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8)
- 2023(15326)
- 2022(12834)
- 2021(11916)
- 2020(10150)
- 2019(22765)
- 2018(22131)
- 2017(43054)
- 2016(22752)
- 2015(25271)
- 2014(24859)
- 2013(24578)
- 2012(22503)
- 2011(19967)
- 2010(19998)
- 2009(18506)
- 2008(17800)
- 2007(15228)
- 2006(13387)
- 2005(11731)
- 学科
- 济(109166)
- 经济(109066)
- 管理(69708)
- 业(63312)
- 企(51282)
- 企业(51282)
- 方法(45665)
- 数学(41265)
- 数学方法(40866)
- 财(35435)
- 中国(28123)
- 农(25445)
- 地方(22827)
- 贸(21723)
- 贸易(21714)
- 易(21234)
- 业经(20607)
- 制(20177)
- 学(19104)
- 务(18462)
- 财务(18426)
- 财务管理(18366)
- 企业财务(17405)
- 农业(16572)
- 银(15957)
- 银行(15921)
- 行(15152)
- 环境(15097)
- 融(14752)
- 金融(14751)
- 机构
- 大学(323758)
- 学院(323631)
- 济(147326)
- 经济(144828)
- 管理(126563)
- 理学(110288)
- 理学院(109197)
- 管理学(107561)
- 管理学院(106977)
- 研究(106450)
- 中国(81495)
- 财(73310)
- 京(65194)
- 科学(61971)
- 财经(55944)
- 所(52022)
- 经(50916)
- 农(50568)
- 中心(48741)
- 经济学(47400)
- 研究所(46939)
- 业大(46801)
- 江(45793)
- 经济学院(42838)
- 财经大学(41514)
- 北京(40202)
- 农业(39809)
- 范(38259)
- 院(38135)
- 师范(37796)
- 基金
- 项目(218215)
- 科学(172858)
- 基金(162095)
- 研究(156516)
- 家(141656)
- 国家(140508)
- 科学基金(121300)
- 社会(104665)
- 社会科(99468)
- 社会科学(99445)
- 基金项目(86111)
- 省(83553)
- 自然(77670)
- 自然科(75923)
- 自然科学(75900)
- 自然科学基金(74538)
- 教育(71510)
- 划(70225)
- 资助(65419)
- 编号(60687)
- 部(49367)
- 重点(48910)
- 成果(47746)
- 发(46980)
- 创(45784)
- 国家社会(44675)
- 教育部(43072)
- 创新(42933)
- 科研(42411)
- 人文(42126)
共检索到472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严
本文从“巴罗法则”的视角考察了我国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迫切需要对我国的财政支出进行结构性调整,应提高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降低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并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财政政策的这一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巴罗法则” 宏观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本文在建立财政支出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财政支出政策的时滞。我们发现,我国财政支出增加对国民产出、民间部门投资和出口影响的时滞都为3个月,对最终消费影响的时滞为2个月;财政支出增加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固民产出,而对最终消费和出口的影响程度最低;财政支出增加对国民产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对最终消费影响的周期为5个月左右。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向量自回归模型 时滞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芳
根据我国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将家庭部门分为李嘉图消费者和经验主义消费者两个部门,构建DSGE模型,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受随机性冲击时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以及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当经验主义消费者不存在时,财政支出增加对产出、投资、就业、税收以及政府债券持有等都有正向的扩大作用,对消费、利率和通货膨胀有负向的冲击作用,并且对消费的挤出效用要远大于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当经验主义消费者比例增加时,财政支出对消费挤出的平均效应减小,消费的波动性也减小;另外相比基本模型,财政支出对产出的挤入和消费的挤出效应更大,导致社会经济更大的波动,引起更多的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江杨
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4.94万亿元,比上年增收1.18万亿元,增长31.4%。如此持续快速的税收增长,已引起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广泛关注。评价税收负担轻重,除了考虑是否在超出民众的承受能力之外,更多地应考虑政府的支出是否满足民众的公共需求。我国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的比重偏低,故从人民福利水平提升的视角来看,我国的宏观税负偏重。
关键词:
税收负担 财政支出 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晁江锋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DSGE),从罕见灾难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投资结构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产生的潜在风险。研究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过度无论在单一财政支出形式还是复合型财政支出形式下对灾难经济体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加剧了我国经济的风险,而服务性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形式在灾难经济体中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通过区分TFP灾难、资本灾难和双重灾难三种情形,分别探讨不同灾难类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灾难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冲击远大于TFP灾难和资本灾难对经济的影响;TFP灾难与资本灾难各有侧重,TFP灾难对企业产出、居民消费及私人投资的冲击最小,资本灾难对就业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翱 李长洪
本文在城乡二元经济特征背景下,按照财政支出的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将我国财政支出分为政府城镇和农村的生产性财政支出、消费性财政支出,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了多种外生冲击对总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内,政府城镇(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总产出的正向作用比政府城镇(农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更为明显,但长期内效果相反。当进一步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冲击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城乡厂商所得税税率波动对城乡居民就业的影响时发现:(1)政府城镇(农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内表现为挤出效应,在长期表现为挤入效应;政府城镇(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农村)居民...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经济 财政支出 DSGE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俊霖
本文在经济增长框架中分析了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国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约为20%。据此,本文提出了降低宏观税负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税负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三兴 陈帅 吕孝能
本文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财政支出和外汇储备积累对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政府财政支出和外汇储备积累的冲击,会造成货币供应量的急剧上升和利率的短期下降,货币政策丧失了一部分独立性。而且冲击对产出和消费有很强的持续性,政府支出对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政府的生产性支出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外汇储备积累对资本、消费和货币供给的冲击为正,对产出和利率的冲击为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家姝 刘建青 张莹
财政政策是构成政府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政府经济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此次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支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对中国1952年至2007年的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以验证瓦格纳法则的普遍适用性。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不存在协整关系。进而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各模型中的变量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姜爱玲
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历经十多年的实践运行,初步构建了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公共化特征逐渐显现。当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财政大国,科学有效地配置政府财力资源紧迫而必要。本文立足于宏观视角,简要评价了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状况,基于微观层面选择几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宏观评价 微观思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宇 张鹏 张亚雄
2011年我国面临财政政策转向的选择。我们采用SIC-GE模型模拟了财政政策退出的宏观经济影响。模型显示,与基准情景相比,2011年我国财政政策退出将导致GDP下降0.60%。如果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按8%来计算,大致相当于我国出现连续四周的经济停滞。因此,财政政策退出造成我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较小。另外,模型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物价比基准情景下降2.14%,说明财政政策的退出对物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从行业结果看,本文发现由于投资需求下降导致建筑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投资品行业受到冲击,由于建筑业产出下降也减少了对上游行业需求。相反,纺织品、玩具体育娱乐、电子元器件等出口导向型...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 SIC-GE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文建东 欧阳伟如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是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致力于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方面的热点问题,对公共财政、经济增长、货币理论与政策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巴罗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才华,通过把数量方法应用于分析社会政策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一般非均衡、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税收平滑、政策无效论、巴罗变量等方面,涵盖了短期经济波动与长期经济增长两大宏观经济学主题,深刻影响了宏观经济学的诸多领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文建东 欧阳伟如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是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致力于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方面的热点问题,对公共财政、经济增长、货币理论与政策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巴罗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才华,通过把数量方法应用于分析社会政策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一般非均衡、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税收平滑、政策无效论、巴罗变量等方面,涵盖了短期经济波动与长期经济增长两大宏观经济学主题,深刻影响了宏观经济学的诸多领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刘晓路
本文利用马尔可夫情势转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的情势转变特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比较符合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逆势而动"的特点,且有助于实体经济稳定,但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税收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不符合宏观经济运行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体经济波动,但有助于价格稳定。我国财政政策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凯恩斯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