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8)
- 2023(12684)
- 2022(11229)
- 2021(10628)
- 2020(9038)
- 2019(21051)
- 2018(20886)
- 2017(41422)
- 2016(22281)
- 2015(25261)
- 2014(25341)
- 2013(25438)
- 2012(23559)
- 2011(20920)
- 2010(21064)
- 2009(19387)
- 2008(19294)
- 2007(16692)
- 2006(14751)
- 2005(12966)
- 学科
- 济(91057)
- 经济(90947)
- 管理(68948)
- 业(65499)
- 企(53176)
- 企业(53176)
- 方法(46056)
- 数学(40944)
- 数学方法(40622)
- 财(37047)
- 中国(26469)
- 农(25078)
- 贸(21487)
- 贸易(21480)
- 易(20933)
- 制(19106)
- 务(18608)
- 业经(18601)
- 财务(18549)
- 财务管理(18487)
- 地方(18056)
- 企业财务(17546)
- 学(17425)
- 农业(16536)
- 银(14979)
- 银行(14942)
- 出(14400)
- 财政(14325)
- 行(14125)
- 技术(13846)
- 机构
- 大学(322392)
- 学院(318916)
- 济(133024)
- 经济(130327)
- 管理(129288)
- 理学(112623)
- 理学院(111455)
- 管理学(109826)
- 管理学院(109258)
- 研究(101810)
- 中国(77412)
- 财(70613)
- 京(67903)
- 科学(60583)
- 财经(53539)
- 所(50369)
- 经(48664)
- 农(45747)
- 中心(45479)
- 研究所(45131)
- 江(45049)
- 业大(44633)
- 北京(43169)
- 经济学(41243)
- 范(40138)
- 师范(39845)
- 财经大学(39806)
- 经济学院(37676)
- 院(36899)
- 州(36456)
- 基金
- 项目(213718)
- 科学(168243)
- 研究(158783)
- 基金(156564)
- 家(134419)
- 国家(133322)
- 科学基金(115194)
- 社会(101223)
- 社会科(96047)
- 社会科学(96023)
- 基金项目(83497)
- 省(81326)
- 自然(73654)
- 教育(72663)
- 自然科(71906)
- 自然科学(71888)
- 自然科学基金(70614)
- 划(68152)
- 资助(65511)
- 编号(64933)
- 成果(53006)
- 部(48753)
- 重点(46745)
- 发(44215)
- 创(43927)
- 课题(43552)
- 教育部(42448)
- 国家社会(41605)
- 人文(41572)
- 科研(40960)
- 期刊
- 济(141472)
- 经济(141472)
- 研究(99387)
- 中国(56136)
- 财(55938)
- 学报(46889)
- 管理(46001)
- 科学(42627)
- 农(40294)
- 大学(36191)
- 学学(34001)
- 教育(31692)
- 融(28353)
- 金融(28353)
- 农业(28028)
- 财经(26551)
- 技术(25752)
- 经济研究(23838)
- 业经(22564)
- 经(22495)
- 问题(19475)
- 贸(17321)
- 理论(17007)
- 图书(15916)
- 技术经济(15843)
- 实践(15442)
- 践(15442)
- 商业(14885)
- 现代(14266)
- 科技(13992)
共检索到465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雄奇 朱秋白
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技术对1950~2001年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的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效应;(2)我国的财政收支之间具备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3)实证结果显示,需要充分重视我国财政收支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继续研究如何增加我国财政收入的同时,研究和着手解决我国的财政支出问题,以实现我国财政收支的良性互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海峰
本文运用EG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1953~2010年间的财政收支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关系。发现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项将以0.423295的力度作反向调整,将非均衡状态回复到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即使在短期偏离长期均衡时,也会受到一种"引力约束"使其向长期均衡靠拢。通过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证明了存在"收入-支出假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芳 方齐云
从财政政策收入分配功能的角度就财政收支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全国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就财政收支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过高的税负率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提高有负面影响,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收入结构不能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均等化,不利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财政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而保障性支出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率。因此改变财政收支结构,强化财政收支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关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余宇新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政府正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内需保证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因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经济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财政政策的短期效果是明显的,但存在滞后的挤出效应,表明财政政策存在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以及需要在消费环境上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以优化消费者预期,从而促进内需有效增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萨日娜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在考虑政府规模差异的情况下,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会因为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差异而呈现出统计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表现为,当财政收入规模较小时,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正相关系数较小,而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较大时,二者正相关系数较大,且随着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地方财政支出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大。实证结果还表明,地区人口规模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正相关,且弹性系数大于1,与最终消费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龙 贾明德
本文利用修正后的汉森模型对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政策的总效果及其主动效果和自动效果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总效果即对GDP的增长率贡献约为12.23%。其中,主动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而主动效果中,政府购买支出效果远大于税收的效果,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自动效果中,税收的效果大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效果,说明我国的税收对经济的稳定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关键词:
财政政策总效果 主动效果 自动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凤羽 韩国英
财政收支关系一直是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线性视角,采用TVP-VAR模型,基于等间隔和特定时点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研究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时变非线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第一,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彼此相互影响,但在不同阶段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均有所不同,具有时变和非对称特征;第二,财政收入风险的增加对财政收支表现出抑制作用,而财政支出风险短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财政收支,长期则会抑制财政收入增长;第三,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对短期拉动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且二者表现出松紧搭配的反向组合特征,但政策长期作用效果有限。尊重市场规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是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方。
关键词: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时变 非线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旭东 王雪滔
构建财政收入质量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计算财政收入质量指数,并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出分权、民生性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收入质量总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财政支出分权与民生性财政支出通过财政收入数量、收入结构与可持续性途径对财政收入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财政支出分权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展现了一定的互动关系。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财政支出分权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均能显著地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的提升。分支出项目来看,民生性财政支出中的科技、教育与文化支出对财政收入质量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在晋升压力下作出的财政支出决策削弱了财政支出分权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对财政收入质量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调整财权-事权关系,建立起合理的财权-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运行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财税思想,加大民生性财政支出;优化地方官员考核机制,扭转地方官员短视行为,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的提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伟
本文考察了现阶段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政策相互间结构关系特征。我国长期以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支出政策,同时财政收入政策相对从紧。财政收入绝对增长的同时,占GDP比重持续上升。在采取了一系列减税政策的同时,企业赋税压力并未减弱。地方政府普遍财政支出大于一般预算收入,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地方政府本身平衡预算的能力和责任在制度上缺乏可能等等,都构成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特点,都需要深入讨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俊 王雅鹏
本文综合武汉自八五以来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机构、研究阶段及产业结构等情况,对各时期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各领域获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明显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农业科技投入应逐渐由政府投入为主转向依靠社会和企业投入为主、地方科技应更多地投向应用研究并不断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的结论。
关键词:
财政 农业科技 投入与产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蜀君
本文基于Barro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讨论最优税收结构的框架,分析经济增长中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必须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对财政支出进行优化:经济建设支出要做出结构性调整;文教支出应注重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国防支出的安排务必谨慎行事;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予以必要的控制。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结构优化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浩
文章基于1994-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4-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存在经济总量的稳步增加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出,财政收入、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大。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之则不然。
关键词:
VAR模型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