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0)
2023(12592)
2022(10643)
2021(9979)
2020(8575)
2019(19484)
2018(19051)
2017(37216)
2016(20748)
2015(23330)
2014(23266)
2013(23368)
2012(21885)
2011(19785)
2010(20094)
2009(19011)
2008(19319)
2007(17700)
2006(15650)
2005(13773)
作者
(63430)
(53369)
(53209)
(50760)
(33254)
(25679)
(24162)
(21056)
(19717)
(18984)
(18068)
(17541)
(16850)
(16780)
(16682)
(16667)
(16271)
(15570)
(15411)
(15063)
(13726)
(13163)
(13098)
(12291)
(12076)
(12034)
(11864)
(11711)
(10871)
(10848)
学科
(85701)
经济(85608)
(64436)
管理(57567)
(47458)
(42019)
企业(42019)
方法(37336)
数学(33778)
数学方法(33536)
(32850)
农业(30971)
中国(24905)
业经(21795)
(21002)
(17991)
贸易(17986)
(17576)
(17334)
地方(17315)
(16349)
财务(16334)
财务管理(16275)
企业财务(15423)
(15199)
银行(15136)
(14394)
(14356)
财政(14093)
(13196)
机构
学院(305588)
大学(302735)
(127395)
经济(124915)
管理(113289)
研究(103982)
理学(98093)
理学院(97018)
管理学(95500)
管理学院(94957)
中国(80924)
(77242)
科学(66458)
(65475)
(62749)
农业(60461)
(55652)
业大(55377)
研究所(50262)
财经(48521)
中心(48429)
(46710)
(43939)
北京(38912)
经济学(38890)
农业大学(38017)
(37382)
师范(36893)
(36295)
经济学院(35670)
基金
项目(199542)
科学(154005)
基金(143255)
研究(141489)
(127079)
国家(125916)
科学基金(105100)
社会(89688)
社会科(84676)
社会科学(84645)
(79955)
基金项目(76899)
自然(68054)
(66549)
自然科(66406)
自然科学(66379)
自然科学基金(65208)
教育(63612)
编号(57865)
资助(57479)
成果(46743)
重点(45055)
(44360)
(43943)
(41467)
(41000)
科研(39101)
课题(39078)
创新(38864)
计划(38080)
期刊
(143414)
经济(143414)
研究(87745)
(77337)
中国(58828)
学报(56562)
(53048)
农业(51861)
科学(48118)
大学(41762)
学学(40139)
管理(35142)
(31506)
金融(31506)
业经(28955)
(25379)
教育(24396)
财经(24113)
技术(22676)
经济研究(22337)
问题(21195)
(20571)
(18056)
业大(15536)
技术经济(15382)
(15349)
农村(14910)
(14910)
商业(14756)
世界(14729)
共检索到453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代彦  赵海  
本文的计量研究发现:学者呼吁、三农代表呼声和财政总支出增加对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人均粮食产量的提升和农村-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则对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些因素能够解释财政支农支出变化率的83%。与1988年相比,2006年学者对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呼吁强度和三农代表的呼声都在降低,这影响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军国  宗宇翔  
过去十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投入分散、使用效益低下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阻碍制约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体制机制依然没有破除,这不仅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发挥,而且阻碍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存在的问题(一)整合的重点不突出。对中央和省级层面而言,对支农资金整合不仅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规划,而且对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义林  
文章采用了1980~2006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相应的VAR模型,进行了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模型设定、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发现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均对农民收入会产生影响。就效果而言,金融支农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农,财政支农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存在"渗漏"效应。因此,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是提高农民收入更为有效的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宁  崔奇峰  孙翠清  
为应对剪刀差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近20年来我国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基于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及其比价的关系,对剪刀差进行分类,对不适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修正,剖析现阶段我国城乡剪刀差的现状和新趋势,并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剪刀差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庆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不协调发展的"二元"政策有着直接关系。随着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吉峰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效率呈下降趋势,并居于次要地位。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财政支农绩效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振国  
一、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变动(一)1986年以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1986年至今,我国政府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之一。这一期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呈现稳定上升态势,财政支农支出从1986年的445.9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881.7亿元,增加了6.46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克强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效率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财政支农结构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互为表里。必须整合财政和金融两股支农力量,使二者发挥各自支农比较优势,在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基础上扩大支农资金规模,从而大幅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钢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本积累过程,因而,除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资本投入外,财政性投入同样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到农业资本的形成,也会影响到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本的形成。农业财政投入规模,是改革以来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翠梅  
从财政支农规模、支农力度、支农结构与支农效率等方面,对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均小于西部尤其是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遂  张元丽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财政支农支持力度,大幅增加对"三农"领域的资金投入,财政支农资金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于中国1978—2012年的相关农业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其拉动作用比较微弱;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资金不仅无助于农民增收,反而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国家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遂  张元丽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财政支农支持力度,大幅增加对"三农"领域的资金投入,财政支农资金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于中国1978—2012年的相关农业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其拉动作用比较微弱;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资金不仅无助于农民增收,反而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国家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建利  岳正华  
以1991~2010年中国财经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农民收入、财政支农资金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但通过二阶差分后可变成平稳序列;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内可能失衡。因此,长期来看,应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当务之急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园  章辉  
本文利用1978年-2003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指出我国目前所采取的财政支农措施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而只是一种被动性的临时政策举措,并没有建立起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无效的原因所在,并相应提出了如何实现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永俊  吴淑景  余聪  
本文运用1978-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与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扩展的C-D函数得到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民相应收入的有效性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