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4)
2023(10647)
2022(9185)
2021(8298)
2020(7343)
2019(16659)
2018(16435)
2017(32448)
2016(17846)
2015(20106)
2014(20145)
2013(20175)
2012(18989)
2011(17412)
2010(17602)
2009(16640)
2008(16599)
2007(15203)
2006(13335)
2005(11916)
作者
(56625)
(47463)
(47140)
(44998)
(29666)
(22807)
(21681)
(18659)
(17548)
(16712)
(15989)
(15606)
(15071)
(14981)
(14774)
(14685)
(14641)
(14000)
(13697)
(13651)
(12089)
(11594)
(11573)
(10855)
(10615)
(10531)
(10481)
(10436)
(9533)
(9530)
学科
(74824)
经济(74741)
管理(49626)
(49189)
(37625)
企业(37625)
方法(36733)
数学(32894)
数学方法(32656)
(21797)
中国(20937)
(19719)
(17711)
贸易(17707)
(17231)
(15980)
业经(15536)
(15351)
农业(14329)
(13404)
银行(13340)
(12741)
地方(12700)
(11966)
金融(11964)
(11524)
财务(11507)
财务管理(11473)
环境(11166)
(10861)
机构
大学(272413)
学院(270845)
(113759)
经济(111555)
管理(101059)
研究(93572)
理学(87610)
理学院(86579)
管理学(85198)
管理学院(84701)
中国(70168)
科学(59476)
(56990)
(55614)
(52271)
(49956)
业大(45815)
研究所(45672)
农业(44797)
中心(42316)
财经(42217)
(39738)
(38184)
北京(35752)
经济学(35356)
(33868)
师范(33390)
(32687)
经济学院(32392)
(31438)
基金
项目(178252)
科学(138091)
基金(129260)
研究(123012)
(115583)
国家(114628)
科学基金(95543)
社会(78460)
社会科(74389)
社会科学(74362)
(69697)
基金项目(69107)
自然(63313)
自然科(61830)
自然科学(61804)
自然科学基金(60743)
(59684)
教育(56490)
资助(52700)
编号(48917)
重点(40721)
(39700)
成果(39392)
(38427)
(36949)
科研(35162)
计划(34970)
创新(34673)
课题(33454)
教育部(33193)
期刊
(121677)
经济(121677)
研究(76230)
学报(50544)
(49242)
中国(46488)
科学(43015)
(38804)
大学(36434)
学学(34736)
管理(34248)
农业(32958)
(24922)
金融(24922)
教育(22390)
经济研究(20939)
财经(20927)
业经(20808)
技术(20234)
(17951)
(17544)
问题(17146)
(15176)
商业(14857)
(13909)
技术经济(13819)
理论(13437)
统计(12889)
业大(12797)
国际(12732)
共检索到390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蓉  傅新红  
本文利用1985~200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物供需平衡表中谷物消费数据,分析了我国谷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谷物消费总量增长放缓,人均消费量趋于下降,其中,食用谷物消费总量和人均量均出现下降;饲料谷物消费总量缓慢上升、人均量则趋于稳定;收入水平、城镇化等因素对谷物消费有显著影响。目前,我国人均谷物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出现了由正转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涛  丁云龙  
利用LMDI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1995—2006年能源消费密度的变动趋势进行分解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共同促进了能源消费密度的下降。2000年之后,受结构效应由负转正和技术效应影响减缓的双重影响,能源消费密度近几年出现了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的重工业化趋势,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逐渐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不足及其在国际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等是造成这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扭转这一趋势的政策取向在于促进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逐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发挥节能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莹  肖海峰  
羊绒作为重要纺织原料,是农牧户主要收入来源,其价格的波动对羊绒加工企业和农牧户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我国羊绒交易市场的定基价格指数和羊绒主产地区的收购价格来综合分析羊绒价格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半羊绒的供给、需求和流通方面,深入探讨影响我国羊绒价格的主要因素,并就稳定我国羊绒价格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本波  
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指标,也是对就业形势进行判断和预测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十一五"时期的就业形势进行预测和判断,进而从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出发,提出了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战略框架和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吉超  
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取决于实际平均工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两者又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可知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包括所有制结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以及工会的力量。根据调整后的资金流量表数据计算的结果显示,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56.62%下降至2013年的50.86%。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与实际人均GDP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负相关,与公有制经济占比和工会的力量正相关。可以通过提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工会组织的作用等措施提高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菲  宁小慧  
近十几年,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计算了1997-2010年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城镇基尼系数,并对其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将基尼系数变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计量模型对第三阶段即现阶段影响基尼系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有一系列因素对基尼系数的变动起着重要作用,如个人可支配收入、财政支出等因素,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雪琪  赵彦云  范超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习惯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克服了消费总量分析中产品维度上的"加总谬误"。实证研究表明:1人口年龄结构显著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儿童对文教娱乐、老年人对居住和医疗消费需求较强;2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较强的惯性,消费习惯和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最为关键的因素;3在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实际利率和控制房价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将呈现稳中有变、趋向享受型消费的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本文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引致的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并采用结构分解法分析了包括居民部门行为因素和生产部门行为因素在内的七大因素对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呈较快增长趋势,是中国碳排放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民消费碳排放主要来源于非化石能源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所造成的间接排放,其中绝大部分又来自城镇居民的消费活动。结构分解分析显示,样本期内,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主要由能源产品及非能源产品与服务消费规模的增长造成,能源强度降低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有效抑制其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生产部门能源使用结构的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姜磊  
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并运用1996-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一个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巨大就业压力、不断提高的劳均资本和人力资本、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缺位。该结果对不同的模型设置和样本选择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就业压力和劳均资本对劳动分配比例的负面影响在低发展水平组更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麻丽平  霍学喜  
本文选取1981~2010年间的国际低酸苹果汁等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Johansen协整检验,分析低酸苹果汁出口量、浓缩苹果汁出口量和价格、鲜食苹果出口量和价格对低酸苹果汁价格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低酸苹果汁价格与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长期相互关系,而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鲜食苹果的出口量及价格。此外,结合1991~2010年我国苹果汁出口状况,我国低酸苹果汁出口量近年来稳定增长的趋势,结合浓缩苹果汁价格变化情况,分析我国低酸苹果汁出口与国际低酸苹果汁价格之间的关系,围绕提高我国低酸苹果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本文首先运用Ravallion基本需求成本法测算了中国转型时期(1986~2000年)城镇贫困线水平,并用Foster系列贫困指数测度了转型期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最后,我们实证分析认为,城镇贫困状况恶化的原因与转型期间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相联系,即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失业率、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上升是城镇贫困恶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刘洪钟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汇率变化对于贸易条件无显著影响,出口商品结构、FDI和关税水平对贸易条件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继良  徐荣华  关冰  张奇  
本文通过对江苏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提出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在数学意义上具有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但下降阶段还不能确证,其内部三大区域收敛有较大区别。外商直接投资和社会事业投入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大多数的经济增长因素、间接分配因素与经济干预因素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继续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增加科教文卫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并修正包括教育等公共资源在城乡分布的不均衡,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腊生  关敏芳  李萍  
本文通过在经典消费跨期替代模型中引入财富代际传承因素,构建了适合我国居民"家庭精神"的中国式消费跨期替代选择模型,以我国1978—2008年的相关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分别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家庭财富传承偏好进行了估计,并对我国居民的消费选择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农村居民外,中国式消费跨期替代模型能够得到实践的证实,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选择存在明显的差别。最后,依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仲常  谢小丽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能源消耗量不断攀升的同时,GDP能源消耗强度却呈下降态势。本文对这一下降趋势的原因作了解释。首先采用因素分析法分解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贡献,结果显示效率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起着主要作用,结构份额中的第一产业降低了能源消耗强度,二产重型化提高了能源消耗强度,二者抵消,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贡献不明显;进一步对影响能源消耗强度中的效率份额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外开放程度和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水平提高是导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使中国的能耗强度仍然处于偏高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