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8)
- 2023(12884)
- 2022(11299)
- 2021(10542)
- 2020(8839)
- 2019(20471)
- 2018(20659)
- 2017(40515)
- 2016(22176)
- 2015(25017)
- 2014(25374)
- 2013(25219)
- 2012(23244)
- 2011(21138)
- 2010(21193)
- 2009(19557)
- 2008(19184)
- 2007(17007)
- 2006(15202)
- 2005(13697)
- 学科
- 济(86481)
- 经济(86352)
- 管理(70182)
- 业(62738)
- 企(52669)
- 企业(52669)
- 方法(39317)
- 数学(34017)
- 数学方法(33667)
- 财(25111)
- 中国(24361)
- 农(23337)
- 制(21788)
- 业经(19780)
- 学(19685)
- 环境(17756)
- 贸(16335)
- 贸易(16325)
- 易(15915)
- 地方(15866)
- 银(15604)
- 银行(15562)
- 务(15362)
- 财务(15294)
- 财务管理(15260)
- 和(14998)
- 农业(14839)
- 行(14831)
- 体(14575)
- 企业财务(14467)
- 机构
- 大学(323454)
- 学院(320158)
- 济(128523)
- 管理(128233)
- 经济(125642)
- 理学(110360)
- 理学院(109188)
- 管理学(107516)
- 管理学院(106940)
- 研究(106028)
- 中国(80058)
- 京(69648)
- 科学(64255)
- 财(63354)
- 所(52997)
- 财经(49920)
- 农(48239)
- 研究所(47767)
- 中心(47445)
- 业大(47254)
- 江(46481)
- 经(45146)
- 北京(44724)
- 范(40893)
- 师范(40560)
- 院(38997)
- 经济学(38391)
- 州(37578)
- 农业(37266)
- 财经大学(37110)
- 基金
- 项目(214086)
- 科学(167741)
- 研究(158830)
- 基金(154960)
- 家(134289)
- 国家(133220)
- 科学基金(113853)
- 社会(98826)
- 社会科(93590)
- 社会科学(93567)
- 基金项目(82860)
- 省(82825)
- 自然(73703)
- 教育(72090)
- 自然科(71830)
- 自然科学(71816)
- 自然科学基金(70521)
- 划(69867)
- 编号(65468)
- 资助(63653)
- 成果(53754)
- 部(47563)
- 重点(47434)
- 发(45124)
- 课题(44751)
- 创(44155)
- 制(42300)
- 创新(41252)
- 科研(40927)
- 教育部(40883)
- 期刊
- 济(143692)
- 经济(143692)
- 研究(98362)
- 中国(59272)
- 学报(49085)
- 财(47813)
- 管理(47729)
- 科学(45702)
- 农(43374)
- 大学(37815)
- 学学(35556)
- 教育(34532)
- 融(29573)
- 金融(29573)
- 农业(29548)
- 技术(26770)
- 财经(24399)
- 业经(24126)
- 经济研究(22180)
- 经(20655)
- 问题(19506)
- 理论(17235)
- 图书(16096)
- 科技(15871)
- 实践(15786)
- 践(15786)
- 技术经济(15248)
- 现代(14900)
- 贸(14510)
- 业(14109)
共检索到472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漆雁斌 张艳 贾阳
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重大。当前国际市场开展森林碳汇交易的主要模式是CDM(清洁发展机制),而我国作为主要的碳汇供应国,处于碳汇交易的底端,缺乏话语权。因此,我国有必要推进森林碳汇参与碳交易体系,从森林碳汇市场的参加主体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碳交易体系。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交易 机制构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舒凯彤 张伟伟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进一步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与交易机制对碳汇市场建设和林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应以PPP模式丰富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以互联网化的碳汇交易进行森林碳汇的交易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完善碳汇计量与多元化融资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降低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加强森林碳汇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制。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市场 PPP模式 交易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舒凯彤 张伟伟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进一步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与交易机制对碳汇市场建设和林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应以PPP模式丰富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以互联网化的碳汇交易进行森林碳汇的交易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完善碳汇计量与多元化融资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降低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加强森林碳汇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制。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市场 PPP模式 交易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梅娟 何炯英 周畅 李婷
考察了森林碳汇的特有特征及由此带来森林碳汇会计确认的影响,并从森林碳汇会计确认时点、确认类型及确认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碳汇交易是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下产生的碳信用交易,其本质上是一项碳排放权交易;森林碳汇作为林木资产的衍生品,其会计确认方式应视产权关系而定,当两者权属一致时宜采用森林碳汇和林木资产整体确认方式,而当两者权属不相一致时适合采用单独确认方式;森林碳汇经营企业应基于碳财权权能进行会计确认,在会计确认时点上应以碳汇项目的签发环节作为判断依据,在确认类型上应确认为“投资性碳排放权资产”,在确认标准上可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此,森林碳汇会计规范应以产权保护为导向建立会计确认的逻辑框架,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的现行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关键词:
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 森林碳汇 会计确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佶贤 梁晨 陈文汇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5类环境规制工具作为调节变量,并以森林管理为中介变量,探讨在环境规制政策多元的背景下,我国森林碳汇增长的路径及机制。结果表明:(1)林业财政支持是促进森林碳汇持续增长的主因,森林管理在财政支持与森林固碳能力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2)在以提升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增汇路径中,正式的环境规制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公众参与型这一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发挥负向调节作用;(3)在以提升森林固碳能力为目标的增汇路径中,面向污染治理的市场激励型、面向生态保护的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发挥了一定作用。据此,应积极探索市场激励型的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重视并强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工作,以激发森林固碳潜力,保障森林碳汇稳定增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佶贤 梁晨 陈文汇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5类环境规制工具作为调节变量,并以森林管理为中介变量,探讨在环境规制政策多元的背景下,我国森林碳汇增长的路径及机制。结果表明:(1)林业财政支持是促进森林碳汇持续增长的主因,森林管理在财政支持与森林固碳能力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2)在以提升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增汇路径中,正式的环境规制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公众参与型这一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发挥负向调节作用;(3)在以提升森林固碳能力为目标的增汇路径中,面向污染治理的市场激励型、面向生态保护的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发挥了一定作用。据此,应积极探索市场激励型的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重视并强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工作,以激发森林固碳潜力,保障森林碳汇稳定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金蔚 刘冰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计划用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而这一过程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划高度同步。因此我国要特别注意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方式,与碳排放一样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森林还具有其他多重生态功能。应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国统筹、双轮驱动,研究构建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等生态功能。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生态补偿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一兵
当前,与林业相关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正在推进。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林地确权后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林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然而,相对显著的经济效益而言,其生态效益显现缓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无法调动林业经营主体种植生态林的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森林碳汇交易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新 程会强
以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把森林碳汇项目交易成本分为事前交易及事后交易成本,并细分为8项成本费用。通过分析各项交易成本的影响因子,建立了森林碳汇交易成本的函数关系式,并在交易成本框架下指出了森林碳汇服务项目交易过程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汇服务市场 交易成本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关路 张景静 张一宁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林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森林碳汇不仅可以通过吸碳释氧功能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建立与完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能够更好地盘活林业资产,解决林业生产经营的资金缺乏问题,为长期开展更大规模的森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搭建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健全与完善森林碳汇的相关机制,能更好地推动林业生产经营者的联合经营,实现互利互惠,最终促使林业生产与经营迈向规模化,实现更加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
关键词:
森林碳汇 集体林权 林业金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志雄
本文借鉴当前国际碳排放权和森林碳汇市场交易模式,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森林碳汇自愿交易模式和约束交易模式,并从市场交易要素、市场运行模式等方面对森林碳汇市场构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关键词:
碳交易 森林碳汇 市场构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梅娟 祖建新 沈月琴
碳交易情景下,森林碳汇将成为林业经营组织(如林业企业、国有林场等)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项重要生态资源,会计系统该如何对这一新型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这是作为核算和监督职能的会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森林碳汇内涵、林木资产会计、碳排放权会计、森林碳汇计量等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最后从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森林碳汇交易会计问题的研究进行述评与展望。
关键词:
碳交易 森林碳汇 会计核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伟 高锦杰 费腾
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立的基础和前提。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补偿与激励,林权制度改革进程决定了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应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从林权和森林碳汇交易的各个环节入手,明确林权流转和交易相关规定,确定森林碳汇生产标准、计量标准、认证标准和交易规则。理顺管理思路及相关交易的操作流程,尽量简化操作程序及审批时间,并建立严格的交易监管体系。在林权流转和交易以及森林碳汇交易机制运行的同时,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交易模式,推动林权改革与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协调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卫洪 王晓伟
森林碳汇是缓解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之一,森林碳汇交易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西部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蕴含丰富的森林碳汇。通过分析我国及各地区森林资源现状,探讨了西部地区森林碳汇供给潜力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西部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框架体系,并从森林碳汇持续供给角度建立了森林资源储备与碳汇持续供给的激励机制模式、林业现代化建设与碳汇产权和储量明晰的市场保障机制模式、森林碳汇公共产品供需平衡的政府宏观管理机制模式,系统阐释了各模式中的要素,提出了建设发展西部碳汇功能区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飞 沈月琴 祁慧博 刘梅娟
【目的】揭示减排企业购买森林碳汇的需求价格形成机制及政策影响因素,为调控和规范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价格走向、确保森林碳汇价格在有效引导相关利益各方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计算上海火电行业19家企业589个节能减排单位样本连续3年的平均单位边际减排成本,利用Benitez模型计算浙江省杉木人工林20年期碳汇项目年均单位固碳成本,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政策因素,采用罗宾斯泰因(Rubinstein)模型对基于企业减排需求的森林碳汇价格最终决定机制进行模型计算和模拟分析。【结果】上海火电行业19家企业589个节能减排单位平均单位边际减排成本为312. 66元·t~(-1),浙江省杉木人工林20年期碳汇项目年均单位固碳成本为217. 24元·t~(-1),以当前所假定的市场交易环境和政策条件,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应为234. 5元·t~(-1)。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对罗宾斯泰因模型各参数变化的敏感度模拟分析表明,森林碳汇总量不超过企业基准年排放量的抵扣比例如果由5%上升到15%,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将由234. 5元·t~(-1)上升到269. 1元·t~(-1);碳税率由1%上升到5%,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将由234.5元·t~(-1)上升到303.7元·t~(-1);企业社会责任系数由0.55上升到0.95,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将由234.5元·t~(-1)下降到227.3元·t~(-1);减排企业买方市场集中度由1/19上升到1,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将由234.5元·t~(-1)下降到218.1元·t~(-1)。【结论】森林碳汇总量不超过企业基准年排放量的抵扣比例、碳税率、企业社会责任系数和减排企业买方市场集中度等参数变化对森林碳汇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较为敏感,该结论不仅可为减排企业主体、森林碳汇供给主体自觉运用市场手段、制定森林碳汇市场价格提供新途径,也能为政府在市场框架内有效实施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