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7)
- 2023(10819)
- 2022(9760)
- 2021(9531)
- 2020(8066)
- 2019(18811)
- 2018(19025)
- 2017(37384)
- 2016(20501)
- 2015(23421)
- 2014(23768)
- 2013(23800)
- 2012(22040)
- 2011(19600)
- 2010(19939)
- 2009(18360)
- 2008(18345)
- 2007(15952)
- 2006(14266)
- 2005(12765)
- 学科
- 济(79687)
- 经济(79588)
- 管理(63839)
- 业(58911)
- 企(49076)
- 企业(49076)
- 方法(38145)
- 数学(33244)
- 财(32907)
- 数学方法(32842)
- 中国(24239)
- 农(22289)
- 制(18814)
- 务(17037)
- 业经(17024)
- 财务(16972)
- 财务管理(16916)
- 学(16845)
- 地方(16651)
- 企业财务(16039)
- 贸(15365)
- 贸易(15358)
- 易(14959)
- 银(14311)
- 银行(14278)
- 农业(14053)
- 财政(13816)
- 行(13469)
- 理论(13404)
- 和(13031)
- 机构
- 大学(294349)
- 学院(292452)
- 管理(117604)
- 济(115752)
- 经济(113064)
- 理学(101168)
- 理学院(100108)
- 管理学(98520)
- 管理学院(98002)
- 研究(94662)
- 中国(73000)
- 财(63688)
- 京(63338)
- 科学(58350)
- 所(48224)
- 财经(47056)
- 研究所(42976)
- 江(42556)
- 中心(42532)
- 经(42429)
- 农(42399)
- 业大(41158)
- 北京(40993)
- 范(38014)
- 师范(37741)
- 州(34797)
- 财经大学(34701)
- 院(34146)
- 经济学(34021)
- 农业(33000)
- 基金
- 项目(190771)
- 科学(148596)
- 研究(142545)
- 基金(137035)
- 家(117623)
- 国家(116629)
- 科学基金(99754)
- 社会(87480)
- 社会科(82776)
- 社会科学(82750)
- 省(73947)
- 基金项目(73450)
- 教育(65326)
- 自然(64623)
- 自然科(63019)
- 自然科学(63005)
- 划(62086)
- 自然科学基金(61810)
- 编号(59919)
- 资助(57531)
- 成果(49994)
- 部(42550)
- 重点(41916)
- 课题(40648)
- 发(39806)
- 创(38994)
- 项目编号(37396)
- 教育部(36643)
- 科研(36421)
- 创新(36297)
- 期刊
- 济(130272)
- 经济(130272)
- 研究(93349)
- 中国(53365)
- 财(51455)
- 管理(42997)
- 学报(42898)
- 科学(39420)
- 农(38321)
- 大学(32557)
- 教育(32149)
- 学学(30413)
- 融(27269)
- 金融(27269)
- 农业(26655)
- 技术(24308)
- 财经(22924)
- 业经(21346)
- 经济研究(20664)
- 经(19371)
- 问题(17898)
- 理论(16352)
- 图书(16129)
- 实践(15001)
- 践(15001)
- 技术经济(14362)
- 贸(13759)
- 现代(13531)
- 科技(13332)
- 会计(13281)
共检索到437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姜哲
随着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刚性支出规模不断扩张,财政的动态平衡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基于我国1978—2017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和评估我国财政尤其是地方财政的平衡状态、相关减税措施对财政动态平衡的影响以及中央补助对地方财政动态平衡的影响,旨在探寻调整我国财政平衡状态、实现财政动态平衡的路径。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整体保持较强动态平衡,而且其平衡路径倾向于增加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在支出方面有一定调整;相关减税措施对我国财政动态平衡影响较小;中央对地方的补助使地方财政的动态平衡状态有所增强。最后,本文认为,在目前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采用收入和支出双向调整的平衡路径;严控债务规模,做好中长期偿债规划;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组合。
关键词:
财政动态平衡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森 赵艺
一、"善政"目标——重构政府角色的尝试。1.建立符合公共利益指标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目前,地方政府面临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强地方财政实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压力。传统上,中央财政过多注重对短期经济指标所取得的成就作为晋升的基础,这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凤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东民 段成荣 王美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供求平衡既反映在总量上,体现为社会产品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也反映在结构上,体现为社会产品供给体系内部与需求体系内部各子系统的平衡。供求体系动态平衡具有平衡的相对性、供给的先导性、双向的互动性、市场的决定性和政府调控的重要性等特征。供求失衡更多是通过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近年来,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的效果,较好地改善了供求关系,但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供求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仍然在相关领域普遍存在。要紧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供需两端发力,解决供需动态平衡的问题。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需要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形成新动能、投资补短板等的全面调整。对供求体系失衡进行调节的机制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靠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微观主体行为,二是靠政府政策调控,三是靠体制改革。
关键词:
供求平衡 供给结构 需求结构 投资 消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捷 张敬松 祝海强 李丽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几个问题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教授张凤荣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应当重视和研究具体操作中的几个问题。一、耕地基数的确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首先要将耕地总量这个基数定下来。这个基数必须实事求是。1995年,国家统计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鲍曙光
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制度发展情况,中国财政支出规模逐步增大,支出结构逐步优化,且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财政体制的综合反映。在财政支出增速有限约束下,财政支出规模结构调整优化,必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承担改革成本,降低制度转轨转型成本,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中国面临财政支出结构相对固化、税式支出缺少预算管理、财政支出效率提升面临较大挑战、财政决策缺乏社会组织参与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推动财政紧平衡下财政支出转型,要通过收支联动改革,拓展财政支出空间;推进中期财政规划改革,实现财政支出由年度平衡向跨年度平衡转变;考虑需求侧需要,推动财政支出与人口布局相适配;基于可持续视角,合理化解财政支出面临的风险;财政支出改革与制度改革相结合,提升改革系统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东风 傅强
本文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研究我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主体、生态调节、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多项改进和完善措施,对我国保险生态达到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状态,实现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保险生态 产权制度 调节机制 法制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豪 徐冬梅 张慧泽
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以经济系统中碳排放与生态系统中碳储存所形成的碳转移为出发点,构建出碳转移的路径与机制,归纳碳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对比分析全国及各省市区碳排放与碳储量增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及各省份均存在碳转移失衡的情况,即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其中,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碳转移失衡值较大的省份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少数经济落后地区的失衡值较大,存在极少碳转移平衡省份。
关键词:
碳转移 碳排放 失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晓宇 赵达薇
为了解决服务企业中的短视行为,帮助服务业企业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鉴于服务性行业中服务利润链和平衡计分卡的相关性,把平衡计分卡这一工具引入到服务行业中。同时,考虑到平衡计分卡以往实施过程中的动态不足性,运用系统动力学工具,为服务性企业建立动态的平衡计分卡仿真模型,对不同时期的各种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模拟观察,进行长期和短期的比较,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量化的依据,动态地支持企业的绩效管理以及战略管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赟
针对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难以做实的现状,本文首先推算出未来各年龄别职工人数和工资的动态变化过程,然后在精算模型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公式,试图更好地还原实际情况,并以此测算出个人账户在未来每一期的结余情况。结果显示,未来10余年现有制度仍可以持续运行,虽然不会出现收不抵支的局面,但个人账户的做实比例仅在60%~75%,缺口较大,需要寻求大量额外资金注入来辅助其完成实账化。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收支缺口 动态平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强 杨义群 刘红梅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多个动态因素“动态”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有:(1)各业对土地的需求是动态的,因而对耕地的压力是动态的;(2)各区域内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有弹性的;(3)社会对粮食的需求是动态的;(4)各等级农地单产是动态的;(5)各等级农地比例是动态的;(6)复种指数是动态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向东 彭补拙 濮励杰 黄贤金 张永勤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终极目的是保障粮食安全,使得存量耕地的产出能力总量及其人均水平只能增加不能下降。由于耕地占补质量差异的存在,在监测耕地系统数量增减的同时,应警戒其质量升降超过临界值的时空范围和危险程度,才能全面反映耕地系统的状态。耕地质量的监测必须与各等级耕地面积的动态变化监测结合起来。耕地分等定级、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监测体系的研究应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案,才能解决耕地占补质量平衡中“占一补几”的操作难题。论文在耕地占补的定位监测和基于耕地基础地力指数的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基础上,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进行了预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