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5)
- 2023(11722)
- 2022(10383)
- 2021(9676)
- 2020(8032)
- 2019(18946)
- 2018(19071)
- 2017(37698)
- 2016(20498)
- 2015(23183)
- 2014(23614)
- 2013(23563)
- 2012(21579)
- 2011(19589)
- 2010(19528)
- 2009(17872)
- 2008(17414)
- 2007(15393)
- 2006(13664)
- 2005(12115)
- 学科
- 济(85010)
- 经济(84921)
- 管理(62153)
- 业(56707)
- 企(46984)
- 企业(46984)
- 方法(41476)
- 数学(36621)
- 数学方法(36246)
- 中国(22950)
- 农(21924)
- 财(21031)
- 学(17878)
- 业经(17839)
- 环境(16964)
- 制(16538)
- 地方(15864)
- 贸(15640)
- 贸易(15631)
- 易(15174)
- 和(14303)
- 银(14149)
- 银行(14111)
- 农业(13943)
- 行(13485)
- 融(13267)
- 金融(13266)
- 务(13223)
- 财务(13161)
- 划(13150)
- 机构
- 大学(301456)
- 学院(298761)
- 管理(122979)
- 济(121235)
- 经济(118586)
- 理学(106282)
- 理学院(105195)
- 管理学(103599)
- 管理学院(103084)
- 研究(97823)
- 中国(74053)
- 京(64473)
- 科学(59685)
- 财(56679)
- 所(48815)
- 财经(45783)
- 农(45192)
- 研究所(44254)
- 业大(44097)
- 中心(43997)
- 江(41875)
- 经(41481)
- 北京(41235)
- 范(38186)
- 师范(37888)
- 经济学(35898)
- 院(35575)
- 农业(35460)
- 州(34635)
- 财经大学(34116)
- 基金
- 项目(201478)
- 科学(157976)
- 研究(148324)
- 基金(145764)
- 家(126077)
- 国家(125084)
- 科学基金(107369)
- 社会(92348)
- 社会科(87558)
- 社会科学(87530)
- 省(78503)
- 基金项目(78261)
- 自然(70219)
- 自然科(68496)
- 自然科学(68479)
- 教育(67391)
- 自然科学基金(67232)
- 划(66156)
- 编号(61163)
- 资助(60574)
- 成果(48948)
- 部(44991)
- 重点(44505)
- 发(42638)
- 课题(41468)
- 创(41459)
- 创新(38692)
- 科研(38534)
- 教育部(38412)
- 人文(37854)
- 期刊
- 济(131790)
- 经济(131790)
- 研究(90304)
- 中国(51709)
- 学报(44461)
- 管理(44427)
- 科学(42087)
- 财(40879)
- 农(39600)
- 大学(33555)
- 学学(31501)
- 教育(30378)
- 农业(27943)
- 融(27547)
- 金融(27547)
- 技术(25721)
- 财经(22135)
- 业经(22020)
- 经济研究(20770)
- 经(18698)
- 问题(17703)
- 理论(16847)
- 技术经济(15606)
- 实践(15483)
- 践(15483)
- 图书(15422)
- 科技(14397)
- 商业(14212)
- 业(13921)
- 现代(13843)
共检索到432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永伟 穆东
基于我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ETS)2014—2015年面板数据,设计加权碳价格、价格稳定性、交易活跃度、配额松紧度、市场参与度等评价指标,继而构建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DEA评价模型并给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深圳、湖北和天津碳市场为DEA有效,上海、北京、广东和重庆碳市场效率值依次递减,且处于规模递增阶段;深圳碳价格水平及其稳定性最高,广东、湖北交易活跃度增长最快;试点碳市场普遍存在配额总量过剩、控排企业参与度偏低等运行"短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劬 钱崇斌 张荣光
2013年以来,我国相继在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所积累经验。以这7个试点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运行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能耗排放控制多个角度比较各市场的运行效率。结果表明,各试点在交易机制设计中的差异导致其运行效率的表现差异很大,很难在交易所的机制设计中达到多方兼顾的目标。因此应认识到我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复杂度,借鉴欧盟等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碳交易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锐意创新,逐步完善碳市场机制,提高碳市场运行效率,真正达到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的
关键词:
碳市场 机制设计 运行效率 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漆雁斌 张艳 贾阳
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重大。当前国际市场开展森林碳汇交易的主要模式是CDM(清洁发展机制),而我国作为主要的碳汇供应国,处于碳汇交易的底端,缺乏话语权。因此,我国有必要推进森林碳汇参与碳交易体系,从森林碳汇市场的参加主体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碳交易体系。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交易 机制构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越 王众 汤楠
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效率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高效运行,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克服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和分形市场假说的相关方法在测度碳市场效率中的缺陷,充分考虑碳交易市场的收益和风险,引入夏普比率(SR)并以其为测度指标,构建ARMA-GARCH模型对我国七个碳交易试点市场和欧盟碳交易市场(EU-ETS)的市场效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ARMA-GARCH交易策略计算了各碳交易市场的收益,并与长期持有策略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SR测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整体效率低于EU-ETS;在国内碳交易市场中,深圳和湖北的市场效率相对较高,而重庆碳交易市场的效率相对较低。为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出健全碳交易市场金融体制、形成合理的碳配额价格、在构建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差异等建议,同时也为碳市场的参与者提出了投资参考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煜君 田涛
碳交易所的成立能否改变企业的碳排放行为,进而提高试点省份的碳效率,是当前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早在2011年,碳排放权交易所试点工作已陆续启动,旨在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本文选取了6个试点省份碳交易数据,利用双重差分(DID,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研究试点省市碳交易所成立及成立后的碳交易是否提升当地碳效率,为我国碳交易所设立的经济效应分析提供实证支撑。本文研究表明:碳交易所正式启动显著削弱当地次年的碳排放,但其影响不久后消失;碳交易所的成立显著提升了省域的碳效率,金融深化、对外开放程度对试点省份碳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碳交易量在碳交易所成立后的长时间内对当地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碳交易所成立 碳交易量 碳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玉仙 尹海涛
在比较分析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文章从碳交易机制设计和市场运行两方面重点分析较为成功的上海试点。发现虽有证据表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单位产值能耗的大幅降低;但碳交易体系存在市场交易活跃程度较低的问题,会弱化其价格发现功能,继而影响降低碳减排成本的效果。通过总结上海的经验,文章对未来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玉仙 尹海涛
在比较分析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文章从碳交易机制设计和市场运行两方面重点分析较为成功的上海试点。发现虽有证据表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单位产值能耗的大幅降低;但碳交易体系存在市场交易活跃程度较低的问题,会弱化其价格发现功能,继而影响降低碳减排成本的效果。通过总结上海的经验,文章对未来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东滨 彭丽娜 陈晓红
针对我国区域碳市场多样性特点及运行效率不高问题,基于Swarm平台仿真系统模拟几种初始分配方式下具有不同行业分布特征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三方面衡量市场运行效率,并考察不同初始分配方式对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能耗行业聚集区域采用祖父制分配方式的碳市场流动性较高、波动性稳定且达到了弱式有效,为最优的分配方式;在高低能耗行业散布型区域及高能耗行业密集型区域,混合分配方式虽然提升了市场流动性,但市场均未达到弱式有效,而考虑转向拍卖方式则既能推动企业形成高效的生产模式,也有利于形成透明的碳配额市场交易价格,以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
关键词:
区域碳市场 分配方式 仿真模拟 市场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文远 肖晓程 王祯意
笔者利用DEA方法,结合CCR、BCC等模型,对2009年~2011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进行实证数据考察,分析其碳金融业务的运行效率,结论如下:从综合技术效率来看,样本银行的均值在考察期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起伏很小,但普遍技术效率值偏低,未达到有效的前沿面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公维凤 王丽萍 王传会 高仲芳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中国5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对象,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GARCH-BP组合模型分析了碳交易价格收益率的波动特征。结果显示:5个碳交易试点均存在波动聚集性的特征,且波动的持续性较长。5个碳交易试点中只有广东碳交易市场的收益率与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他4个试点均不存在风险溢价。广东碳交易价格收益率波动还存在非对称性,其他4个试点的非对称性均不显著。从波动特征看,广东碳交易市场发展程度最高。为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尽早实现,需要进一步健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调控体系、科学制定碳配额分配机制、完善碳交易市场价格调控机制、创新发展碳金融衍生产品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沛 梁栋
作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成效在当今我国面临碳减排及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18年间的279个地级市样本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核算了城市碳排放效率,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碳排放效率,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在东西部及非资源型地区更显著。机制分析则表明,低碳试点政策的政策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和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来发挥作用。区分东中西地区的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试点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合理化来影响碳排放效率,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则分别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作用。本文为加强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实现碳减排与经济发展双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红博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增长模式、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所以有必要对经济运行效率进行客观的评价。文章在构建经济运行效率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学中的信息熵方法进行权重确定,并用隶属度函数确定了模糊评价过程中的评价矩阵,对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信息熵 模糊数学 经济运行效率 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虹 余顺坤
在我国电力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委托-代理框架管理背景下的国家省级电网企业,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主要发展支柱,承担着电力市场开拓、电网建设、电力运行模式转变等重要业务,是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主体。如何对网省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一直是国家电网公司管控工作的重点,笔者尝试对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的C2R模型进行改进,构建超效率DEA评价模型,解决当出现多个有效决策单元时无法对其进行排序择优决策的问题,并应用于对网省公司的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企业绩效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希果 陈刚 付翔
近几年来,我国环保投资增长很快,但是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却不明显。通过运用“环保投资优先增长模型”,对我国环保投资的运行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投资所取得的治污效果相对于其自身的高速增长是不成比例的,其运行效率非常低效。
关键词:
环保投资 运行效率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