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1)
- 2023(16519)
- 2022(14269)
- 2021(13513)
- 2020(11420)
- 2019(25992)
- 2018(26108)
- 2017(50435)
- 2016(27830)
- 2015(31131)
- 2014(31574)
- 2013(31280)
- 2012(28761)
- 2011(25797)
- 2010(26187)
- 2009(24279)
- 2008(24095)
- 2007(21386)
- 2006(18912)
- 2005(17070)
- 学科
- 济(101952)
- 经济(101801)
- 管理(86165)
- 业(79620)
- 企(65693)
- 企业(65693)
- 方法(45517)
- 财(40085)
- 数学(39127)
- 数学方法(38687)
- 中国(31600)
- 农(28603)
- 制(28103)
- 学(23882)
- 业经(23391)
- 务(22209)
- 财务(22129)
- 财务管理(22069)
- 企业财务(20970)
- 银(20163)
- 地方(20137)
- 银行(20114)
- 行(19122)
- 贸(19095)
- 贸易(19084)
- 体(19036)
- 易(18593)
- 理论(18545)
- 农业(17981)
- 融(17700)
- 机构
- 大学(393982)
- 学院(390700)
- 济(153151)
- 管理(151074)
- 经济(149534)
- 研究(130981)
- 理学(129596)
- 理学院(128133)
- 管理学(125996)
- 管理学院(125261)
- 中国(99669)
- 京(84873)
- 财(83192)
- 科学(80390)
- 所(66573)
- 农(62776)
- 财经(62272)
- 研究所(59767)
- 中心(59045)
- 江(59012)
- 业大(57189)
- 经(56323)
- 北京(53943)
- 范(50716)
- 师范(50193)
- 农业(49234)
- 院(47548)
- 州(47291)
- 经济学(46247)
- 财经大学(46082)
- 基金
- 项目(258890)
- 科学(201945)
- 研究(191243)
- 基金(186318)
- 家(162166)
- 国家(160808)
- 科学基金(136969)
- 社会(118896)
- 社会科(112482)
- 社会科学(112451)
- 省(100662)
- 基金项目(98539)
- 自然(88226)
- 教育(87856)
- 自然科(86101)
- 自然科学(86080)
- 划(84852)
- 自然科学基金(84527)
- 编号(79151)
- 资助(76804)
- 成果(66665)
- 重点(57701)
- 部(57514)
- 课题(54668)
- 发(54214)
- 创(53508)
- 创新(49959)
- 制(49631)
- 项目编号(49544)
- 科研(49466)
- 期刊
- 济(171922)
- 经济(171922)
- 研究(120587)
- 中国(80736)
- 财(67958)
- 学报(63650)
- 农(56680)
- 管理(56183)
- 科学(55847)
- 大学(48096)
- 教育(45701)
- 学学(44981)
- 农业(38499)
- 融(37135)
- 金融(37135)
- 技术(32577)
- 财经(31267)
- 经济研究(27638)
- 业经(27584)
- 经(26623)
- 图书(24010)
- 问题(22674)
- 理论(19801)
- 业(19002)
- 版(18604)
- 实践(18026)
- 践(18026)
- 科技(17929)
- 贸(17691)
- 技术经济(17520)
共检索到591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赵佳佳
一、引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在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差距不断扩大是中国当前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从直观感受来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缺乏是该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从深层次原因考察,资金缺乏是因为受到中国转轨进程中的体制性约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匡小平 赵丹
利用江西省近19年省级统计数据和近7年的县级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体制对县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式财政分权在缺少"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的情况下,不仅没有为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创造有利条件,反而成为了制约其合理增长、均衡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为此,要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淡化GDP考核、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多元化供给等措施,并依此发挥财政分权体制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中的保障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晔 臧日宏
我国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重要的推手,应完善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分工模式。选取2003~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农村公共产品 转移支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伟卿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财政体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经过1994年分税制改革,已基本建立起了全国范围的财政分权体制。政府的职能也开始发生转变,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转向为全社会提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昕 安钢
本文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省公共医疗供给状况,利用我国1995-200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医疗的供给,但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倾向于以牺牲公共医疗供给为代价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即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医疗的激励不足。本文认为,在解决地方政府公共医疗供给问题时,分权财政体制本身并不是造成公共医疗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是根本途径。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分税制改革 公共医疗供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雅雯
财政分权的优点在于其能够使公共服务更精确地符合居民的不同偏好。鉴于转移支付不完善等制度设计不完备,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内生的经济性激励被放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激励被弱化,所以单纯的分权并不能释放被抑制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财政分权与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系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赵佳佳博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华 任龙洋
利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1996-2010年中国省级政府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的相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地方政府的维持性和社会性公共品供给效率普遍偏低,而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相对高效,且预算外支出比预算内支出更有效率。由此可见,财政分权下的激励机制没有普遍提升公共品的供给效率,而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软预算约束的制度缺陷。因此,在加强预算约束的同时,必须通过相关机制设计维持地方的经济增速,而对于公共品供给结构偏向的问题,则需要通过差别化的分权甚至一定程度的集权来解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预算约束 地方公共品 供给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青
农民工权利的保证包括诸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权利的获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政府,但目前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的现状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责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地方政府在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权利 公共服务 财政分权体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跃卿
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效率普遍不高,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支出因受到预算外支出的影响相对较高,财政分权的激励制度并没有显著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经济性公共品支出相对较高也是因为财政分权制度缺陷所形成的。因此,通过差别化的财政分权,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并且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结构,是提高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解决财政分权促进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公共品供给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供给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曾芸
在中国经济发展总量得到实质性提高的今天,重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着眼点不仅在于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次契机化解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约束,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财政政策也因此面临着如何权衡缓解经济危机冲击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从中国财政政策实践来看,单纯的反周期调节可以拉动经济走出低迷,却无力恢复经济的自主增长动力,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长期内部失衡更需要财政政策着眼于整个改革过程和整个经济结构。本文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面临双重失衡的判断,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内外失衡的概念,并探讨了两种失衡条件下财政政策的运行原理,同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成
文章以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级地方公共品供给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的制度设计、分配体制、管理机制对地级政府提供地方公共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方财政分权体制对地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下,地级政府受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负担重和治理效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并未由经济发展型政府转向社会服务型政府。因此,在推进地方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时,应致力于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效率,改善地方财政体制运行状况,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财政体制供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红日 张亮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这次改革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当前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地方财政的事权与财力不匹配;主要问题是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关键原因是分税制改革没有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存在多方面错位,拥有集中财力的中央主管部门决策权过大、过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规模大大超过地方财政财力。由于地方财政还保留着"分灶吃饭"体制特征,地方财政收支与GDP直接相关,所以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明显。下一步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收入相对集权、支出相对分权,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拓 李斌 余曼
本文分别从财政和户籍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分类,构建理论框架探讨财政分权与户籍管制对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测算了我国30个省2001—2013年各类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运用动态空间自回归及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经营性"公共服务层面;放松户籍管制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但对发达地区起反作用,严格的户籍管制会刺激"软"公共服务供给并加剧户籍层面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财政分权的户籍效应促使地方政府放松户籍管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但对发达地区起反作用,从分类视角看则会抑制"软"公共服务供给。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户籍管制 基本公共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顺恩
立足我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制度背景,结合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理论,考察了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加剧了污染物排放、加重了环境负担;第二,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而引发的FDI竞争行为,加深了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第三,财政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环境污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桂芝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完善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确立了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然而,在当前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优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分权 供给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