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2)
- 2023(4700)
- 2022(4076)
- 2021(3810)
- 2020(3505)
- 2019(8103)
- 2018(8117)
- 2017(18001)
- 2016(9338)
- 2015(10676)
- 2014(10525)
- 2013(10859)
- 2012(10544)
- 2011(9528)
- 2010(9813)
- 2009(9578)
- 2008(9689)
- 2007(8676)
- 2006(7836)
- 2005(7231)
- 学科
- 济(49557)
- 经济(49503)
- 业(32642)
- 管理(30867)
- 方法(29103)
- 数学(27674)
- 数学方法(27596)
- 企(26472)
- 企业(26472)
- 财(17144)
- 中国(13151)
- 务(11830)
- 财务(11828)
- 财务管理(11805)
- 企业财务(11486)
- 制(11208)
- 农(10440)
- 贸(9552)
- 贸易(9548)
- 易(9324)
- 融(9035)
- 金融(9035)
- 银(8841)
- 银行(8835)
- 行(8418)
- 体(7344)
- 业经(7310)
- 农业(6680)
- 体制(6319)
- 技术(6106)
- 机构
- 大学(148572)
- 学院(145187)
- 济(71235)
- 经济(70110)
- 管理(59515)
- 理学(51372)
- 理学院(50972)
- 管理学(50535)
- 管理学院(50248)
- 研究(43443)
- 财(38810)
- 中国(36395)
- 财经(30952)
- 京(29599)
- 经(28254)
- 经济学(23691)
- 财经大学(23392)
- 经济学院(21853)
- 所(20713)
- 科学(20296)
- 江(19817)
- 中心(19766)
- 北京(19412)
- 商学(18392)
- 商学院(18281)
- 研究所(17836)
- 融(17532)
- 金融(17203)
- 农(16369)
- 州(16143)
- 基金
- 项目(85818)
- 科学(69279)
- 基金(66467)
- 研究(64543)
- 家(55373)
- 国家(54969)
- 科学基金(48362)
- 社会(44199)
- 社会科(42257)
- 社会科学(42247)
- 基金项目(34849)
- 教育(30533)
- 省(30205)
- 自然(29787)
- 自然科(29131)
- 自然科学(29124)
- 资助(29015)
- 自然科学基金(28672)
- 划(26008)
- 编号(25319)
- 部(22047)
- 成果(21223)
- 教育部(20019)
- 人文(19450)
- 国家社会(18789)
- 重点(18551)
- 创(17666)
- 社科(17393)
- 大学(17392)
- 制(17273)
共检索到217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郝继伦
中国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的初衷是培育中国证券市场理性机构投资主体,构建市场“稳定器”,同时拓宽社会投资渠道,优化储蓄转向投资机制。可以说,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有益尝试,将对证券市场的深化、完善产生积极影响。但从国际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演进看,机构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路 章玉贵 严弘
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股东积极主义是学术界和监管机构长期关注的议题。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在经过2014到2016年间井喷式增长后,已与公募基金(共同基金)在日均交易量和资产管理能力方面平分秋色。本文研究发现:与已有文献对中国机构投资者持仓增加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结论不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仓发挥了股东积极主义,进而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扮演了"市场稳定器"而非"崩盘加速器"的角色。该结论在2015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可以自主发行产品之后样本期内,以及在会计信息质量较低和非融资融券标的的上市公司子样本中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本文研究提供了来自新兴市场的对冲基金股东积极主义研究领域的经验证据,并为国内三大攻坚战之首的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来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视角的经验证据,有助于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合理的上市公司极端风险防范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峰 郭羽 谢铭
本文以19支开放式基金和23支封闭式基金为研究样本,通过改进PCM模型,设计适用于非有效市场或弱有效市场的指标S,来考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这段研究区间内的积极资产组合管理能力,并对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积极资产组合管理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均有较强的积极资产组合管理能力;封闭式基金的积极资产组合管理能力整体要高于开放式基金,特别是在上涨和震荡行情中;同时,市场走势的波动也会对基金的积极资产组合管理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 积极资产组合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子兰 刘万
本文主要讨论了美国以养老基金为代表的股东积极主义效应,这对中国的养老基金如何参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东积极主义 养老金积极主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黎静雯
本文以2014~2022年间发行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股东大会有关债券发行议案的中小股东投票数据,深入探究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减轻代理问题,从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本文不仅检验了中小股东在债券市场上的治理作用,同时也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中小股东积极主义 债券信用利差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周伟
根据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和优势 ,适时推出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是必要的。从我国目前基金业及其证券市场的现状来看 ,要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与基金业、培养投资者的投资意识和基金专业人士 ,拓展融资渠道以及推出股票指数期货来发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 证券市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德 赵彪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研究数据,探讨了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行为和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水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水平和上市公司的担保抵押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我国如何进一步提升证券投资基金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大股东 利益侵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机构化带来了对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思考。文章对影响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东积极主义 产权安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俊英
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是否能改善公司治理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争议形成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研究结果大多趋向于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改善公司治理。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在恰当的制度环境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还应该认识到这种监督机制并不完美,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和潜在风险。机构股东的监督有时是一种补充,有时是一种替代,有时又会强化其他方法。我们需要将这种风险与监管的潜在收益和当前体制下必然存在的公司管理者滥用职权之间进行权衡。寻求在一定的监督、一定的机构投资者滥用权力的风险和一定的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滥用职权之间找到一个大致的"最佳"组合。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东积极主义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亿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圣亮
传统上机构投资者不参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但是,198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机构投资者开始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他们认为,"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改善公司的长期业绩。美国机构投资者是如何参与上市公司股权管理的,其效果如何,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是否可行?是否有效?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股东积极主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金跃
在证券市场日趋活跃且日显重要的今天,对于主要从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业务的建设银行来说,积极参与证券市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参与证券市场可以为建设银行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建设银行是从事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信贷业务的专业银行,积极筹集建设资金是建设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三强
在欧美等国表现活跃的外国对冲基金进入日本并推行股东积极主义已有10多年的历史,然而这些对冲基金在日本发展的历程及其所取得的成效等与在美国大相径庭,这些对冲基金由活跃转为安静,对日本企业的影响也非常有限。研究指出,全球公司治理结构趋同下欧美以"股东利益至上"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与日本"以企业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之间的巨大摩擦与碰撞,是深层次的原因所在。而这种碰撞由于两种模式下企业属性、发展基础以及政治法律的路径不同,导致短期内难以调和。这些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各国公司治理有其自身特点,在推行"股东优先"理念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同时也要积极引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闻岳春
一、我国利用证券投资信托基金的现状证券投资信托是信托的一种,是一种由不确定多数投资者不等额出资汇集基金,交由专业管理者投资于有价证券,获得收益后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的制度。它以分散风险及专业经营为目的。它有如下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邓田生 周明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