九五”期末 ,积极财政政策虽初见成效 ,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并不稳固 ;( 3)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防止经济再度滑坡 ,“十五”期间我国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康  
一、启动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自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强宏观调控以克服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之后,经过3年左右时间的调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1997年,在对“软着陆”之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上,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总需求不足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通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财政政策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展望未来,我国财政政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农村生产力不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本文对新中国70年财政政策进行回顾和展望。70年来的财政政策可分为四个阶段,即1949—1952年以恢复国民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市场型财政政策;1953—1978年计划型财政政策;1978—2012年适应经济转型需要的财政政策;2012年以来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财政政策。70年财政政策的经验表明,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需要准确认识国家作用;财政政策成功的基础是尊重财政规律;财政政策需要超越宏观经济稳定目标,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保障;财政赤字需要在积极防范财政风险背景下理解;财政政策的实施常与财税改革相伴随;财政政策的财力基础需要多渠道夯实;财政政策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面向未来,财政政策应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重新理解财政政策知识,为财政政策选择提供支持;应和其他政策目标相互协调。本文还从政府可支配财力和现金流的视角讨论未来财政政策的空间与挑战,并梳理了财政政策作用需要面对的传导机制难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本文通过改革开放20年我国财政政策、财政体制的基本情况概述,阐述财政在发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着重剖析1998年以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所带来的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成效,并对“挤出效应”、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减税、国债风险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红日  陈东  
一、“九五”期间财税政策与 改革回顾 (一)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财政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财政政策。 “八五”前期,中国经济出现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投资和经济过热。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2%,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高达21.7%。经济增长仍依赖于粗放经营方式。199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施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八五”后期,宏观经济逐渐向预定调控目标的要求好转。从1993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逐年回落,1995年回落到10.2%。通货膨胀率下降到1995年的14.8%。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仍处在较高的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华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农村职业教育制定了投融资政策、学生资助政策、专项扶持政策等一系列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确立了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责任、促进了财政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备、扩大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规模,但是也出现了投资结构不均衡、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不强、政策运行缺少监督与评估机制等问题。当前,我们需要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提升财政政策的权威性;加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拓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非财政投融资渠道;创新财政投入机制与方式,提升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益;建立财政投入的监督机制,强化农村职业教育投资的绩效评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灿明  
根据对“十五”时期财政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对“十五”时期财政政策的走势 可以作出如下的判断:财政的周期性平衡仍是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但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 作用的积极意义并不容忽视;财政支出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将成为“十五”时期财政的重点;财 政收入政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则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跃勤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与措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波及中国,使中国出口增长减缓,出口增幅下降,实际利用外资下滑,引发国内投资下降和消费需求减少并进而形成对整个经济的冲击。在国内外双重紧缩性因素使经济增长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为避免经济增长陷入收缩期,中央决定实施以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政策,即积极财政政策,以带动民间投资、促进社会消费和扩大出口潜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东生  刘成  
本文对 1998年以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进行简要回顾 ,初步总结了四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进而提出对宏观调控的三点启示 :对财政政策的运用应当从整个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把握 ;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应需要注重其供给调节的功能 ;对财政风险应当联系整个经济的风险加以考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建平  
我国自1998年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有效地增加了国内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巨大成绩是举国公认的,这是我国主动、自觉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的成功尝试。但值得注意的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是以国债的大量发行和财政赤字的扩大为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史兴旺  钱小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苏明  
财政"三农"支持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推进和国家财力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对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进行了重大创新,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在支农政策运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规模不足,比例不高,结构不合理,宏观效率不高,县乡基层财力薄弱等。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逐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本文在概要分析财政"三农"支持政策变化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实证角度进一步提出未来的政策取向,主要包括: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着力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