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0)
- 2023(3882)
- 2022(3144)
- 2021(2939)
- 2020(2437)
- 2019(5761)
- 2018(5999)
- 2017(12301)
- 2016(6571)
- 2015(7763)
- 2014(7927)
- 2013(8158)
- 2012(7874)
- 2011(7271)
- 2010(7621)
- 2009(7325)
- 2008(7310)
- 2007(6864)
- 2006(6474)
- 2005(5588)
- 学科
- 济(30493)
- 经济(30466)
- 管理(16948)
- 中国(15835)
- 业(12724)
- 方法(10878)
- 数学(9966)
- 数学方法(9934)
- 农(8810)
- 地方(8557)
- 企(7888)
- 企业(7888)
- 制(7313)
- 城市(6529)
- 银(6245)
- 银行(6242)
- 财(6133)
- 行(6058)
- 贸(5699)
- 环境(5696)
- 贸易(5693)
- 易(5534)
- 业经(5395)
- 发(5266)
- 农业(5162)
- 融(4875)
- 金融(4875)
- 城市经济(4750)
- 税(4350)
- 和(4297)
- 机构
- 大学(100810)
- 学院(100384)
- 济(42956)
- 经济(41723)
- 管理(35861)
- 研究(34969)
- 理学(29330)
- 理学院(28939)
- 管理学(28567)
- 管理学院(28363)
- 中国(28082)
- 京(23083)
- 财(22566)
- 科学(19341)
- 财经(17086)
- 所(16921)
- 中心(15786)
- 江(15772)
- 经(15338)
- 北京(15332)
- 研究所(14719)
- 范(14263)
- 师范(14179)
- 经济学(13657)
- 州(13163)
- 院(13043)
- 农(12589)
- 财经大学(12513)
- 经济学院(12427)
- 业大(11822)
- 基金
- 项目(57096)
- 研究(45026)
- 科学(44122)
- 基金(39525)
- 家(33158)
- 国家(32863)
- 社会(28394)
- 科学基金(27603)
- 社会科(26802)
- 社会科学(26795)
- 省(21779)
- 基金项目(21326)
- 教育(20589)
- 编号(19482)
- 划(18627)
- 成果(16698)
- 资助(15870)
- 自然(15858)
- 自然科(15388)
- 自然科学(15384)
- 自然科学基金(15051)
- 课题(14206)
- 发(13221)
- 部(12938)
- 重点(12580)
- 年(11646)
- 国家社会(11339)
- 发展(11212)
- 教育部(11087)
- 性(11068)
共检索到164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明亮 刘全諹 陈明霞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称《工作方案》),该方案要求在全国选择10个左右条件较好的,且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工作。"无废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将绿色循环发展作为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产生量 资源化利用 垃圾分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天义
在欲望之都纽约,有一位名叫Lauren Singer的25岁女孩儿,四年来累积的生活垃圾不到500克,每天只有0.34克,相比较世界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740克(世界银行2018年统计数据),Lauren垃圾产生量只有全球人均量的万分之4.6!拒绝购买带包装的食品、自己制作牙膏等日用品、
关键词:
温哥华 垃圾分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煦江 姜珊 何凌霄
为推进固体废物治理改革,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及探索区域绿色发展路径,文章以2016—2021年我国试点城市内沪深上市公司为处理组,采用PSM-DID方法进行准自然实验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地区,“无废城市”试点政策渐进提升了试点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和质量;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政府环境关注度在试点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该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更显著,对国有企业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高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和质量提升均更显著。文章为“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试点政策的推广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燕华 胡梦媛
本文基于“无废城市”建设方案进行文本分析,构建由14个评价元素组成的PEST评价体系,对武汉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开展PEST-SWOT定性评价和PEST-SWOT-AHP的量化评价,认为武汉市固体废物治理能力的优势和机遇态势较为突出,但是社会文化、技术模式和经济市场等存在严重的短板效应。结合四象限矩阵分析提出了未来提升武汉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措施的优先次序,认为近期最紧迫且重要的措施应是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做好武汉“无废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清废行动”实施力度,探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处置经营等新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聂伟 周明凤 娄嘉琪 经伯涛
介绍了"无废城市"的理念,指出完善汽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的规范回收对构建"无废城市"至关重要。以深圳市为例,通过对汽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的处置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实现汽车维修行业"无废城市"的有效途径,并从监管体系、法律法规、市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玉珠 高明
数字技术与固体废物管理融合发展,对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构建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通过哈肯模型考查数字技术应用与“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演化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区域协同差异。结果表明:“无废城市”建设是控制复合系统演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与“无废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阻碍复合系统向更高级的结构演化;在2012—2019年样本期间,我国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协同水平有所改善,但区域协同差异不断扩大并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孟凡永 蒋蕾
针对具有交互作用权重信息不完全已知,且评价值以直觉模糊数形式给出的动态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混合决策方法:前景理论+VIKOR法。首先,基于前景理论提出一种直觉模糊加权决策矩阵构造方法。其次,为求解未知权重信息,基于直觉模糊余弦相似性测度构建规划模型。同时,为对具有交互作用的评价信息进行融合,提出广义Shapley直觉模糊Frank-Choquet累积算子。最后,将新方法运用到“无废城市”建设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玉珠 高明
数字技术与固体废物管理融合发展,对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构建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通过哈肯模型考查数字技术应用与“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演化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区域协同差异。结果表明:“无废城市”建设是控制复合系统演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与“无废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阻碍复合系统向更高级的结构演化;在2012—2019年样本期间,我国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协同水平有所改善,但区域协同差异不断扩大并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智茂 纪云霞
2022年12月,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盐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理念,加快推进产业机构清洁化。本文基于盐城市2006—2021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检验了绿色金融对盐城市产业结构清洁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对盐城市产业结构清洁化有正向影响;绿色金融会通过政府影响、资金流动、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影响产业结构清洁化;控制变量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清洁化的影响均为正效应。
关键词:
无废城市 绿色金融 产业结构清洁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小斐 仇保兴 司思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在“双碳”战略背景下,2023年2月,上海市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分析了我国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了治理模式转型的建议:一是针对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的问题引入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完善综合治理体系;二是治理模式与技术手段的软硬件升级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三是基于以往解决城市垃圾管理问题只倚重终端垃圾处理技术的思路,强调了社区协同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结合国内外研究,梳理出“无废城市”垃圾管理以智慧社区为城市管理基本单元载体的网络合作模式,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智慧管控系统的网络关系。最后总结上海市以智慧社区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建设“无废城市”的经验。
关键词:
无废城市 垃圾分类 智慧社区 城市治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泽洲 官静 孙晓辉 李俊杰 张佳盛
在“无废城市”背景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提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水平,文章以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为例进行研究,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系统,并确定了31个熵指标,采用Brusselator模型和熵值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判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是否处于耗散结构。研究表明,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尚未达到耗散结构,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以促进系统的有序协调发展,实现耗散结构状态。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月
<正>“无废校园”(又称“无废学校”)是在建设“无废城市”中提出的“无废城市细胞”之一,是指学校将“无废城市”纳入课程设计,推动“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群体中渗透,推动学校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和安全处置,以期实现“校—家—社会”联动,促进学校成为构筑全社会建设“无废城市”的纽带。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幼儿园开展有目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邓荣荣
2010年,我国确定天津市、重庆市、深圳市、厦门市、杭州市、南昌市、贵阳市、保定市八个城市为首批低碳试点城市,鼓励试点城市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低碳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六年来,各试点城市碳排放规模与人均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未改变,但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增速较试点前均显著降低,试点后各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也呈持续下降趋势;各试点城市的碳减排绩效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普遍高于同类地区;各试点城市均已实现或基本实现其阶段性减排目标。总结试点城市的低碳发展经验,未来我国其他城市的低碳化发展应科学制定低碳发展规划、推进低碳发展相关机制建设、加快产业低碳化发展、倡导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因地制宜探索低碳发...
关键词:
低碳试点城市 建设成效 评价 经验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素春 聂鸣
以区域创新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套衡量创新资源集聚、流动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根据提炼出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创新资源集聚、流动和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基于分析结果,运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了创新资源集聚、流动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资源集聚和流动显著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创新资源集聚度高、流动性强的城市,创新建设水平一般也高;与创新资源集聚度相比,创新资源流动性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的相关性更强。要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必须同时实现创新资源的集聚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洪波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始终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但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人类都无法摆脱"生废"问题,而生产和消费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垃圾围城"正日益成为困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从"生废"走向"消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存在困境的同时,借鉴德国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指出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一种必然趋势;"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回收"势在必行,为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路径选择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应体现为源头减量化、处理无害化和利用资源化。
关键词:
垃圾 处理 减量化 无害化 资源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