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7)
- 2023(15959)
- 2022(13714)
- 2021(12928)
- 2020(11196)
- 2019(25858)
- 2018(25432)
- 2017(49845)
- 2016(26913)
- 2015(30535)
- 2014(30670)
- 2013(30223)
- 2012(28178)
- 2011(25240)
- 2010(25308)
- 2009(23623)
- 2008(23841)
- 2007(21061)
- 2006(18155)
- 2005(16285)
- 学科
- 济(110165)
- 经济(110051)
- 管理(84038)
- 业(79743)
- 企(66100)
- 企业(66100)
- 方法(54594)
- 数学(48841)
- 数学方法(48260)
- 财(42295)
- 中国(30572)
- 农(30466)
- 贸(25419)
- 贸易(25407)
- 易(24836)
- 制(24593)
- 务(24281)
- 财务(24212)
- 财务管理(24142)
- 业经(23003)
- 企业财务(22918)
- 地方(21053)
- 银(19634)
- 银行(19606)
- 农业(19508)
- 学(19124)
- 行(18560)
- 融(17893)
- 金融(17890)
- 理论(16875)
- 机构
- 学院(382421)
- 大学(381884)
- 济(162786)
- 经济(159504)
- 管理(151354)
- 理学(130333)
- 理学院(129066)
- 管理学(126988)
- 管理学院(126280)
- 研究(122065)
- 中国(97416)
- 财(85463)
- 京(78625)
- 科学(70772)
- 财经(64515)
- 所(60433)
- 经(58494)
- 中心(58483)
- 农(57708)
- 江(57174)
- 研究所(53867)
- 业大(52431)
- 经济学(50648)
- 北京(49394)
- 财经大学(47745)
- 范(46955)
- 师范(46493)
- 经济学院(46099)
- 农业(45339)
- 州(45210)
- 基金
- 项目(247924)
- 科学(196062)
- 研究(183340)
- 基金(181534)
- 家(155937)
- 国家(154662)
- 科学基金(134150)
- 社会(116936)
- 社会科(111090)
- 社会科学(111061)
- 省(96253)
- 基金项目(95422)
- 自然(86116)
- 教育(85949)
- 自然科(84129)
- 自然科学(84105)
- 自然科学基金(82610)
- 划(80874)
- 资助(76213)
- 编号(75092)
- 成果(61691)
- 部(56814)
- 重点(55472)
- 发(52407)
- 创(51585)
- 课题(51074)
- 教育部(49497)
- 国家社会(48329)
- 创新(48234)
- 人文(48197)
- 期刊
- 济(174215)
- 经济(174215)
- 研究(114437)
- 中国(70933)
- 财(70832)
- 管理(54592)
- 学报(53135)
- 农(50652)
- 科学(49136)
- 大学(41466)
- 融(41169)
- 金融(41169)
- 学学(39109)
- 教育(36577)
- 农业(34104)
- 技术(33861)
- 财经(32126)
- 经济研究(29386)
- 业经(28265)
- 经(27471)
- 问题(23436)
- 贸(22236)
- 统计(20244)
- 理论(19144)
- 技术经济(18990)
- 财会(18529)
- 策(18233)
- 国际(18075)
- 商业(17969)
- 业(17698)
共检索到569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贵生 高士成
本文在综合考虑货币供应量和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2年季度数据,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出的调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是货币政策变量和价格因素对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是财政政策分析中不可忽视的变量,否则,容易产生分析偏差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二是财政支出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调控作用,对通货膨胀的调控也具有一定作用,从一个侧面支持了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三是财政支出对私人支出具有部分挤出效应,从本文的实证结果看,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提高,在提高产出总体增长率的同时,也会导致私人支出增长率的降低。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凯恩斯动态随机均衡模型,以中国经济为样本,在更加现实的经济条件下探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最优财政货币政策规则;同时深入考察了财政支出的生产效应和效用效应,澄清其在刻画财政政策作用机理方面的作用及其对最优财政货币政策规则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旨在实现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即积极货币政策)为最优,反周期货币政策将导致较大的福利损失;旨在实现债务稳定的财政政策(即消极财政政策)为最优,反周期财政政策虽非最优但造成的福利成本很小;财政支出的效用效应特别是生产效应的引入有助于解释"财政支出拉动效应之谜",更好地刻画财政政策作用机理,但带来额外的通货膨胀偏差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最优利率和最优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霞 黄显林 何旭波
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0余年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从宽松走向稳健,进而收紧后又回到放松。这些调控政策以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文章以1999年第一季度~2008年第三季度为观测期,选取财政货币政策的若干中间变量,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方差分解,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渠道及影响力度。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我国今后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斌
通过理论分析来识别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财政风险,并运用动态计量模型检验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对财政风险的动态影响效应和程度。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财政政策会导致财政风险增加,货币政策将会使财政风险部分降低;从影响的强度上来说,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能引起财政风险的变动,但二者都不是财政风险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永友 丛树海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issue of time lag of public financial policy.Even though it draws a common conclusion that public financial poli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tary policy,but the analysis is more deeply and detailed by comparing with normal analyses.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时滞 货币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晓光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文章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评论,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莹 刘波
本文基于新古典主义的投资函数,使用最新的季度数据建立了非限制性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影响我国3种不同类型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设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脉冲响应分析对投资行为面对冲击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投资与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水平、税率代理指标和国内有效需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利率和税率对3种投资的影响程度和时滞却都存在差异。因此,国家在使用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对投资行为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用政策工具来调节投资,进而达到调控总体经济行为的目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智强
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一个权衡了经济稳定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两大目标的整体目标变量,然后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率水平以及对整体目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政策的效率边界水平更高,采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目标更有效,而货币政策的效率边界水平较小,对其使用要更为谨慎。面对经济危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更为合理和有效,而货币政策更多情况下应该配合财政政策,起到稳定和辅助性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文甫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向量自回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放鸣 王利华
2001年,我国克服了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58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7.3%,增速高于年初确定的7%的目标。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是我国正确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结果。下面,简要分析2001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就2002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晶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关于它们的研究文献数不胜数,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对两政策实施后的区域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已经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通过两地区的简约化模型对1978~2004年间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东部和中西部两个样本地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财政政策确实存在区域不对称效应,特别是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影响差异。
关键词:
货币财政政策 区域效应 简约化模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家昊 周铭浩 马春惠 邹确
根据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疫情防控任务需求、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诉求需要,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的特点,来选择两者的协调方式,进而分析其在相应的传导机制下所取得的效果,最后根据经济运行现状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合理的研判,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实施给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动态随机均衡模型,并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为样本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深入剖析了不同经济条件下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周期特征。理论分析表明,即使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弗里德曼货币政策规则也并非最优,其根源在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生产外部性。数值模拟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同时表明,最优劳动所得税率和政府生产性支出比重在整个周期内的波动幅度较小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最优通货膨胀率具有高度波动性,持续性很弱;市场权力、风险厌恶和公共服务拥挤程度对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周期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我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市场权力 财政支出结构 最优财政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苍祺 李恒华 吴心弘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和财政政策传导效果的视角,对货币政策结构化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提出假设,基于传统IS-LM模型和SV-TVP-VAR模型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结构化产生的影响:一是优化了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强化了产出层面调控的逆周期性和稳健性,弱化了通胀层面的调控但提升了调控的稳健性;二是对产出层面逆周期调控的强化,同时体现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上,对价格型工具的强化效果更好,对产出层面稳健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价格型工具上,对通胀层面调控效果的弱化主要体现在数量型工具上;三是优化了财政政策的传导效果,提升了财政政策的产出拉动效应,降低了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拉动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持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属性和价格属性,持续完善货币政策结构框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豪
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效力与经济所处周期阶段存在关连性。文章借助MS-VEC模型定量描述和检验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我国货币、财政政策的操作具有明显的周期区制依赖特征;货币、财政政策效力具有非对称性和依赖于经济周期阶段的门限效应,财政政策效力在"适速增长"区制上强于"高速增长"区制,而货币政策效力表现出相反的特点。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区制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