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1)
- 2023(10674)
- 2022(9222)
- 2021(8968)
- 2020(7639)
- 2019(17672)
- 2018(17504)
- 2017(35340)
- 2016(19496)
- 2015(22247)
- 2014(22481)
- 2013(22570)
- 2012(21442)
- 2011(19442)
- 2010(19915)
- 2009(19003)
- 2008(19423)
- 2007(17922)
- 2006(16022)
- 2005(14395)
- 学科
- 济(82528)
- 经济(82448)
- 业(62174)
- 管理(54763)
- 农(47751)
- 企(39612)
- 企业(39612)
- 方法(34242)
- 财(32140)
- 农业(31195)
- 数学(30977)
- 数学方法(30682)
- 中国(24814)
- 制(21523)
- 业经(20200)
- 地方(17762)
- 贸(17132)
- 贸易(17125)
- 易(16722)
- 银(15717)
- 银行(15693)
- 务(15561)
- 财务(15535)
- 财务管理(15480)
- 行(14936)
- 策(14666)
- 企业财务(14650)
- 学(14618)
- 财政(14419)
- 体(14167)
- 机构
- 学院(284812)
- 大学(280104)
- 济(124004)
- 经济(121390)
- 管理(108329)
- 研究(96918)
- 理学(92123)
- 理学院(91204)
- 管理学(89877)
- 管理学院(89345)
- 中国(78389)
- 财(65590)
- 农(63113)
- 京(58598)
- 科学(56717)
- 所(50531)
- 农业(48496)
- 财经(47641)
- 中心(45944)
- 江(45388)
- 研究所(44800)
- 业大(44637)
- 经(42933)
- 经济学(37258)
- 北京(37193)
- 范(35881)
- 师范(35615)
- 州(35292)
- 财经大学(34284)
- 经济学院(33869)
- 基金
- 项目(173954)
- 科学(135423)
- 研究(132672)
- 基金(123971)
- 家(105845)
- 国家(104836)
- 科学基金(88712)
- 社会(83029)
- 社会科(78317)
- 社会科学(78293)
- 省(69093)
- 基金项目(65257)
- 教育(59986)
- 编号(57224)
- 划(56889)
- 自然(54378)
- 自然科(52984)
- 自然科学(52968)
- 自然科学基金(52007)
- 资助(51347)
- 成果(48023)
- 部(39967)
- 发(39045)
- 重点(38743)
- 课题(38559)
- 创(35514)
- 性(35422)
- 农(34906)
- 教育部(33824)
- 国家社会(33450)
- 期刊
- 济(146068)
- 经济(146068)
- 研究(89237)
- 农(64912)
- 中国(58267)
- 财(53042)
- 农业(43501)
- 学报(40910)
- 科学(38032)
- 融(34814)
- 金融(34814)
- 管理(34706)
- 大学(31750)
- 学学(30090)
- 业经(28597)
- 教育(27274)
- 财经(23603)
- 技术(23274)
- 经济研究(22184)
- 问题(20998)
- 业(20886)
- 经(20154)
- 贸(16001)
- 农村(15474)
- 村(15474)
- 版(15027)
- 世界(14939)
- 农业经济(14816)
- 技术经济(14816)
- 理论(14616)
共检索到444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斌
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一直被作为政府干预农业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加以实施,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功能特征、内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依存关系等问题,并以此探讨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实效的具体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霞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延续了好的势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财政支农工作又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谢煊 朱美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巨大财力投入且十分艰巨的长期任务。新疆作为一个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建设落后、地方财政困难的现状,如何运用财政投入政策调动广大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永俊 吴淑景 余聪
本文运用1978-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与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扩展的C-D函数得到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民相应收入的有效性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国祥
选择合适的国内支持措施,对于应对入世后的挑战至关重要。中国成为世贸正式成员后,农业生产将受到重大影响,尤其是大宗田间作物的生产,明显处于劣势。粮棉油等农产品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典型农区的农民收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国内支持,与市场准入、出口补贴一起、构成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的三大核心内容。我们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外生性,难以调整和改变。出口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外在的出口补贴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锡龙
从新中国成立起,财政支农政策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三农"服务是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在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与财政资金积极配合,发挥财政金融支农的合力,更好地为"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珊 赵媛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在投入大量财政支农资金的同时,要认真分析支农资金效益不高的原因,优化财政支农政策,使有限的支农资金产生实效,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为农村早日实现小康服务。
关键词:
财政支农 效益评析 政策优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因此,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山西财政支农和减贫政策效应研究"课题组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央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助农惠农政策。山西省积极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结合本省实际,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财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晶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更是全面加强了财政支农力度,有效地发挥了财政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性功能。作为政府主导下的重要制度安排,财政支农在确保整个农业稳定高效发展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实际来看,尽管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日益健全完善、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与金融对接也日益紧密,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全面提升公共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存在问题的角度,对新常态下财政支农政策及金融对接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财政支农政策 金融对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晶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更是全面加强了财政支农力度,有效地发挥了财政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性功能。作为政府主导下的重要制度安排,财政支农在确保整个农业稳定高效发展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实际来看,尽管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日益健全完善、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与金融对接也日益紧密,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全面提升公共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存在问题的角度,对新常态下财政支农政策及金融对接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财政支农政策 金融对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树培 魏下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和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农投入带有明显的"人治"特征,缺乏有效的体制与制度保障。虽然财政支农总体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各分类支出间效率差异较大,使得总体效率较低。之所以在国家不断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和扩大支农支出规模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与"三农问题"却日益严峻,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支农缺乏有效的体制保障,另一方面可归因于支农支出结构安排不合理。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城乡差距 三农问题 农民增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菊秋 王祯敏 尹志飞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财政支农政策 成效 展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新万
国家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成为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财产差距,以及公共服务差距等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市场的,也有体制的。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城乡差距 财政支农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禹农
欧盟的农业政策称为共同农业政策,其主要目标是促进生产发展,强调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提高;稳定市场价格;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保护等等。2001年,欧盟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的支持总额为840亿欧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为950亿美元。具体项目如下;第一,市场支持政策。市场支持政策属于黄箱政策。1992年以前,欧盟农业政策的核心是干预收购政策,其原理与我国实行的保护价收购或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