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5)
2023(3080)
2022(2819)
2021(2721)
2020(2353)
2019(5431)
2018(5769)
2017(12400)
2016(6637)
2015(7674)
2014(7623)
2013(8021)
2012(7589)
2011(6955)
2010(6965)
2009(6830)
2008(6902)
2007(6323)
2006(5847)
2005(5394)
作者
(19376)
(16257)
(15925)
(15375)
(10022)
(7535)
(7430)
(6072)
(6017)
(5739)
(5409)
(5204)
(5142)
(5038)
(5009)
(4868)
(4730)
(4664)
(4622)
(4572)
(4169)
(3983)
(3891)
(3797)
(3704)
(3543)
(3540)
(3444)
(3172)
(3107)
学科
(30625)
经济(30593)
管理(19229)
(19099)
方法(15820)
数学(14880)
数学方法(14825)
(13216)
企业(13216)
中国(10929)
(8767)
(8440)
(7276)
(7251)
贸易(7247)
(7150)
(6499)
银行(6488)
(6248)
业经(5154)
农业(5138)
(5091)
金融(5090)
(4982)
财务(4977)
财务管理(4966)
(4653)
(4546)
(4508)
企业财务(4342)
机构
大学(104126)
学院(102432)
(49205)
经济(48333)
管理(38730)
研究(33455)
理学(32813)
理学院(32533)
管理学(32142)
管理学院(31967)
中国(28344)
(24984)
(22093)
财经(19790)
(17940)
科学(17590)
(16945)
经济学(16599)
经济学院(15199)
中心(15075)
研究所(14951)
财经大学(14791)
(14770)
北京(14575)
(14513)
业大(12938)
(11685)
(11587)
农业(11541)
(11523)
基金
项目(58755)
科学(45941)
研究(44441)
基金(43533)
(37152)
国家(36880)
科学基金(30910)
社会(29349)
社会科(27973)
社会科学(27969)
基金项目(22227)
(20868)
教育(20004)
资助(19237)
编号(18515)
自然(18306)
(18055)
自然科(17850)
自然科学(17845)
自然科学基金(17531)
成果(15667)
(14355)
重点(12755)
国家社会(12633)
(12610)
教育部(12521)
人文(12153)
课题(11936)
社科(11668)
(11637)
期刊
(53109)
经济(53109)
研究(33636)
中国(18132)
(18073)
管理(14187)
学报(13154)
(12467)
(12447)
金融(12447)
科学(11709)
大学(10409)
财经(9953)
经济研究(9661)
学学(9405)
农业(8684)
(8590)
技术(8569)
业经(8439)
问题(8055)
(7298)
教育(7108)
理论(7056)
图书(6497)
实践(6369)
(6369)
技术经济(6018)
统计(5988)
国际(5836)
商业(5742)
共检索到158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臻  李平  
谷物是居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其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产品价格以及农民的增收情况。本文试从当前我国谷物生产成本的波动现状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当前影响谷物生产成本波动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家清  陈伟  张智敏  王仁祥  
文章基于三大需求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分别建立广义条件异方差双门限自回归模型(DTAR-GARCH),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模型参数,并考察了贡献率的非线性波动特征。结果显示:三大需求贡献率都存在两体制转变和大幅度非线性波动的特征,投资贡献率波动最大,净出口次之,消费最小。而且,三大需求贡献率都存在门限效应,反映了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控制条件。建议政府部门把握门限控制条件,以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家清  陈伟  张智敏  王仁祥  
文章基于三大需求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分别建立广义条件异方差双门限自回归模型(DTAR-GARCH),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模型参数,并考察了贡献率的非线性波动特征。结果显示:三大需求贡献率都存在两体制转变和大幅度非线性波动的特征,投资贡献率波动最大,净出口次之,消费最小。而且,三大需求贡献率都存在门限效应,反映了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控制条件。建议政府部门把握门限控制条件,以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征  毕研  刘健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计提分别包含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者对社会整体CPI的贡献具有不同的权重影响。本文以1978-2011年间我国社会整体CPI及分别计提的城市和农村三组消费价格指数为实证数据样本,构建城市及农村消费价格波动对社会整体C P I传导机制的二元作用线性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城乡消费价格指数传导的经济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英浚,李成红,徐勇,何思孝,张大夫,田春志  
石油生产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冯英浚李成红徐勇大庆石油管理局何思孝张大夫田春志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科技进步作用的一项重要指标。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地下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石油产量必然存在自然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这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新建  房俊峰  谢姝琳  
文章以我国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建立包含知识生产部门的动态投入占用产出表(DIOO),分析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蔡伟  肖亚超  
文章利用1981~2012年统计数据,把外需分为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两部分,分别考察各自历年的进口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影响。本文利用小样本因果关系检测来确定各经济变量对GDP的因果关系,以及变量之间自身的因果关系,据此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模型表明:整体来看,在2005年以前,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度是超过其他贸易进口贡献度;在2005年之后,其他贸易进口的贡献度大于加工贸易进口。加工贸易出口和其他贸易出口持相反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秋霞  杨妍妍  高齐圣  
文章利用邹突变点检验对我国1990-2006年的农业数据非为两个阶段,并针对每阶段建立协整模型以避免伪回归问题,进而由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计算各自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得到前后两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7.69%和42.83%,最后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瑞  丁日佳  
技术进步的难以度量性决定了很难确定技术进步对节能变化的贡献率。文章在计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节能量与节能率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进步对节能贡献率的理论测算方法,从而估算了技术进步对中国节能率的贡献。结论认为节能与能源效率两者的涵义一致,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的机理是通过一切广义的技术手段与措施使每新增加的单位产出所需求的能源量减少;节能率与人均资本增长率成正比,与人均能源消耗增长率成反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节能率的贡献为65.8%,技术进步显著地提高了能源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农业部科技司 1 997年 1月 2 3日发出了“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 ,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应用这一方法 ,测得我国“九五”期间 ( 1 995-2 0 0 0年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已达到 45% ,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2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亚运  
考虑到当前海洋科技贡献率研究文献存在固定资本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的确定方法不合理以及忽略固定资产投资与劳动力投入产出的延迟效应等问题,文章基于固定资本投入增长率平稳的假定条件下,推导出基期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可以采用当期的固定资产投入量除以基期前n年(折旧期)的年均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率与折旧率的和来近似测量,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提出带有延迟效应的索洛余值法来测算我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2001年,我国海洋固定资本投入存量约为12731亿元;海洋资本投入和涉海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均存在1年延迟效应;2009—2017年我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3%,与2001—2008年的海洋科技贡献率相比没有明显提高,涉海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8%下降到1%;目前,我国海洋科技贡献率与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瑞  丁日佳  
技术进步的难以度量性决定了很难确定技术进步对节能变化的贡献率。文章在计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节能量与节能率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进步对节能贡献率的理论测算方法,从而估算了技术进步对中国节能率的贡献。结论认为节能与能源效率两者的涵义一致,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的机理是通过一切广义的技术手段与措施使每新增加的单位产出所需求的能源量减少;节能率与人均资本增长率成正比,与人均能源消耗增长率成反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节能率的贡献为65.8%,技术进步显著地提高了能源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旭东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刘延风  
本文在介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并对"八五"期间全国及各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实际测算。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帮喜  赵文睿  
本文对全劳动生产率(TLP)的提出、发展与测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之后在理论层面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和TLP进行了对比,并以CIP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1—2010年中国37个行业的TLP增长率和TFP增长率,比较发现,不同方法测算TFP增长率所得结果在具体数值和分布上均有较大差异,并且数据间隔时长或缺失时长的增加会导致TFP增长率的低估;而TLP的测算是以全劳动量的计算为基础,其绝对数值不会随着方法的选择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而产生较大差异,因此结果更为稳健。除此之外,本文具体分析了通过CIP数据测算所得的1981—2010年37个行业的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8个行业大类对TLP增长的贡献率,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