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3)
- 2023(14937)
- 2022(12553)
- 2021(11979)
- 2020(9647)
- 2019(22015)
- 2018(21634)
- 2017(41257)
- 2016(22840)
- 2015(25606)
- 2014(25668)
- 2013(25588)
- 2012(24279)
- 2011(22077)
- 2010(22749)
- 2009(21258)
- 2008(21169)
- 2007(19137)
- 2006(17593)
- 2005(16114)
- 学科
- 济(96892)
- 经济(96796)
- 业(69580)
- 管理(63609)
- 农(51975)
- 企(45258)
- 企业(45258)
- 农业(34477)
- 中国(32626)
- 财(32325)
- 方法(31337)
- 数学(27631)
- 地方(27410)
- 数学方法(27305)
- 业经(25029)
- 制(23895)
- 银(18452)
- 银行(18421)
- 学(18014)
- 行(17717)
- 贸(17224)
- 贸易(17207)
- 发(16967)
- 策(16723)
- 易(16597)
- 融(16334)
- 金融(16331)
- 体(16123)
- 务(15279)
- 财务(15251)
- 机构
- 学院(324419)
- 大学(318544)
- 济(135464)
- 经济(132373)
- 管理(120020)
- 研究(116519)
- 理学(101201)
- 理学院(100039)
- 管理学(98479)
- 管理学院(97849)
- 中国(92928)
- 财(70271)
- 农(70149)
- 科学(69353)
- 京(68927)
- 所(60044)
- 中心(53982)
- 江(53404)
- 农业(53369)
- 研究所(53322)
- 业大(51196)
- 财经(50700)
- 经(45718)
- 范(44366)
- 北京(44132)
- 师范(43976)
- 州(42339)
- 院(41534)
- 省(40129)
- 经济学(39639)
- 基金
- 项目(202386)
- 科学(157381)
- 研究(154079)
- 基金(142182)
- 家(123342)
- 国家(122105)
- 科学基金(102881)
- 社会(96346)
- 社会科(90802)
- 社会科学(90779)
- 省(81726)
- 基金项目(74750)
- 教育(69550)
- 划(67144)
- 编号(65318)
- 自然(63117)
- 自然科(61549)
- 自然科学(61535)
- 自然科学基金(60403)
- 资助(57827)
- 成果(54751)
- 发(48893)
- 课题(46044)
- 重点(45243)
- 部(44728)
- 创(41724)
- 性(40154)
- 发展(39630)
- 展(39002)
- 创新(38964)
- 期刊
- 济(168015)
- 经济(168015)
- 研究(105317)
- 中国(76978)
- 农(72170)
- 财(55985)
- 学报(49756)
- 农业(48508)
- 科学(46178)
- 管理(42574)
- 融(39557)
- 金融(39557)
- 教育(39301)
- 大学(38687)
- 学学(36265)
- 业经(32233)
- 技术(28148)
- 经济研究(25120)
- 财经(24906)
- 业(23709)
- 问题(23326)
- 经(21415)
- 版(17390)
- 贸(16688)
- 农村(16562)
- 村(16562)
- 世界(16329)
- 农业经济(16067)
- 技术经济(15709)
- 经济问题(15539)
共检索到526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肖建华
财政是各国促使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工具,但它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效果也自然会打折扣。我国财政投入农村的政策就是在两种不同的发展观下形成的,不同的发展观决定不同的政策绩效,在均衡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个政策变迁过程中看来,财政不能解决农村所有的问题。
关键词:
财政投入 发展观 政策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匡小平 类承曜
布坎南是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信奉自由市场经济;马斯格雷夫是二战后西方财政学的创始人,具有社会民主思想,提倡通过政府干预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总体社会福利水平。这两位哲学思想截然对立的财政学家一起就财政学的核心问题展开辩论,令读者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刻地理解与国家有关的哲学思想以及与财政理论和政策有关的重要问题。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布坎南和马斯格雷夫的观点对我国更多地是具有借鉴意义而不是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公共选择 中家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根良 赵凯
“北京共识”的精髓是试验、创新和因时因地而制宜的经济政策,它与演化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观之间存在着惊人的联系,但与“华盛顿共识”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观截然对立。本文以“北京共识”的政策经验为背景,通过与新自由主义的比较,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演化经济学经济政策观的六大原理历史重要与最小限度打乱原理;创造力原理;不确定性与意外原理;复杂与质量型的经济政策主张;系统政策观;试验与政策学习原理。这些原理对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魏育邻
石原慎太郎的"地震天谴论"和大江健三郎"日本暧昧论"代表了"三一一"巨大地震后日本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国家定位"和"未来走向"的诉求。前者的民族主义话语本意和后者的理想主义追求形成鲜明对照。它们的相同点是均要面对沉重的历史负资产和日美同盟关系等尖锐的现实问题,两者构成了极其矛盾即"暧昧"的两极。今后日本在"国家定位"等问题上将在这两极之间摇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因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海生
一、基于经济产业的发展观迄今为止,不论是实业界,还是在政府决策层,发展旅游业的基本出发点都深深地植根在旅游活动的经济功能上。这种基于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观(为了叙述的方便,以下简称为经济性发展观),包含四个相互联系的特征和要素:一是发展旅游的原动力和主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完成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4/2005》(以下简称《报告》),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报告首发式暨财政政策取向座谈会于12月30日在京举行(有关此次会议的新闻稿可见《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要点整理如下。《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2004年的报告论题《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财政政策新思路》,萌生于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浪之中。我们以为,在当前的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固然要牵涉多种因素,动用多种力量,在十分广阔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加以谋划。不过,相对而言,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自力
一、建立有利于环保投入稳定增长的预算支出政策体系(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政府环保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清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在环保领域,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支出主要介入市场完全失灵的领域(如跨流域大江大河的整治及酸雨的治理等)、通过市场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聂勇 陈文晴
本文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不佳、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完全和农村金融中介功能微弱等问题。要解决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利现状,离不开我国财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文章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提出对农村金融发展进行财政补偿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 财政补偿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谢祺
探讨了明代云南边饷的供应与官豪的形成的关系,并论述了其社会影响。指出明朝依靠军屯、盐法开中等手段,已不足以维持云南边疆因战事不断而引起的粮饷等军需供给。在战争影响屯田制度走向瓦解的情况下,政府只能转向依赖屯区日益壮大的官豪集团提供粮饷等后勤保障,官豪集团成为了粮饷的主要提供者,并通过提供粮饷保持、扩大了自己的权势。这样,地方各族官豪在朝廷实质支持下最终发展成为掌控边疆地方政治、经济的主要力量。
关键词:
明代 云南 粮饷政策 官豪 社会变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红贵 陈峥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人们认识的拓展和深化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以及对绿色经济有不同的理解。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经济不是以环境经济学,而是以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黑色经济形态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绿色经济形态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形成的,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最佳发展模式。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
工业文明发展观 生态文明发展观 绿色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今年5月27日财政部长金人庆同志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扶贫大会"闭幕式上提出,中国财政政策将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转向中性。这一与时俱进的财政政策调整思路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在财政领域的充分发挥和集中体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素娥
农村土地政策是党和国家农业政策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再一次论证了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必须根据国情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这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创新,解决困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变迁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
"三农"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农业财政投入政策的完善对推动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的有效投入促进作用,是当前我国必须重视的问题,探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财政惠农政策,以及加强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配套政策的阐解现实意义重大。
关键词:
新农村 农业 财政投入政策 农村产业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音频 张友树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但由于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构的差异 ,将会形成效率型与稳定型两种属性的积极财政政策 ,而它们又将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进而导致不同的政策效果。 1998年以来 ,我国所实行的效率型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严峻形势。为了扩大就业 ,促进再就业 ,保证改革的稳定环境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应由“效率型”转向“稳定为主兼顾效率”的复合型积极财政政策。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效率型 稳定型 政策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健夫 鲍莎
政府财政责任分担和资金投入是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实施和快速发展的可靠保障,同时也是农村养老保险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科学评价财政支持效果,继续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对财政支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客观总结了财政支持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利于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结合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现实背景和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财政支持的政策建议,以期通过对财政支持农村养老保险各项机制的优化,促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