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4)
- 2023(8756)
- 2022(7861)
- 2021(7545)
- 2020(6723)
- 2019(15698)
- 2018(15698)
- 2017(31796)
- 2016(17719)
- 2015(20547)
- 2014(21306)
- 2013(21430)
- 2012(20589)
- 2011(18280)
- 2010(18948)
- 2009(18270)
- 2008(18827)
- 2007(17342)
- 2006(15361)
- 2005(14179)
- 学科
- 济(76283)
- 经济(76196)
- 管理(52382)
- 业(50364)
- 企(38757)
- 企业(38757)
- 方法(36138)
- 财(34483)
- 数学(32235)
- 数学方法(31848)
- 中国(23638)
- 农(23366)
- 制(19026)
- 务(16110)
- 财务(16075)
- 财务管理(16014)
- 学(15707)
- 地方(15604)
- 贸(15391)
- 贸易(15383)
- 企业财务(15068)
- 易(14977)
- 农业(14952)
- 银(14713)
- 银行(14681)
- 财政(14161)
- 业经(14142)
- 行(13842)
- 融(12552)
- 金融(12550)
- 机构
- 大学(265253)
- 学院(263360)
- 济(112385)
- 经济(109915)
- 管理(95929)
- 研究(89663)
- 理学(80638)
- 理学院(79744)
- 管理学(78350)
- 管理学院(77862)
- 中国(72009)
- 财(63764)
- 京(56865)
- 科学(53750)
- 所(47920)
- 财经(45900)
- 农(45020)
- 研究所(42260)
- 江(41873)
- 中心(41505)
- 经(41146)
- 业大(36991)
- 北京(36937)
- 经济学(35710)
- 农业(35330)
- 范(33874)
- 师范(33545)
- 财经大学(33332)
- 州(33032)
- 经济学院(32538)
- 基金
- 项目(155476)
- 科学(119441)
- 研究(114850)
- 基金(110704)
- 家(95294)
- 国家(94480)
- 科学基金(78813)
- 社会(71184)
- 社会科(67291)
- 社会科学(67268)
- 省(60213)
- 基金项目(57844)
- 教育(53561)
- 划(50440)
- 自然(49071)
- 编号(48257)
- 自然科(47846)
- 自然科学(47829)
- 资助(47719)
- 自然科学基金(46943)
- 成果(42166)
- 部(35610)
- 重点(35073)
- 发(33325)
- 课题(33306)
- 性(30701)
- 创(30686)
- 教育部(30409)
- 科研(30017)
- 大学(29658)
- 期刊
- 济(130882)
- 经济(130882)
- 研究(85892)
- 财(54783)
- 中国(53259)
- 农(41199)
- 学报(41041)
- 科学(35651)
- 管理(34789)
- 大学(30884)
- 学学(28933)
- 融(28378)
- 金融(28378)
- 农业(27105)
- 教育(26848)
- 财经(24094)
- 技术(22289)
- 经济研究(21585)
- 经(20744)
- 业经(20245)
- 问题(18629)
- 贸(16149)
- 理论(14204)
- 技术经济(14050)
- 统计(14047)
- 业(13688)
- 会计(13172)
- 财会(12904)
- 版(12849)
- 国际(12785)
共检索到416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怡建
财政收入虚增是指因政策因素调整和其他因素作用而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即政府名义财政收入增加,而政府实际财力并没有相应增加,或以挤占下一年度财政收入为代价而增加本年度财政收入。从我国近年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财政收入的虚增可分为改革性虚增、政策性虚增、制度性虚增、体制性虚增、计划性虚增和基础性虚增等类型。
关键词:
财政收入 收入虚增 财税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振涛 周正
财政收入是财政活动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度量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财政收入又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即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商品和服务产出的最综合的指标,它是既定年份中一国境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货币价值总和。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它综合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戈
由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除2008年、2009年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2000年以来一直快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出现变异,主要是由于2008年财政收入先行下滑和2009年财政收入先行企稳的共同作用。为加强宏观调控,应密切关注财政收入指标的指示功能,必须坚持财政资金的"量入为出",防范政府融资性债务可能导致的风险,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政策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美桃
多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升高,然而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打破了多年来维持的高增长势头。为此,本文将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分解为真实GDP、纯名义GDP、非GDP经济、特殊GDP,并探究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真实GDP之外的经济变量,对财政收入影响很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凌云 胡振虎
本文通过对财政收入增速超经济增速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就国际比较而言,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并不高,财政收入增速超GDP增速的现象也并不特殊。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的确大幅增加,通过建立财政收入与GDP的PDL、ADL和ECM模型发现,财政收入变化对GDP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
关键词:
财政收入 GDP 增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贺蕊莉
多年来我国财政收入超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国民的"税痛"神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财政收入超速增长原因的相关研究进行剖析,结合对15省份财税干部的访谈调研,提出了一个关于财政收入超速增长的新解释:财政收入"空转"。本文认为要关注地方官员这种通过"空转"来制造财政收入泡沫的行为,要尽快消除泡沫还原地方政绩,保障地方政府行为理性。建议通过由中央核定地方的财政收入增长率、把财政收入的真实性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全面考察干部等方式夯实财政收入,劝阻地方高调宣传财政收入政绩的行为,改变地方财政收入的指标化管理做法,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对地方政府约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闫坤
2007年财政收入的规模、增长速度均创下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纪录,占 GDP 的比重也达到近20年的最高值。本文从六个方面探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深层原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当前政府职能及财政职能的要求,进一步确认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是客观的、必然的。
关键词:
财政收入 高速增长 中期展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曲振涛 周正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它综合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由于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因此,在税收体制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经济繁荣而增长,随经济衰退而下滑。从总体上来讲,财政收入增长率应和经济增长率趋同,但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却快于 GDP 增长率。"九五"期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16.5%,GDP 年均增长率8.3%,相差8.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达到15%。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是我国经济体制、财税体制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玉霞 刘燕红
在2012年3月闭幕的两会上,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再度成为各界聚焦的热点之一。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财政收入10多年间连年快速增长,已经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以致财税界有所谓"世纪之谜"的说法。财政收入从1999年历史性地跨越10 000亿元大关,开始驶入增长的快车道,之后更是呈现阶梯式的上升:2001年突破15 000亿元,2003年突破20 000亿元,2005年突破30 000亿元。从2005年到2007年的仅仅两年时间,财政收入陡增至50 000亿元的高水平,与2006年比,2007年增幅高达32.4%。2008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跃芝 邓波 王继新
研究表明:截至2007年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不是均衡的,而是分阶段的。文章基于对30年来中国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口数和居民消费等因素的研究,消除价格膨胀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更为合适的分段模型—对数线性模型,并且从经济学角度对所建立的模型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结论符合中国实际。
关键词:
财政收入 定基价格指数 对数线性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旺实 王美桃
本文将分四部分深入探讨我国财政收入超速的原因,以及在未来新经济环境下各类GDP对财政收入贡献情况的变化。文章以2005年不变价为基点,分析各类GDP(如真实GDP、纯名义GDP等)的数量变化,以及它们各自对财政收入贡献数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真实GDP的快速增长是促进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贡献数最高,约为60%左右,而纯名义GDP、外贸GDP、非GDP经济依次为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但是各类GDP对宏观经济调控杠杆的敏感程度不同,因而其变动幅度也不同,对财政的贡献率在各年份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国际比较得出,财政收入超GDP增长的现象,并非我国的专利,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型经济体也正经历着这样一个...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永斌 姜大广
本文分析了财政收入增长和税收增长超GDP增长的原因,其主要结论为:从1994~2011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18.66%,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为15.90%,非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为2.76%,税收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在税收增长的研究中,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总税收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弹性为0.29,有悖于经验的结果是由于我国第三产业GDP存在严重低估的结果造成的;总税收增长对征管因素增长率的弹性为0.67,税收征管因素对促进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长作用明显;总税收增长对二三产业总的结构变动弹性为0.58,产业结构变动对消费税增长影响明显。总税收增...
关键词:
财政收入 增长税收增长 增长核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华 柳光强
从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经济增长(GDP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重要的作用与一定的反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