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708)
2022(3187)
2021(3383)
2020(2961)
2019(6911)
2018(7424)
2017(14656)
2016(8107)
2015(9137)
2014(9406)
2013(9417)
2012(8813)
2011(7735)
2010(8128)
2009(7974)
2008(8326)
2007(7167)
2006(6738)
2005(6260)
2004(5552)
作者
(20920)
(17373)
(17156)
(16900)
(10831)
(8084)
(8052)
(6528)
(6415)
(6401)
(5714)
(5664)
(5631)
(5522)
(5460)
(5219)
(5104)
(5007)
(4996)
(4850)
(4634)
(4160)
(4085)
(3990)
(3958)
(3931)
(3906)
(3884)
(3469)
(3399)
学科
(29057)
经济(29015)
管理(25454)
(23814)
(23220)
(18271)
企业(18271)
(14635)
中国(13476)
财政(13144)
方法(11824)
数学(10838)
数学方法(10780)
(10523)
(10125)
(9647)
(9461)
财务(9457)
财务管理(9413)
(9223)
银行(9214)
企业财务(8952)
(8751)
体制(8664)
制度(8320)
(8320)
(6920)
税收(6639)
(6577)
(6467)
机构
大学(110293)
学院(109717)
(49469)
经济(48441)
管理(39785)
研究(37917)
(36988)
中国(32935)
理学(32790)
理学院(32490)
管理学(32187)
管理学院(31977)
财经(23992)
(23729)
(21529)
(19566)
科学(19125)
(17371)
财经大学(17315)
中心(16586)
研究所(16531)
北京(16197)
经济学(15822)
经济学院(14316)
(13669)
师范(13593)
(13549)
(13442)
(13142)
财政(11834)
基金
项目(56924)
研究(46914)
科学(43591)
基金(39868)
(32900)
国家(32572)
社会(29216)
社会科(27640)
社会科学(27632)
科学基金(27113)
教育(22125)
(21240)
编号(20797)
基金项目(20725)
成果(19325)
(17569)
资助(16833)
自然(14615)
课题(14344)
自然科(14183)
自然科学(14177)
(13995)
自然科学基金(13896)
(13750)
项目编号(13040)
重点(12538)
(12537)
教育部(12420)
(12026)
国家社会(11916)
期刊
(61930)
经济(61930)
研究(44795)
(32754)
中国(26511)
(16343)
金融(16343)
管理(15514)
教育(14504)
财经(12795)
(12167)
学报(11833)
经济研究(10996)
(10944)
科学(10938)
大学(9970)
业经(9534)
学学(9036)
问题(8844)
技术(8548)
(8416)
财政(8416)
(8067)
会计(7817)
农业(7553)
理论(6999)
(6806)
财会(6658)
国际(6233)
改革(6219)
共检索到190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少强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在刺激投资、拉动消费、促进出口、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特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但随着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资金分散、效率偏低、地方配套压力大、监督成本高,甚至催生腐败等。对此,有意见认为:应取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或是转化为一般性转移;还有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锷  龚海峰  胡淑云  汪斌  
财政转移支付对促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平衡地区之间财力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转移支付制度作用发挥较好的时期,由于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比较好的实现中央的计划目标,促进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相反,可能导致中央政府无法实现对地方经济的调控,导致政府间利益冲突加剧,造成资源浪费、效率降低,不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万慧  
本文对2009年以来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从三种口径进行了辨析,指出不同口径下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当前转移支付结构仍然是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申了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改革的约束条件仍然成立,并对转移支付的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希明  
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存在诸多弊端。目前学界对于专项转移支付改革的方向集中为两点:一是放宽或取消资金使用限制,让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需要自由安排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即将专项转移支付归并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二是尽可能减少按项目申报和审批分配资金,改按因素法分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匡导球  
构建和谐社会,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公平。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为此,要加快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步伐,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义芳  熊波  
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由体制补助、税收返还、专项补助、结算补助等多种形式构成,1995年又实行了过渡期转移支付(2002年后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总的来看,现阶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总量持续增长。1995年中央的各类转移支付总额为2530亿元,到2005年已增长到11483亿元,为1995年的4.5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  
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数额的增加,也暴露出了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不规范、项目缺乏严格限制、资金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面对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双重压力,客观上也要求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一是加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整合。加强一般性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统筹力度,对于两者同时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应该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统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永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虽然对财政深化改革做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内容,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厘清,包括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财政改革目的是什么,财政改革进路和次序选择,等等。而这些问题要比武断式确定改什么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问题决定着改革方向和改革影响。本文基于国家治理与国家管理的比较,分析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理应扮演的角色和实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功能实现需要的财政改革逻辑,最后基于我国现实,讨论了财政改革为何将转移支付作为其切入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近年来,关于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方式改革的讨论日益激烈。一般性转移支付侧重于"公平",具有财力均衡特点,但贯彻落实上级政府施政意图的功能较弱;专项转移支付侧重于"效率",可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存在项目设立过多、结构不尽合理、审批程序复杂、执行进度慢、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如何扬长避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少强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不是抽象的口号,而应接足地气,并具体落实到各级政府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之中。要结合政府事权的内在属性和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使用效果,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分类改革。1.下放政府事权,并将相应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转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专项转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齐云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我国应采取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但现阶段,鉴于我国一直采用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形式,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转移支付目前应着重解决纵向非均衡问题,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之法律化、弹性化,增加透明度,减少随意性,逐步健全单一纵向转移支付。而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与完善的分级财政体制一样,都应是比较长期的目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GDP的高速增长,近几年中央逐步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规模之大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任何一种制度的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其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建立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经成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刘书文  陈斯瀚  潘书兰  
分税制改革实施的20年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分配方式逐步完善,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政府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但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环境不断变化,制度异化问题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分析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和特点,主要阐述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制度异化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助推我国财税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转移支付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运行,形成了体制性、财力性、专项性三大类转移支付形式,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纵观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现况,凸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较浓重的过渡性色彩。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明显存在着"包干制"的痕迹,如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留存的"地方上解"、"两税"增长返还,2002年新增的所得税基数返还,以及2009年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这种保地方既得利益基数、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谭君  文超  
在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中,体现中央政策意图的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过高,而最具均等化效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过低,这要归因于财政分权所导致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激励结构的差异。现有体制无法消除这种激励结构的差异,中央政府对专项转移支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所采取的还是等级制的办法,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是消除地区间财力不平衡的发展方向,这有赖于一系列的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