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6)
2023(16001)
2022(13724)
2021(12926)
2020(11077)
2019(25489)
2018(25132)
2017(49973)
2016(26605)
2015(29593)
2014(29394)
2013(29096)
2012(27216)
2011(24351)
2010(24748)
2009(22850)
2008(22588)
2007(20154)
2006(17809)
2005(16045)
作者
(76148)
(63152)
(63068)
(60183)
(40751)
(30440)
(28856)
(24414)
(24210)
(23000)
(21494)
(21396)
(20368)
(20070)
(19921)
(19890)
(18670)
(18509)
(18504)
(18327)
(15739)
(15682)
(15506)
(14709)
(14359)
(14266)
(14192)
(13753)
(13012)
(12484)
学科
(109555)
经济(109420)
管理(78934)
(76166)
(61917)
企业(61917)
方法(52926)
数学(47486)
数学方法(46909)
(32587)
中国(30697)
(29584)
(25294)
(22283)
贸易(22269)
业经(22110)
(21683)
(21516)
银行(21472)
(20779)
(20539)
(20204)
金融(20203)
(20158)
财务(20087)
财务管理(20034)
企业财务(19155)
农业(19011)
地方(18443)
(16330)
机构
大学(378067)
学院(375322)
(160750)
经济(157544)
管理(145937)
研究(127237)
理学(124896)
理学院(123643)
管理学(121555)
管理学院(120860)
中国(101509)
(80430)
(79325)
科学(73668)
(64052)
财经(62835)
(61907)
中心(59556)
(57591)
(57259)
研究所(57244)
业大(53846)
经济学(50307)
北京(50221)
农业(48606)
财经大学(47004)
(46441)
(45969)
经济学院(45507)
师范(45433)
基金
项目(245431)
科学(194077)
基金(181286)
研究(177760)
(158494)
国家(157248)
科学基金(134903)
社会(114167)
社会科(108445)
社会科学(108414)
基金项目(93972)
(93422)
自然(87921)
自然科(85931)
自然科学(85899)
自然科学基金(84423)
教育(83068)
(79970)
资助(76741)
编号(70317)
成果(58047)
(56400)
重点(55266)
(51878)
(50651)
课题(49151)
教育部(48771)
国家社会(47902)
科研(47738)
创新(47459)
期刊
(173928)
经济(173928)
研究(115402)
中国(75620)
(63447)
学报(58117)
管理(56267)
(54609)
科学(53189)
大学(45159)
(44771)
金融(44771)
学学(42599)
教育(37514)
农业(36384)
技术(32720)
财经(32295)
经济研究(29186)
(27637)
业经(27262)
问题(23098)
(21226)
(19612)
统计(19314)
理论(19043)
技术经济(18687)
国际(18379)
(17147)
(17036)
实践(16973)
共检索到574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郝旭光  范红岗  周智丽  
已有的事后评价标准主要通过政策出台前后市场超额收益变化来判断,而鲜有对政策出台前后市场波动率的判断,由于降低股市波动率是我国政府监管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本文还对政策出台前后的股市波动率进行了评价。我们的分析表明:如果仅仅使用事件研究法,容易使人认为我国政府的监管政策是有效的,而事实上,这一结论恰恰表明我国股市的政策市特征;而从本文三次事件前后波动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政府股市稳定目标并没有实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玉莲  夏常源  
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进行了重大修订,并规定于2012年5月1日开始实施。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探讨创业板的退市新政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引发的连锁反应,利用经验证据实现对退市新政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管有效性的判断。结果发现,深交所退市新政的监管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郝旭光  
论文提出了证券监管有效性系统并分析了监管有效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增强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新的分析框架。要增强证券监管的有效性,需要正确的监管理念,合理的监管目标,目标和结果的一致,完善的证券市场监管法律法规,重视上市公司诚信,强调监管行为的针对性和证券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陶虎  
本文对中国证券业的价格规制和进入规制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指出现行监管措施并没有达到监管的目标 ,并据此提出了提高证券监管有效性的对策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工孟  高宁  
本文旨在探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处理行为是否会对公司股票的价格造成显著影响。我们分析了1999 ̄2001年我国证券市场违规处理事件的特征并对其市场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违规处理公告表现出负面反应,这与以往有关成熟市场违规处理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较为特殊的一点是,在上市公司违规处理事件中,公开谴责、警告和罚款的处罚方式均会为股票带来负的超常收益,但公开批评这一方式却几乎不会对市场产生任何影响。研究表明有3种违规行为对股票价格有显著影响,即夸大利润、对虚假陈述和信息披露违规。最后,回归结果显示在违规处理中,由上市公司最先公布、公开谴责的处罚方式、...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婷  杨永聪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祥  
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是有多重动机来执行管制的,因此需要通过实证的方法来分析监管的成本、效益。但是,由于管制制度自身的特点,使得事件研究法中内生性、噪音问题不好解决,因而,很多研究采用横截面数据或寻找不受监管政策影响的控制样本来分析。关于证券监管的效果现在还存在不少争议,未来研究的方向可能会更加侧重监管制度所引起的意料之外的后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戴建国  谭雅静  申兵  陈中宁  
2006年6月8日,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第31届年会在香港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年会上表示,中国证监会正在按照IOSCO的《证券监管的目标和原则》来完善内地资本市场的证券监管制度。首先,在法律法规方面努力与《证券监管的目标与原则》相衔接,于2005年推动通过了《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案。其次,注重在监管实际中遵循《证券监管的目标和原则》的基本内涵,于2005年9月设立了注册资本63亿元人民币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用于在防范和处置证券公司风险中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利益。为便于业界了解和掌握国际证券监管的发展精髓,本刊全文刊载2003年IOSCO修订的《证券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以促进...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章铁生  林钟高  徐德信  郑军  
在证券法律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执行问题成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现实中的证券法律执行,经常是执法者在不同时期、针对具体情形有选择性地采取不同的执行强度,即选择性执行。基于IPO核准的经验研究发现,市场低迷阶段的IPO核准速度较慢,这对来自所在辖区政治地位较高地区的公司更为明显;进一步引入发行市盈率后研究发现,市场低迷、所在辖区政治地位较低、发行核准越慢的公司,其发行市盈率越低,但所在辖区政治地位较高地区的公司发行市盈率没有显著更低,在市场繁荣时期却表现出相反的结果。研究结论为理解转型经济中政府管制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静  
证券市场开放对收益波动性的影响是衡量新兴证券市场开放风险的重要标准。亚洲金融危机后,许多学者认为新兴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使得国际短期投机资本频繁流动,显著地加剧了东道国市场的波动。本文采用非对称GARCH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1984年12月至2000年3月间14个新兴证券市场开放前后股票月收益波动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新兴证券市场开放并不必然导致收益波动性上升,主要取决于样本国不同市场基础条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凡  
规范和发展是各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中的两大主题,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从分析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组织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的发展方向入手,提出我国在入世后证券监管方面需待完善之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忠龙  
本文认为,信息不对称和自我交易是阻碍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遏制这两种威胁的制度建构,核心动力则来自于政府监管的弹性和效率。政策是法律调整不足的行政补充调整机制,当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法律文本调整不畅,中国的证券监管政策和应对证券纠纷的司法政策,弹性地弥合了规则缺失,促进了资本市场发展的规范程度。配额制和ST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监管手段,立足于法律的社会目的,将证券监管与法律制度有机结合,从而在实践中填补了法律文本。未来应着眼于全方位提升政府监管资本市场的效率,构建立体的事前的介入监管机制、事中的过程督导控制机制和事后的民事权利实现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珂  杨维新  
目前,我国证券监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在树立正确监管理念的基础上,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建立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加强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并密切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合作,才能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更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方勇  
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依据他们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来对证券进行心理定价。作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预期的一种表征,情绪是心理学及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反映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运用非对称的GARCH类模型考察了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情绪指数与未来市场收益率及波动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向希培  
基于文献分析和政策解读的角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证券监管进行分析。从证券监管的实践来看,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力度对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证券监管政策的演进来看,正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规避创新"推动了我国证券监管政策的创新与完善。上市公司的"规避创新"实践始终超前于证券监管政策的创新,证券监管的"漏洞"时有发生。因此,应尽快建立证券监管政策的动态创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