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1)
2023(12612)
2022(10176)
2021(9996)
2020(8053)
2019(18430)
2018(18206)
2017(34295)
2016(19918)
2015(22491)
2014(22758)
2013(21991)
2012(20865)
2011(19059)
2010(20022)
2009(18721)
2008(19205)
2007(17716)
2006(16379)
2005(14895)
作者
(54608)
(45752)
(45446)
(43693)
(29032)
(21695)
(20748)
(17478)
(17379)
(16862)
(15523)
(15242)
(14678)
(14619)
(14471)
(13818)
(13661)
(13256)
(13180)
(13148)
(11913)
(11554)
(11078)
(10764)
(10571)
(10422)
(10389)
(10245)
(9221)
(9145)
学科
(75311)
经济(75234)
(61023)
管理(54114)
(50601)
(38987)
企业(38987)
农业(33415)
(32442)
中国(29035)
方法(25403)
业经(22567)
(22098)
教育(22036)
数学(21999)
数学方法(21671)
(16766)
地方(16223)
(16165)
财务(16141)
财务管理(16088)
(15549)
银行(15532)
(15347)
企业财务(15280)
(14928)
(14798)
(14566)
财政(14362)
理论(14112)
机构
学院(282724)
大学(282241)
(113458)
经济(110795)
研究(100595)
管理(99176)
理学(83639)
理学院(82668)
管理学(81226)
管理学院(80676)
中国(76938)
(63896)
(61233)
(59366)
科学(57322)
(51341)
(47067)
(46347)
师范(46097)
财经(45696)
中心(45382)
研究所(45382)
农业(44940)
业大(41494)
(41180)
北京(39664)
(36869)
师范大学(36646)
教育(36466)
(34470)
基金
项目(166702)
研究(134589)
科学(131614)
基金(116841)
(99226)
国家(98070)
社会(83263)
科学基金(82538)
社会科(78157)
社会科学(78133)
教育(66779)
(66534)
基金项目(60202)
编号(59381)
(56417)
成果(53152)
自然(48449)
资助(47446)
自然科(47195)
自然科学(47181)
自然科学基金(46313)
课题(43229)
(39453)
重点(38393)
(38001)
(37291)
(35918)
教育部(34069)
(33927)
(33726)
期刊
(141257)
经济(141257)
研究(102084)
中国(69716)
(63345)
教育(58798)
(52742)
农业(42653)
学报(40883)
科学(37630)
(34424)
金融(34424)
大学(33615)
管理(33185)
学学(30384)
业经(27344)
技术(25134)
财经(23949)
(20528)
经济研究(20513)
问题(20021)
(19409)
(16164)
农村(15779)
(15779)
农业经济(15431)
职业(14583)
(14450)
世界(14408)
经济问题(13436)
共检索到463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秀  
经济周期波动及其政府宏观调节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现象。经典理论形成了低谷和顶峰两极时期的财政对策,但忽视转型期的调控政策。我国新一轮增长拐点时期,将过去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调控的目标、手段、方式都需要发生改变。稳健的财政政策目标应该由单纯追求增长率转变为扩大就业,由类行政的直接调控转变为利用市场对企业施行间接调控,当前财政重点发展农村教育有助于实现经济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增长的平稳过渡,并由此延长经济增长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金秀  
一、理论和现实形成研究教育财经效应的必要性(一)文献归类形成两大特色。教育学、经济学和财政学三大学科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归纳起来形成两大类别。1.三大学科相互分离、平行发展。长期以来,教育学、经济学和财政学三大学科之间一直呈现出相互分离、平行发展的特点。一是教育本位主义采取就教育论教育的方法,研究主题广泛,这种研究侧重于教育学科本身的科学性问题,基本上与经济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昌文  
财政手段是政府实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无论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还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都可以看出财政手段在调控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与金融手段等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有其本身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政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游宏炳  
宏观调控实践与财政政策转变游宏炳一、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得到利用,又不导致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程瑜  周东海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财政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物价涨幅依然偏高,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劲;政府公共投资规模较大,投资结构不甚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广玲  
本文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财政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财政调控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对象,既能进行总量调控,也能矫正经济结构,并能根据经济运行状态变化及时调整调控范围与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翁礼华  
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两种经济观点及其财政政策取向的争论,在古代中国汉朝昭帝时就曾经激烈地发生过。武帝后期由于人口锐减,民力疲弊,昭帝(公元前86年—前74年)、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统治时期,专力内治,继续执行汉初以来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张世平  
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能够宏观调控卫生资源,其投入原则、投入方向等可以影响卫生福利政策。投入原则:(1)效率原则;(2)公平原则;(3)增长原则;(4)稳定原则。投入方向:划分中央、地方层次,医学科研招标,构建社区医院体系,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华  
一、从省际间人均财政收支变动系数看我国财政的一般性再分配功能众所周知,1980年代实施的财政包干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了地方的经济活力,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源,使地方财政所占比重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中央政府对地区间的调节和再分配功能迅速下降。由于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分化,再加上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财政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公共治理中的难点。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涉及财政的观点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可分三类:一是要求大幅度减税。税感焦虑弥漫于整个社会,减税的呼声不绝于耳。如有学者建议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1万元,又一次掀起了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热议,其实质是关于个人所得税是否应当进一步减税的讨论。实践中,我国政府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荣庆  
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最为纠结的一个领域,公众、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长期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由此导致整个运行机制的混乱无序。本文认为,这其中既有政府职能错位的原因,更有政府对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职能的"财政拐点"尚未到来的客观局限。因此,我国政府要真正履行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职能,首先要通过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积聚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争取这个财政拐点的早日到来。其次在目前的历史阶段上科学认识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从而区分房地产市场的两种属性,进而建构房地产行业两种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政府完善住房保障职能和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项镜泉  杨晋民  
论财政在工资分配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项镜泉,杨晋民工资分配是国民收入的重要分配,对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发生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正确发挥工资分配的积极作用,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中国家财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财政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好自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创练  林玉婷  
本文构建财政政策时变反应函数模型,通过推导得到时变政策效果函数。经验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财政政策表现出更强灵活性,存在明显盯住经济增长目标的政策取向。在财政赤字处于高位或增加时,政府被动负债削弱了盯住债务杠杆目标的政策取向;而财政赤字处于低位或下降时,政府倾向于采取反周期的策略主动降低债务杠杆。后次贷危机期间,财政政策表现出较强盯住房价目标的政策取向。从反事实政策效果看,究竟是采取单一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更为有效,还是采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更为合适,取决于宏观调控的不同政策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一、一个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表明,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日益加强,宏观调控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种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何至于此,可以说这既是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