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6)
2023(11217)
2022(9270)
2021(8892)
2020(7658)
2019(17491)
2018(18049)
2017(34687)
2016(19101)
2015(21714)
2014(22170)
2013(21522)
2012(19581)
2011(17484)
2010(18213)
2009(17324)
2008(17325)
2007(15474)
2006(13904)
2005(12845)
作者
(53231)
(44021)
(43955)
(42429)
(27922)
(20776)
(20037)
(17023)
(16505)
(16057)
(15013)
(14784)
(14280)
(14234)
(13986)
(13569)
(13118)
(12883)
(12765)
(12532)
(11315)
(10809)
(10754)
(10103)
(9995)
(9981)
(9892)
(9869)
(8918)
(8626)
学科
(71658)
经济(71550)
管理(61474)
(53731)
(46348)
企业(46348)
(32503)
方法(32104)
数学(28581)
数学方法(27993)
(24015)
中国(23851)
(19932)
(17217)
业经(16392)
(16233)
财务(16175)
财务管理(16122)
(15732)
银行(15713)
企业财务(15229)
(14949)
财政(14495)
理论(13894)
体制(13688)
(13528)
(13435)
金融(13428)
(12635)
贸易(12626)
机构
学院(267378)
大学(267105)
(108958)
经济(106463)
管理(100355)
研究(88095)
理学(84994)
理学院(84151)
管理学(82490)
管理学院(82010)
中国(70578)
(64483)
(57075)
科学(50598)
财经(46168)
(44395)
(42105)
(41525)
中心(39891)
研究所(39050)
(38936)
北京(36697)
业大(35251)
财经大学(33807)
经济学(33664)
(33560)
师范(33211)
(32864)
(32002)
农业(30214)
基金
项目(164991)
科学(129119)
研究(125066)
基金(117746)
(101074)
国家(100262)
科学基金(85748)
社会(78048)
社会科(73976)
社会科学(73958)
(65007)
基金项目(60640)
教育(59841)
(54297)
自然(53317)
编号(52515)
自然科(52056)
自然科学(52043)
自然科学基金(51087)
资助(49687)
成果(45186)
课题(37693)
重点(37378)
(37363)
(35250)
(34441)
(34405)
(32561)
项目编号(32527)
教育部(32475)
期刊
(126648)
经济(126648)
研究(87560)
中国(60879)
(55200)
管理(40547)
学报(37605)
教育(36073)
(35687)
科学(34139)
大学(30064)
(29006)
金融(29006)
学学(28021)
技术(25417)
财经(23960)
农业(23453)
经济研究(21216)
(20486)
业经(20408)
问题(16554)
统计(14263)
(13543)
理论(13379)
会计(13369)
财会(13155)
(12789)
技术经济(12609)
(12219)
商业(12154)
共检索到422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寇铁军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寇铁军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解决现有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使非规范化集权与分权并存的局面走向规范化,必须走出对原有体制修修补补的老路,从简单地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重塑中国的现代财政体制。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博  马万里  
财政体制改革应以事权优化配置为先导、以财权调整为经济基础、以转移支付协调为补充,实现整个财政体制改革的三方动态协调互动。现行财政体制改革应由"财力之维"转向"事权之维",进行路径转换和事权内外重构、事权纵向"归位"与事权横向分解,实现政府事权划分的内外清晰、上下分明与横向互动,最终达至政府事权划分的"横向到边"与"纵向到底"。对整个财政体制进行模式再造,包括"对下自主匹配"与"对上受控匹配"两种模式。更为根本的是对财政体制进行制度匹配,以良好的政治民主制度为基础,以完善的体制安排为核心,以健全的监督约束机制为保障,建立综合的财政体制支撑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纪瑜  阳敏  张宇蕊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地方政府从政府规模、层级及财政关系等层面实行的一次深远变革,也是地方政府突破中央权力设置的制度壁垒而获得创新效率的一个难得契机,湖南省应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地方新型财政管理模式和地方公共产品供应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怡建  
现行上海市与区县财政体制是1994年建立,2004—2006年进行调整完善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其基本模式是"以收定支、收支挂钩、分级管理"。从上海分税制财政体制14年的实践来看,这种"以收定支、收支挂钩、分级管理"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分配体制所强调的激励、效率在促进市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下一步整个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基本趋向是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地方分级财政。其目的在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实现地方财政职能。本文认为,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需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赋予省一级适度的调控权,二是体制确定力求规范,三是合理调节省以下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据此,本文就如何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地方税体系建设和地方税种划分、地方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迎秋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成就、难点和对策刘迎秋一、1993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成就199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更大成就的关键的一年。就财政体制改革来说,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财政包干、分灶吃饭到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英  
财税制度作为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在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实施减免税收、差别利率等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财政、税收双管齐下,构建财税联动机制,强化对生态工程和循环型经济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财税对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支持和调节功能,这将是未来我国财税在这方面改革的主导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宏宝  
分税制财政体制两个改革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财政理念,"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改革目标更多的是从整体上体现了社会与政府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改革目标则更侧重于政府间财政关系,并间接提供了解决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存在的"点菜"与"买单"间矛盾的经济途径。事权、财权、支出责任与财力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概念。事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也是政府保障个人偏好转换为集体偏好的权利;财权是社会对财富享有权的让渡,也是政府获得收入的权利;事权与财权本质上都是社会公众的意愿表达,政府权利则是这种意愿表达的实现形式,政府与社会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保证了"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持续性和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璟莉  
一、财政体制的核心指标:财政收入满足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轮改革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渐趋稳定。1994年财政分税制体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保持在稳定区间,财政体制改革对于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全国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保安  
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发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30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