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1)
2023(9506)
2022(8075)
2021(7744)
2020(6503)
2019(14756)
2018(14625)
2017(26880)
2016(15115)
2015(17364)
2014(17788)
2013(17493)
2012(16285)
2011(14674)
2010(15052)
2009(14557)
2008(14569)
2007(12940)
2006(11621)
2005(10950)
作者
(42993)
(35702)
(35589)
(34228)
(22432)
(16832)
(16259)
(13725)
(13310)
(12955)
(12088)
(11935)
(11519)
(11500)
(11428)
(10925)
(10548)
(10496)
(10302)
(10141)
(9156)
(8742)
(8590)
(8149)
(8087)
(8077)
(8033)
(8025)
(7264)
(7074)
学科
(54990)
经济(54895)
管理(51329)
(43838)
(36808)
企业(36808)
(30556)
中国(21312)
方法(21276)
(20605)
数学(18493)
数学方法(18271)
(16620)
(15035)
财务(14987)
财务管理(14937)
(14614)
企业财务(14153)
财政(13895)
(13586)
银行(13565)
(12893)
业经(12750)
(11530)
金融(11523)
体制(11362)
(11248)
(11108)
(11020)
贸易(11013)
机构
大学(214233)
学院(213623)
(89616)
经济(87602)
管理(77497)
研究(74699)
理学(64857)
理学院(64170)
管理学(63216)
管理学院(62826)
中国(60629)
(55822)
(45785)
科学(41834)
财经(39064)
(37930)
(35128)
中心(33965)
(33759)
研究所(33155)
(32551)
北京(29548)
财经大学(28518)
经济学(28030)
业大(27559)
(27007)
(26473)
(26377)
师范(26188)
农业(25365)
基金
项目(129599)
科学(101004)
研究(98814)
基金(92693)
(79591)
国家(78913)
科学基金(66641)
社会(62530)
社会科(59194)
社会科学(59180)
(50291)
基金项目(47893)
教育(46013)
(42293)
编号(41081)
自然(40193)
自然科(39169)
自然科学(39158)
自然科学基金(38428)
资助(38177)
成果(36154)
(29805)
(29779)
课题(29581)
重点(29459)
(27423)
(26829)
(26688)
国家社会(25871)
教育部(25736)
期刊
(107277)
经济(107277)
研究(73706)
中国(51021)
(48794)
学报(31739)
管理(31433)
(30225)
科学(27859)
教育(25709)
大学(25045)
(24972)
金融(24972)
学学(23387)
财经(20550)
农业(19954)
技术(18612)
经济研究(18211)
(17609)
业经(16713)
问题(14216)
(13372)
会计(12553)
理论(11596)
财会(11415)
国际(11288)
(10316)
实践(10292)
(10292)
(9920)
共检索到35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蔡德发  
财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块"硬骨头",它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勾勒其制度变迁轨迹、分析总结其演变规律,有益于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因此,回顾建国60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展望其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向,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优化我国现代公共财政体制是当前财政学界一个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林  徐丽萍  
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四次大的改革,诠释了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和优化路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集权效应,支出则具有明显"向下挤压"的效应。两种效应的结果是县、乡两级财力薄弱,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下降。为此,引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财力。但大量的转移支付在五级政府间流动,出现层层"渗漏"。为了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中国政府对财政管理级次进行了"扁平化"改革。即建立"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森  
集权与分权的边际收益都是递减的,因此在政府间合理划分财政管理权限需要在二者之间实现边际收益相等。假定政府是利他的,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则无论采用"自上而下"分权的思路还是采用"自下而上"授权的思路,都可以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实现均衡;但如果政府是自利的,则采用"自下而上"授权的思路比采用"自上而下"分权的思路更有利于在二者之间实现均衡。我国财政体制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政府间特殊的权力划分关系,要解决我国的体制问题需要实现由"自上而下"分权向"自下而上"授权的转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晨飞  
一、财政分权化改革制度演进的分析(一)特殊的初始动力与特殊的特轨环境:理解演进轨迹的切入点。回顾我国的财政分权化改革的历程时有两个情况格外地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其一,关于改革的初始动力。按照西方的财政分权理论来说,财政分权的动力常被归纳为在于提高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使地方性公共物品在最优规模上以最小化的成本提供。但是考察我国财政分权
[期刊] 改革  [作者] 闫坤  崔潮  
我国近现代财政形态,可归纳为从帝国财政崩溃走向公共财政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一统财政体制逐渐瓦解,分级分税财政体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逐步融入与先发现代化国家趋同的财政联邦主义改革方向。我国有必要建立宪政化、法治化的财政体制框架,在社会监督下形成政府间稳定的法律关系,使财政体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性制度之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国华  
分税制财政体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它在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规范财政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程度、强化各地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若干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国华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分税制财政体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它在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规范财政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程度、强化各地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对策是 :转变政府职能 ,实行四级政府运行结构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古益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财政正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公共财政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几百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验和做法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作者对法国财政体制运行状况进行了考察,本文仅对中、法两国财政发展特点作一些比较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财政改革与运行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1994年实施的以分税制为目标的财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划分税种为基础的财政体制与税收体制框架;第二次是1998年以来已连续实施五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公共财政改革实践,试图按照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模式建立财政为公共产品、服务提供财力保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明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94年之前放权让利的财政体制改革和1994年之后的分税制改革。30年来,财政体制改革在建立新的财税体制、财政政策、财力结构和预算管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未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和建立适应市场化的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全章  郭欢  
分税制改革造成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得地方财政陷入困境,为了财政平衡,地方政府把眼光投向了土地。本文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我国土地财政的一个重要制度原因,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土地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缺口和土地性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占比之间的实证分析发现,财政体制、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结构不合理确实诱导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操作行为,并且土地财政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阻碍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健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与基本导向。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需要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明确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责,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形成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宏宝  
分税制财政体制两个改革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财政理念,"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改革目标更多的是从整体上体现了社会与政府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改革目标则更侧重于政府间财政关系,并间接提供了解决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存在的"点菜"与"买单"间矛盾的经济途径。事权、财权、支出责任与财力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概念。事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也是政府保障个人偏好转换为集体偏好的权利;财权是社会对财富享有权的让渡,也是政府获得收入的权利;事权与财权本质上都是社会公众的意愿表达,政府权利则是这种意愿表达的实现形式,政府与社会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保证了"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持续性和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