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7)
2023(8142)
2022(7029)
2021(6605)
2020(5942)
2019(13761)
2018(13564)
2017(27586)
2016(15094)
2015(17311)
2014(17623)
2013(17879)
2012(16882)
2011(15081)
2010(15432)
2009(14885)
2008(15351)
2007(13910)
2006(12110)
2005(10991)
作者
(44285)
(37161)
(36988)
(35769)
(23397)
(17685)
(17128)
(14412)
(13533)
(13265)
(12341)
(12161)
(11824)
(11632)
(11564)
(11548)
(11545)
(10892)
(10654)
(10630)
(9211)
(9163)
(9078)
(8533)
(8282)
(8272)
(8229)
(8221)
(7498)
(7425)
学科
(66686)
经济(66621)
管理(47936)
(45943)
(36599)
企业(36599)
方法(33860)
(32502)
数学(30892)
数学方法(30705)
中国(19512)
(18252)
(16971)
财务(16956)
财务管理(16902)
企业财务(16147)
(15926)
(13618)
贸易(13614)
财政(13568)
(13279)
地方(12334)
(12246)
银行(12223)
业经(11922)
(11535)
(11532)
农业(11369)
(11078)
(10915)
机构
大学(227579)
学院(225899)
(100188)
经济(98240)
管理(86220)
理学(74014)
研究(73545)
理学院(73267)
管理学(72269)
管理学院(71843)
中国(57908)
(57494)
(46918)
科学(42636)
财经(42002)
(38179)
(37879)
(35869)
研究所(33836)
中心(33650)
(33590)
经济学(32161)
业大(31206)
财经大学(30877)
北京(30010)
经济学院(29577)
农业(28459)
(26795)
师范(26560)
(26379)
基金
项目(139161)
科学(108475)
研究(102307)
基金(101509)
(87132)
国家(86430)
科学基金(73357)
社会(65409)
社会科(62157)
社会科学(62135)
基金项目(53935)
(53188)
教育(47271)
自然(46017)
自然科(44912)
自然科学(44895)
(44768)
自然科学基金(44095)
资助(42579)
编号(42093)
成果(35045)
(32604)
重点(31068)
(29354)
(28470)
教育部(28145)
课题(28109)
人文(27287)
科研(27256)
国家社会(27179)
期刊
(108750)
经济(108750)
研究(71246)
(49386)
中国(39544)
学报(33041)
(31325)
管理(29190)
科学(29112)
大学(24938)
学学(23656)
(23356)
金融(23356)
财经(21794)
农业(20714)
经济研究(19063)
(18657)
技术(17811)
教育(17671)
业经(16867)
问题(15736)
(14508)
技术经济(12344)
理论(12150)
财会(11930)
统计(11803)
国际(11759)
商业(11591)
会计(11483)
实践(10840)
共检索到338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谢升峰  
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财政投资在引致消费、流动资产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具有一定需求效应 (小于私人投资的效应) ;在财政投资的供给效应方面 ,以供给总量及资本产出效益来衡量的数量效应是下降的 ,以投资产值结构比衡量的结构效应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本文在界定了财政投资外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财政投资外溢效应的生产函数和计量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财政投资的外溢效应比较明显,且呈逐渐增强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财政投资逐渐从竞争性行业转向基础设施领域,而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正需要基础设施这种"沉淀资本",提高了民间部门的生产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晔  
财政作为一国政府的活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三大职能,而政府各项职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就是财政收入。作为财政资金循环的起点和前提,财政收入同时又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和条件。公共投资的资金部分来源于财政收入,同时又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部分,它既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又是克服某些领域"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手段。公共投资规模的调整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未来的总供给,从而影响社会供求总量;公共投资方向的调整则对经济结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绍雨  
农村贫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减少、消除农村贫困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财政投资是反贫困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通过农村财政投资对反贫困影响的总量和结构分析,认为我国的财政扶贫工程需要注重发挥财政农业投资对农村反贫困的带动作用,需要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和机制,需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财政扶贫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新世纪农村反贫困的新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玲  胡贤辉  杨钢桥  
由于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财权缩小而事权范围扩大,因此地方政府想到了以地生财,产生了"土地财政"。"土地财政"虽然实现了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业绩,但是"土地财政"也产生了负外部效应,使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地方政府"届际"之间的不公平等问题,影响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因此要消除"土地财政"负外部效应,使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对等,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允许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土地出让金逐年征收;逐年制定征用农地和批租的指标等几方面入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增刚  王玉凤  王春艳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此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本文基于1997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季度经济数据,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一步论证了我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这与国内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一致,并且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红恒  
笔者采用我国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的重要原因。今后只有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利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居民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将以前的投资型财政转变为消费型财政,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使经济步入依靠消费拉动的均衡增长路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高安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怀宏  
贫困和减贫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而财政转移支付是贫困治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主要阐述了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对城镇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财政转移支付、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城镇化这六种影响因素对于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解决影响巨大,其中经济增长对于城镇贫困影响最大,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最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宛晨  袁闯  
本文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总体上存在“挤进效应”,同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进作用”更明显,虽然居民消费对总产出的影响很大,但从检验结果来看,投资、净出口等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而消费还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佘金凤  刘建香  金永红  
政府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财政政策可分为直接财政政策和间接财政政策。这两种财政政策会对风险投资发展产生不同的效应。本文试图对这两种财政政策带来的不同效应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风险投资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星  包雅钧  
当前在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下,PPP模式对于缓解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财政压力、放大经济转型升级中的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大量PPP项目推进的进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规范性的政策操作指南及系统的风控体系,政策变迁、投资过剩、地方债务等因素都可能对PPP项目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加大财政风险。为充分发挥PPP模式的杠杆作用,降低PPP模式在运行中的财政风险,应当运用PPP的理念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与方法,同时完善PPP项目的监管体系,统一管理机构,加强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祥谦  
文章利用我国1978年~2006年的财政支出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建设费支出过高,不利于经济增长;社会文教费支出明显偏低,因而提高其比重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社会保障费支出严重不足,但由于其使用效率低下,同样不利于经济增长。通过压缩政府物质资本投资的比重,相应提高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和效用增强型服务的比重,能够既兼顾到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本文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算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运用TVTP-MS-FA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质量快速增长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增值税、降低消费税为主,提高教科研支出、降低投资性支出为辅的财政政策利于维持经济质量快速增长;在经济质量适速增长阶段,增加财政支出和税收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增值税和教科研支出为主,降低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为辅的财政政策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经济新常态下,政策当局应构建"总量调控+结构优化"双轮驱动的财政政策,助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星  包雅钧  
当前在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下,PPP模式对于缓解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财政压力、放大经济转型升级中的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大量PPP项目推进的进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规范性的政策操作指南及系统的风控体系,政策变迁、投资过剩、地方债务等因素都可能对PPP项目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加大财政风险。为充分发挥PPP模式的杠杆作用,降低PPP模式在运行中的财政风险,应当运用PPP的理念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与方法,同时完善PPP项目的监管体系,统一管理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控制投资规模,合理设计PPP模式的风险收益分担与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思维提升项目管控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桂芝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以及全国各区域城乡人口等数据,运用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广义熵的引进、计算与比较,揭示和论证财政转移性支出对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调节效应不尽如人意。对此本文指出应重视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公平性目标,并对有效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规模、优化财政转移性支出结构提出对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