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0)
2023(8234)
2022(7307)
2021(6745)
2020(6073)
2019(14222)
2018(14110)
2017(29258)
2016(15678)
2015(18222)
2014(18526)
2013(18731)
2012(17865)
2011(16340)
2010(16575)
2009(15971)
2008(16190)
2007(14719)
2006(12791)
2005(11765)
作者
(47399)
(39714)
(39300)
(37908)
(25342)
(18984)
(18292)
(15317)
(14850)
(14162)
(13424)
(13237)
(12562)
(12499)
(12492)
(12404)
(12106)
(11589)
(11533)
(11490)
(9919)
(9804)
(9774)
(9104)
(8990)
(8910)
(8902)
(8775)
(8053)
(7825)
学科
(75511)
经济(75432)
(46139)
管理(45992)
方法(40840)
数学(37537)
数学方法(37322)
(36146)
企业(36146)
(20466)
中国(20190)
(19250)
(16040)
贸易(16034)
(15568)
(15568)
(13583)
银行(13556)
(13116)
金融(13114)
业经(13085)
(12929)
(12847)
财务(12828)
财务管理(12792)
(12679)
企业财务(12201)
农业(12105)
地方(11797)
(9859)
机构
大学(246422)
学院(242956)
(110030)
经济(107917)
管理(94787)
理学(81262)
理学院(80458)
研究(80159)
管理学(79348)
管理学院(78883)
中国(63920)
(53651)
(51039)
科学(45042)
财经(43028)
(40970)
(39067)
(38975)
中心(37282)
研究所(36502)
经济学(35797)
(35680)
业大(33608)
经济学院(32830)
北京(32778)
财经大学(32119)
农业(30954)
(29155)
师范(28877)
(28227)
基金
项目(151280)
科学(119344)
基金(112171)
研究(110440)
(96444)
国家(95678)
科学基金(81829)
社会(71764)
社会科(68220)
社会科学(68199)
基金项目(58756)
(56955)
自然(52050)
教育(51716)
自然科(50839)
自然科学(50822)
自然科学基金(49970)
(48474)
资助(48258)
编号(44634)
成果(36806)
(36158)
重点(33856)
(32034)
教育部(31470)
(30849)
人文(30281)
课题(30080)
国家社会(29930)
科研(29355)
期刊
(117667)
经济(117667)
研究(74616)
中国(41680)
(41415)
学报(35322)
(33861)
管理(33175)
科学(32006)
(28582)
金融(28582)
大学(26772)
学学(25252)
财经(22745)
农业(22197)
经济研究(19974)
技术(19758)
教育(19530)
(19406)
业经(18616)
问题(16855)
(15553)
统计(13909)
理论(13835)
技术经济(13569)
商业(12988)
国际(12446)
实践(12312)
(12312)
(11936)
共检索到360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邹小芃  
过度反应是证券市场异象之一,国际金融界已多有研究。近期发表论文认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过度反应。但我们研究发现,形成期和检验期的时间跨度选择、样本的选择和事件研究法的应用,影响了理解和实证检验国内股市过度反应现象。通过沪市1993年-2001年的交易数据,我们检验出显著的过度反应,并从投资者认知心理角度给出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恩  杨自辉  林安源  
文章给出了运用矩阵方法描述投资组合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数量变化和资本流动,解释了回报率的经济意义,进而求解了风险最优组合中确定含有无风险证券有效投资组合的权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艺峰  吴世农  
一、引言最近,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张人骥、朱平方和王怀芳在《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发表的“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反应”(以下简称张文),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48家上市公司在1993年6月—1996年4月间722个交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蔡珞珈  朱昊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1994-2003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且与国外相关研究得出的结果相似,即在长期内存在过度反应,而在短期内,过度反应不存在,或者说至少不显著。因此,我国的投资者也可以利用已有的信息获得超额收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冰  
本文首先解释了过度反应的定义和内涵,指出投资者对近期市场信息过分重视是导致过度反应的直接原因,同时透过前期收益学说、风险学说、规模学说、询报价效应学说以及行为金融学等视角对过度反应现象加以分析,对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的价值效应做了相应的实证检验。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基金市场的投资策略,同时给管理层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金德环  汪宇明  
本文首次基于方差差(Variance Difference)指标对股票回报率过度波动进行量化,并分别运用组合研究和Fama-Macbeth回归的方法,从过度波动与股票回报率之间关系的角度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的过度波动现象。基于1995-2010年A股日回报率的实证结果表明,A股市场日回报率波动中存在投资者过度反应导致的过度波动,过度波动带来的额外风险"驱逐"了风险回避的理性投资者,使得股市出现低估。通过每月买入过度波动最大的20%股票,同时卖出过度波动最小的20%股票,能获得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并且该超额收益不能被市场风险所解释。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希野  刘睿轩  
本文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扩展了以往文献中对市场环境因素机械化的处理。我们发现股票上市前期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其初始回报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不同时间尺度上以及股票市场发展的不同时段中,这种变动的影响都是不同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海  
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测算了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工资的教育回报率仅为2.3%,明显偏低;拥有技能的劳动者比没有技能的高出21%,促增收效果较为明显;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其更愿意且有更多机会接受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农民工工资决定中教育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技能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关键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凡强  
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受教育年限、现职任职期和其他工作经验三个方面分析整体工资分布上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城乡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回报率总体上高于农村劳动力,但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城乡差异在工资分布的不同位置存在不对称现象,这说明对于不同工资收入阶层的城乡劳动力来讲,其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差异并不相同。具体而言,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差异由工资分布的低分位数到高分位数呈现缩小趋势,这说明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差异逐渐缩小,对于处于工资分布顶端的两群体来讲,这种差异并不明显;任期回报率城乡差异的研究结果与教育回报率相近;而从经验回报率的研究结果来看,经验回报率的城乡差异在整个工资分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真真,周焯华  
本文构建了投资者与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包括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说明在非有效的市场环境下,政府不应过度利用政策引导市场,而应保持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投资者可以根据政策性质来反向推断市场走势。若投资者能事先发现政策信号,就能够获得更大来自股价异常波动带来的收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人骥  朱平方  王怀芳  
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张人骥朱平方(上海财经大学200433)王怀芳(申万证券有限公司)一、引言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overeact)是指某一事件引起股票价格剧烈变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这...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龙翠红  
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利用分位回归方法,探讨收入条件分布不同分位点的教育回报率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随着收入条件分布各分位点的升高,教育回报率逐渐下降,在低分位点上,相应的教育回报率较高,而在高分位点上,教育回报率相对较低,说明教育扩展对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有利的;对不同的教育层次而言,接受初、高中教育对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没有明显作用,接受职业教育和大学及以上的高等教育能够有效缩小与高收入阶层的差距;此外劳动力市场特征、就业特征在各收入分位点均对教育回报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结论表明:教育扩展政策本身不会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由于职业性质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特征等因素带来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回报率变化比受教育程度本身的变化对收入分配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要使得教育回报率真正反映生产率的差异,需要缩小不同部门的工资差异,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状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龙翠红  
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利用分位回归方法,探讨收入条件分布不同分位点的教育回报率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随着收入条件分布各分位点的升高,教育回报率逐渐下降,在低分位点上,相应的教育回报率较高,而在高分位点上,教育回报率相对较低,说明教育扩展对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有利的;对不同的教育层次而言,接受初、高中教育对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没有明显作用,接受职业教育和大学及以上的高等教育能够有效缩小与高收入阶层的差距;此外劳动力市场特征、就业特征在各收入分位点均对教育回报率有非常显著的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