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9)
2023(16856)
2022(14843)
2021(14037)
2020(12064)
2019(28050)
2018(28089)
2017(54581)
2016(29980)
2015(33992)
2014(34246)
2013(33949)
2012(31501)
2011(28451)
2010(28453)
2009(26528)
2008(26222)
2007(23310)
2006(20107)
2005(17824)
作者
(90425)
(75496)
(75095)
(71577)
(47654)
(36626)
(34208)
(29794)
(28432)
(27012)
(25487)
(25342)
(23942)
(23862)
(23472)
(23447)
(23349)
(22383)
(21715)
(21635)
(18987)
(18594)
(18567)
(17101)
(17093)
(16825)
(16784)
(16759)
(15444)
(15115)
学科
(119052)
经济(118918)
管理(84815)
(81986)
(66943)
企业(66943)
方法(58150)
数学(51156)
数学方法(50494)
(33608)
(31971)
中国(31130)
(27939)
业经(25293)
地方(23740)
(23006)
(22679)
贸易(22668)
(22017)
农业(21941)
(20628)
财务(20547)
财务管理(20496)
企业财务(19270)
(18904)
理论(18837)
(18462)
银行(18379)
环境(18146)
技术(17618)
机构
大学(435365)
学院(434444)
(169309)
管理(167547)
经济(165555)
研究(146390)
理学(145321)
理学院(143632)
管理学(140862)
管理学院(140100)
中国(107941)
科学(95552)
(93257)
(81738)
(78188)
(76390)
业大(71620)
研究所(70015)
中心(66289)
农业(65025)
(63506)
财经(63032)
北京(58652)
(57162)
(56240)
师范(55613)
(52501)
(51431)
经济学(50719)
技术(47060)
基金
项目(296206)
科学(229794)
基金(212781)
研究(209515)
(188532)
国家(187042)
科学基金(157745)
社会(128135)
社会科(121278)
社会科学(121242)
(116974)
基金项目(113310)
自然(106266)
自然科(103705)
自然科学(103676)
自然科学基金(101787)
(99317)
教育(96623)
资助(88915)
编号(85857)
成果(69136)
重点(67456)
(64709)
(63112)
(60539)
课题(59213)
科研(57713)
创新(56658)
计划(56519)
大学(54356)
期刊
(181512)
经济(181512)
研究(121543)
学报(77729)
中国(76717)
(74133)
科学(67780)
(60371)
管理(59593)
大学(56725)
学学(53829)
农业(51243)
教育(43444)
技术(37564)
(34633)
金融(34633)
业经(30755)
财经(30306)
经济研究(28899)
(27335)
(25851)
问题(24674)
(21885)
图书(21252)
技术经济(21143)
理论(20892)
科技(20529)
业大(20308)
统计(19839)
资源(19747)
共检索到622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翔  柯新利  
随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抬升,大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受阻下降,效益和增收的空间受到挤压,有必要通过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本文对1990-2015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种植总成本及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索这段时间我国粮食种植生产各项成本的变化规律及粮食生产模式的转变情况,分析三大粮食作物总成本及结构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稻谷的技术进步效应对成本的降低作用要高于小麦和玉米,但效率提升对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较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进一步深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推进小麦、玉米机械作业等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避免,可以尝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如套种)、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等来增加土地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常明  王西琴  贾宝珍  
在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分布日益不平衡的背景下,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战略需要。本文运用投入导向型DEA和面板Tobit模型,探究了2008—2017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灌溉用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高提升空间,其中稻谷和小麦在研究期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玉米则呈现倒"U"型趋势。空间分布方面,玉米各主产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基本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问题为效率值波动较大;而稻谷和小麦主产区中,华南双季稻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及增长幅度较低。进一步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资源环境的变化更易驱动玉米灌溉用水效率;现有节水灌溉条件下农田水利设施对不同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的驱动方向和作用程度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对3种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大驱动力。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粮食水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艺颖  刘春力  
陕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收益与农民收入直接相关,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现状,以小麦、玉米为例探究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收益,并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实施了多项惠农政策,粮食作物生产仍表现为成本高,收益低,农民播种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面临形势严峻,但陕西省粮食生产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该文还提出了提高农民耕种积极性、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化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生产成本收益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奇峰  张海林  陈阜  
从农作制分区角度,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东北农作区种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情况,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法探讨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要作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985-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比重的减少和大豆种植比重的增加,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各农作亚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结构。主要粮食作物空间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形成了各自主要的生产区域。主要变化为:水稻和玉米种植区域增加,小麦种植区域大幅缩减,大豆种植范围重心北移和种植区域增加。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因素共同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而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是种植结构变化的内在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成方  史建民  
该文依据1998~2011年山东省粮食种植成本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及贡献率分析方法,对粮食种植实际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实证分析。敏感性分析表明:山东省玉米实际生产成本对机械作业费最敏感,其后依次为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及有效灌溉面积。小麦实际生产成本亦是对机械作业费最敏感,其后依次是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化肥施用量。贡献率分析一致表明:山东省玉米、小麦各影响因素对粮食种植成本的贡献率均依次为机械作业费、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及有效灌溉面积。最后,针对山东省粮食种植成本的影响因素,提出抑制粮食种植成本过快上涨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扬  李涵  赵正豪  
[目的]农业碳排放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我国省际间农业碳排放的相对均衡发展,对加快农业生产中“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1991—2019年粮食作物农用物质投入等统计数据,运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测算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农业碳排放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检验我国农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1)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整体稳定,播种区域逐渐向粮食主产区集中;(2)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下降,化肥、柴油是主要碳源,碳排放量、碳源及碳排放强度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差异明显;(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增加对农业碳排放量有明显增进作用,农业效率提高和农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则促进农业碳排放量增长。[结论]应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化化肥、农药、柴油等化学生产要素投入科学标准和使用技术,提高使用效率;实施碳排放补贴政策,建立碳排放区域间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成方  史建民  
该文依据1998~2012年山东省粮食种植成本资料,运用时间序列Holt-Winters无季节型模型及趋势——ARMA模型构成的计量经济组合模型,对2013~2017年山东省粮食种植单位面积实际生产成本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山东省粮食种植每公顷实际生产成本将持续加速增长,玉米将以年均增长9.48%的速度由2013年的5 913.30元提高到2017年的8 495.25元;小麦将以年均增长8.79%的速度由2013年的7355.55元提高到2017年的10 305元。成本高、加速增长将成为2013~2017年山东省粮食种植单位面积实际生产成本变动的主要特征,成本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制约粮农种植收益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克强  
本文依据稻谷、小麦、玉米在1984~2007年间的可比成本收益数据,分别对各自亩均实际收益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展开协整分析。研究发现:提高粮食价格是促进粮农增收的关键因素,提高粮食单产也是促进粮农增收的重要因素,而物质与服务费的稳定增长是阻碍粮农增收的主要因素;测算表明,此间粮食价格和物质与服务费二者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应健全市场导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应通过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促进粮食单产水平的稳定提高,应采取多种有效政策措施切实稳定和降低粮食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研究区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2007年间,第四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7~2014年第四、五积温带新兴玉米面积猛增到17.4万hm2,且有继续北扩趋势,并推动大豆北扩东移,2014年大豆在粮食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较2000年减少27个百分点。[结论]新玉米品种的推广和作物种植比较收益是影响大豆传统产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明正  
本文基于1990-2013年的国际数据,将玉米、小麦、稻谷、大豆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构造出口产出弹性指标评价四个粮食品种国际市场和中国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可依赖程度。研究发现:玉米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品种,2002年以来产量增速较快,但玉米贸易量增长慢于产量增长。玉米的消费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加工,生物能源的发展及发展中国家肉食消费增加导致了玉米需求的增长。从出口产出弹性来看,中国玉米进口来源国中的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印度、老挝、俄罗斯、南非和乌克兰可依赖程度高。中国应当增加从上述国家进口玉米,有利于降低玉米进口风险,同时增加"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合作内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伦  刘某承  闵庆文  田密  张永勋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文化价值。近年来,以粮食产量增长为导向的农耕技术和作物品种单一化趋势,给哈尼梯田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和食品安全问题。论文以农户生产行为作为切入点,从主要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耕地资源特征、村落发展类型、农户的家庭特征与资源禀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哈尼梯田地区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调查涉及的41.23 hm~2有效耕地中,按种植总面积排序,杂交稻、玉米、水果类作物位居前三。2)本地传统粮食作物——梯田红米,种植总面积和户均种植面积远小于经济效益较高的杂交稻和兼有饲料用途的玉米。同时,农户倾向于将其种植在质量较差、海拔较高的耕地上。3)作物的经济效益和耕地海拔及质量对替代性作物(如杂交稻和红米)的种植选择影响较大;个体农户层面上,农户特征与资源禀赋在不同程度上对不同作物的种植选择产生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伦  刘某承  闵庆文  田密  张永勋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文化价值。近年来,以粮食产量增长为导向的农耕技术和作物品种单一化趋势,给哈尼梯田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和食品安全问题。论文以农户生产行为作为切入点,从主要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耕地资源特征、村落发展类型、农户的家庭特征与资源禀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哈尼梯田地区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调查涉及的41.23 hm2有效耕地中,按种植总面积排序,杂交稻、玉米、水果类作物位居前三。2)本地传统粮食作物——梯田红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