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4)
2023(6046)
2022(5116)
2021(4543)
2020(4093)
2019(9308)
2018(9172)
2017(19912)
2016(10118)
2015(11461)
2014(11335)
2013(11578)
2012(11101)
2011(10150)
2010(10265)
2009(9928)
2008(9921)
2007(8895)
2006(7984)
2005(7238)
作者
(29201)
(24349)
(24111)
(23134)
(15553)
(11576)
(11162)
(9232)
(9039)
(8663)
(8189)
(8161)
(7727)
(7553)
(7480)
(7478)
(7094)
(7057)
(6991)
(6895)
(6020)
(6016)
(5770)
(5519)
(5463)
(5327)
(5263)
(5136)
(4814)
(4673)
学科
(54038)
经济(53984)
(33345)
管理(32833)
方法(31065)
数学(29392)
数学方法(29296)
(25879)
企业(25879)
(16763)
中国(14787)
(11904)
(10905)
(10832)
贸易(10828)
(10666)
财务(10660)
财务管理(10637)
(10574)
企业财务(10328)
(9743)
金融(9743)
(9717)
银行(9714)
(9285)
业经(8467)
农业(7809)
技术(7140)
地方(6966)
(6852)
机构
大学(162932)
学院(159504)
(78571)
经济(77332)
管理(65409)
理学(57039)
理学院(56583)
管理学(56002)
管理学院(55691)
研究(47464)
(40611)
中国(38521)
财经(33121)
(31913)
(30295)
经济学(26800)
财经大学(25105)
经济学院(24836)
科学(22893)
中心(22095)
(22090)
(21421)
北京(20366)
商学(20054)
商学院(19913)
研究所(19374)
(19007)
业大(18725)
(18026)
经济管理(17846)
基金
项目(100512)
科学(81267)
基金(77844)
研究(74443)
(65657)
国家(65188)
科学基金(57351)
社会(52033)
社会科(49835)
社会科学(49825)
基金项目(40866)
(35892)
自然(35069)
教育(35002)
自然科(34329)
自然科学(34322)
自然科学基金(33770)
资助(33359)
(30538)
编号(28577)
(25391)
成果(23096)
教育部(22982)
国家社会(22820)
人文(22258)
重点(21689)
(20617)
(20479)
(20167)
大学(19903)
期刊
(78588)
经济(78588)
研究(50759)
(29888)
管理(23551)
中国(22507)
(20648)
金融(20648)
学报(19494)
科学(17776)
财经(17630)
大学(16080)
(15632)
学学(15177)
(15006)
经济研究(14700)
技术(12117)
业经(11923)
(11923)
问题(11807)
农业(10438)
国际(9968)
统计(9929)
教育(9492)
理论(9344)
技术经济(9133)
商业(9009)
(8697)
实践(8202)
(8202)
共检索到229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磊  杨桂元  
本文首先介绍了前景理论,将研究期间分为业绩上涨和业绩下降两个阶段,对基金份额赎回的外部效应进行了推导,并将前景理论与外部效应结合分析了基金赎回的处置效应。提出3条假设,利用2007—2009年季度数据,建立基金赎回率与收益率、基金分红等因素之间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基金赎回的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基金业绩上涨时期还是下降阶段,基金的收益率与基金的赎回率呈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在基金业绩下降阶段,投资者选择了赎回基金份额,并没有体现出处置效应。最后,从稳定基金规模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牛市中的净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启芳  汪寿阳  黎建强  
本文通过回归计算和拟合投资组合的模拟运行检验了中国证券市场封闭式基金在1999.1-2003.6期间的业绩持续性。实证选取了相对基准和绝对基准以及不同的收益率计算方法。对历史和未来收益的时间段进行了细分,以分析不同时间业绩间的相关性。为了消除数据的重叠性,增大取样滑动频率并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样本在中长期内体现了一定的持续性;基准和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很大。当计算期比持有期长时,检验中各指标的规律性相对更强。当预测期较长时,结果的规律性减弱。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学峰  何林泽  沈宁  
本文通过修改"买卖周期时间"统计量,构建更为科学的衡量投资者"处置效应"的指标,对2005~2008年我国开放式基金与QFII的"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而QFII不存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中和"我国开放式基金"处置效应"投资行为的作用,但QFII对市场的积极作用也有限;并据此提出了本研究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川  陈加奎  宗传磊  
文章以换手率测度市场流动性,利用2003~2008年中国A股市场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对流动性的影响与其流动性偏好,结果发现:基金持股比例越高,股票流动性越差;基金偏好于流动性差的股票;同时发现,公司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好,而基金的投资确实注重基本面,倾向于持有大规模、资产负债率低、市盈率低的股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牛鸿  詹俊义  
本文运用传统的参数检验方法(TM模型和HM模型)和Jiang(2003)提出的非参数方法对我国33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择时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1)非参数方法可以克服参数方法过于严格的假设条件;(2)非参数方法不存在参数方法选股能力与择时能力之间存在严重的负相关性这一难以解释的问题:(3)虽然整体上基金经理有显著较差的择时能力,但是个体上基金经理既没有显著很好的择时能力,也没有显著很差的择时能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淘    杨慧青    费若愚    杨帆  
本文认为处置效应是一种“非理性交易行为”,即该行为较大概率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造成不利影响。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本文对基于交易盈亏的处置效应与基于交易次数的处置效应进行了验证。同时,考虑到处置效应对应的交易行为,从最大止损比例、平均止盈比例、平均止盈天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建模,构建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处置效应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整体倾向于尽早止盈、更晚止损,即处置效应普遍存在。通过多维度分析,不同处置效应程度的投资者的收益率有明显的区分度。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投资者处置效应也有明显的差异,包括学历、年龄、性别和地域等五大维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推动行为金融学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落地应用;二是通过量化“处置效应”这一行为特征来对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捕捉和观察;三是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投资者在“处置效应”上的表现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处置效应”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海峰  葛林  
金融市场发育越完备,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发挥就越充分,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性就越强。通过独立成分分析和建立EGARCH-M模型探讨中国主要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多个金融市场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表现出为非对称性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但我国的金融市场传导机制仍不显著,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全,对于投资者的指导性不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代武  高燕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支付是为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本文以截至2007年12月31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复牌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市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市场绩效,客观上将上市公司与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上市公司股改对价支付的各种方案中,送股方式的市场效应最显著,派现与其他对价支付方式的市场效应较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蔚  
本文基于多元GARCH模型中的三元对角BEKK模型,分析了我国沪深两市基金与股票、国债市场的波动相关性,并通过失败检验法得出波动相关的具体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沪深两市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都具有显著的时变方差特征和波动持久性;沪市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存在30%左右的正向波动相关度,而深市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正向波动相关性很小;两市基金市场都与国债市场有较大的负向波动相关性,表现出对波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鹏举  
正反馈交易是投资者依据证券t-1期收益高低决定其第t期买卖行为的一种交易策略,这种交易策略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中,使证券市场表现出超常的波动性。本文使用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反馈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现象,这种现象降低了市场的稳定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勇  
本文利用中国新兴证券市场1992~2004年的数据,运用R/S分析方法检验发现:无法证明市场的有效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而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记忆效应较弱,市场效率低主要是受短期自相关等因素影响,这可能与市场中存在操纵行为有关;四分位图显示各子市场的有效性排名随着时间而变化,这意味着选取某一特定时段数据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进行有效性检验的做法具有很大的误导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加根  黄才伟  
西方有效理论按信息集的不同类型 ,将市场效率分为强式、中强式、弱式三种。检验弱式市场的方法包括随机游走”、“过滤检验”等 ;检验中强式市场的方法包括对交易策略、市场过度反应、专业投资者业绩等方面的检验 ,而关于强式市场的检验方法尚不成熟。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经验检验 ,大部分人认为尚未达到中强式有效 ,但对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分歧较大。因为除了检验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检验还受制于一些特殊因素 ,因此 ,这种检验更多的应结合市场运行过程来进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维奇  史金凤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market efficiency simply and surveys various methods and results of week form market efficiency test of China.Then we test the sample and propose to test the week form market efficiency test of China using the wild bootstrap variance ratio test which has been found to exhibit better small sample properties.The results are conducted with moving sub-sample windows and found that Shanghai market has been efficient of week form but Shenzhen market hasn't been efficiency of week form.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晓全  丁秀英  
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效率研究,旨在度量资产配置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贡献程度。本文根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政策性资产配置在时间序列上对同一基金的业绩起着重要作用,基金积极管理程度与政策性资产配置对不同基金业绩差异贡献程度的关系不明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革森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出现了依托资本市场的产融结合现象,本文以上市公司为例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产融结合的绩效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产融结合程度加深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会有显著的提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产融结合参股临界值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