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2)
2023(12560)
2022(10282)
2021(9684)
2020(8091)
2019(18142)
2018(17906)
2017(35613)
2016(19108)
2015(21489)
2014(21566)
2013(21612)
2012(19946)
2011(17723)
2010(18473)
2009(17848)
2008(18385)
2007(16711)
2006(15339)
2005(13915)
作者
(53119)
(44356)
(44291)
(42179)
(28182)
(21010)
(19850)
(17047)
(16637)
(16126)
(14888)
(14525)
(14305)
(13827)
(13799)
(13370)
(12962)
(12886)
(12828)
(12686)
(11083)
(10991)
(10720)
(10232)
(10058)
(10026)
(10021)
(9770)
(8855)
(8763)
学科
(92968)
(84862)
经济(84747)
(75095)
企业(75095)
管理(72533)
(46829)
(38161)
方法(34783)
农业(30847)
业经(30329)
数学(26511)
数学方法(26214)
中国(24681)
(23700)
(22073)
财务(22042)
财务管理(21996)
企业财务(20822)
(19615)
技术(17361)
(17208)
(16208)
贸易(16199)
(15833)
理论(15376)
(15178)
银行(15172)
(14515)
(14499)
机构
学院(285932)
大学(277404)
(129509)
经济(127076)
管理(117993)
理学(100690)
理学院(99891)
管理学(98816)
管理学院(98304)
研究(87641)
中国(74753)
(69931)
(56523)
(52995)
财经(51231)
科学(46747)
(46190)
(45237)
(42884)
中心(41174)
农业(39877)
业大(39550)
经济学(38701)
研究所(37379)
财经大学(36950)
北京(35606)
(35245)
经济学院(34958)
经济管理(33855)
商学(32383)
基金
项目(171598)
科学(137449)
研究(134456)
基金(125583)
(104820)
国家(103679)
科学基金(91606)
社会(88753)
社会科(83882)
社会科学(83861)
(68083)
基金项目(65407)
教育(60014)
编号(56628)
自然(54961)
(54213)
自然科(53691)
自然科学(53680)
自然科学基金(52777)
资助(51106)
成果(46261)
(39531)
(38273)
(37874)
(37741)
课题(37469)
重点(36918)
(36536)
国家社会(36209)
(36199)
期刊
(157591)
经济(157591)
研究(90451)
(58910)
中国(56586)
(55751)
管理(46162)
农业(37123)
(34625)
金融(34625)
科学(34177)
学报(32759)
业经(31322)
大学(27719)
学学(26589)
财经(26264)
技术(25482)
教育(24356)
经济研究(23815)
(22616)
问题(21276)
(18654)
技术经济(16918)
(16077)
农村(15266)
(15266)
世界(15182)
商业(14924)
现代(14713)
农业经济(14661)
共检索到447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文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鉴于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决定了财政在必要时给予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勿庸置疑,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弱势产业,农业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如何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石安  
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 ,财政农业投入的目标选择决定着政府财政支农政策的取向及其效率。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目标需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业竞争力方面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优化投入结构 ,建立地方财政农业积累投入机制 ,完善财政农业投入后评价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华  
本文基于1978-200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两种方法分析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总量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资金整体绩效不佳,不仅其经济效率不理想,也缺乏良好的公平效应。为此,笔者进一步探究了财政农业投入自身存在的主要症结,并提出优化政策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忠  
一、社会资金向农业投入的趋势分析近年来,社会资金向农业的投入呈增长趋势,不仅投资数量有较大增长,投资范围也日渐扩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党对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比如,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政策,稳定按土地交纳税收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安广实  
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且生产方式的变革受一些客观因素干扰而迟滞,因此需要政府的扶持。目前,世界各国对农业都采取了特殊政策,予以一定的财政投入,以促进农业稳步、健康发展。总的来说,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阻碍了农业快速发展,这是需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峰  
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中国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目标与农户理性经济行为不兼容,财政支农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影响财政支农政策效果。为改善财政支农效果,必须优化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结构,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环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少晖  
判断一种产品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首先应从产品的性质入手,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越强,财政支持的力度应该越强。研发产出品中,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公共性呈由强而弱排序,因而财政对这三种研发产出品的支持力度也就呈现由大到小的递减趋势。虽然发达国家政府资助在R&D投入中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不仅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大R&D的投入总量,而且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尽管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绝对量不断增加,但无论是在增长速度、GERD/GDP指标,还是内容结构、地区结构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行,在增加科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杰  朱美玲  
一、财政农业投入决策失灵的影响因素分析财政农业投入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决策结果。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财政农业投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决策程序的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决策执行效果进一步提升,但限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决策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决策失灵的情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学平  
财政政策作为一种政府主导的制度安排,其变迁的方向不是随机的,而是存在着路径依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变迁虽说是基于经济发展周期和宏观调控目标所作的阶段性调整,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调收入功能、对宏观经济波动适度调节、依赖国债和财政赤字的路径依赖特征。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变迁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在于政府对财政目标的偏好与财政压力的叠加影响、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博弈均衡和较高的政策变迁成本的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新玻  周振铎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4.25亿吨,单产和总产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突破多年徘徊的局面,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说我国的农业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在丰收的背后还潜伏着种种隐忧,改革开放前存在的某些旧有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使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和复杂。由于我国现行的改革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嘉晓  秦宏  罗剑朝  
根据公共财政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绿箱”政策的要求,通常所说的财政支农应该用财政对农业投资来代替。在对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基本理论进行阐析后,提出了优化财政对农业投资行为的对策措施,即必须遵循合理的原则,确定正确的投资重点领域,切实转变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职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谛  翟印礼  陈立双  
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予以支持与保护,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是农业支持与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后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即向农业回报阶段。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逐步加大。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投资份额的变动趋势同世界农业投资份额变动规律的比较,结合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环境,系统总结了国外财政农业投入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霞飞  
本文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两大战略任务能否如期完成,主要取决于能否有效及时地解决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靠“两只手”的协调运用,关键在于大力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支农职能.加大资源配置向农业的适度倾斜。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国家财政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尽力扩大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同时,要抓好支农资金的使用重点,把资金优先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本世纪末,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占本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逐步提高到12%、6%和20%。财政通过牵头投入,引导农民、乡镇企业、银行及其他主体扩大全社会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形成一个良性的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根据1994~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Armey曲线"二次方程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进行估算。结果发现,如果以农业GDP作为农业经济的代理变量,则当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为39.8%时,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峰值,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现实规模远远小于估算的最优规模。为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强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琴  熊启泉  李大胜  
对财政农业投入结构的评价十分重要。本文首先界定狭义和广义财政农业投入的内涵,并从中央和地方两大主体分别考察其财政农业投入的效率。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效率较高,而中央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效率低下;在狭义财政农业投入方面,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投入的效率最高,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次之;在广义财政农业投入方面,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效率最高,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投入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效率次之,而农业水利资金投入的效率低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