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4)
- 2023(8579)
- 2022(7334)
- 2021(6656)
- 2020(5775)
- 2019(13201)
- 2018(13300)
- 2017(27138)
- 2016(14475)
- 2015(16539)
- 2014(16677)
- 2013(16702)
- 2012(15683)
- 2011(14440)
- 2010(14664)
- 2009(14220)
- 2008(14331)
- 2007(12908)
- 2006(11628)
- 2005(10746)
- 学科
- 济(66811)
- 经济(66690)
- 管理(50379)
- 业(46438)
- 企(39185)
- 企业(39185)
- 方法(33550)
- 数学(29593)
- 数学方法(29395)
- 财(21744)
- 中国(18882)
- 制(18681)
- 农(16267)
- 业经(14015)
- 务(13105)
- 银(13098)
- 银行(13089)
- 财务(13081)
- 财务管理(13045)
- 贸(12931)
- 贸易(12925)
- 易(12599)
- 企业财务(12492)
- 行(12492)
- 体(12402)
- 融(12135)
- 金融(12133)
- 学(10903)
- 体制(10464)
- 农业(10128)
- 机构
- 大学(225574)
- 学院(221550)
- 济(100683)
- 经济(98783)
- 管理(87893)
- 理学(75580)
- 理学院(74870)
- 管理学(74020)
- 管理学院(73591)
- 研究(69316)
- 中国(55920)
- 财(53813)
- 京(46165)
- 财经(42049)
- 经(38153)
- 科学(35836)
- 所(33221)
- 经济学(33121)
- 江(32682)
- 中心(31459)
- 财经大学(31450)
- 经济学院(30007)
- 北京(29530)
- 研究所(29065)
- 农(27709)
- 业大(26540)
- 范(26500)
- 师范(26295)
- 州(25742)
- 商学(25180)
- 基金
- 项目(136317)
- 科学(109401)
- 研究(103760)
- 基金(102486)
- 家(86579)
- 国家(85890)
- 科学基金(74731)
- 社会(70053)
- 社会科(66555)
- 社会科学(66542)
- 基金项目(53436)
- 省(50478)
- 教育(48941)
- 自然(45146)
- 自然科(44071)
- 自然科学(44060)
- 自然科学基金(43345)
- 划(42660)
- 资助(42486)
- 编号(41451)
- 成果(35471)
- 部(33279)
- 制(31969)
- 重点(30246)
- 教育部(29847)
- 国家社会(29593)
- 人文(28883)
- 课题(28569)
- 创(28254)
- 发(28132)
- 期刊
- 济(111896)
- 经济(111896)
- 研究(72126)
- 财(42473)
- 中国(41046)
- 管理(34015)
- 学报(27609)
- 科学(26825)
- 融(25945)
- 金融(25945)
- 农(24723)
- 大学(22750)
- 财经(22736)
- 学学(21407)
- 教育(21279)
- 经(19380)
- 经济研究(18306)
- 技术(17926)
- 业经(17083)
- 农业(15869)
- 问题(15815)
- 贸(13749)
- 理论(11963)
- 技术经济(11484)
- 商业(11059)
- 国际(10780)
- 统计(10635)
- 实践(10497)
- 践(10497)
- 现代(9979)
共检索到335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水林 郜峰
法学界一般把公益诉讼看作是民事公益诉讼,其实,公益诉讼是不同于群体性民事诉讼(如代表人诉讼)的一种新型诉讼形式,其适用于损害众多人利益的违法行为引起的纠纷,其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因而,赋予主体原告资格,并不一定需要其与诉讼所纷争的利益具有直接利益关系。证券纠纷的特点,以及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和法律制度环境,决定了在我国未来拟建构的证券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资格应依法得到证券投资者保护组织的许可为宜。具体的诉讼制度可采取团体公益诉讼与示范公益诉讼相结合的二元诉讼机制。
关键词:
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诉讼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晟晗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中通过扩大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等范围的方式对双重股东代表诉讼进行了规定。侧面反映出我国对该制度引入的趋向性。但在母子公司运营模式已经常态化的今天,在法律层面上仍然缺乏与其匹配的制度,同样,在实务中也仍存在诸多法律适用的困境。因此,研究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具有理论和实务上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引入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已成为目前争议焦点为背景,进一步探讨如何构建本土化的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以期待从制度层面上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玲 陈德平
证人诉讼保险制度在国外已开展得十分普及证人保险对于提高中国的证人出庭作证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判制度有建设性的积极作用,对社会也有巨大功效。本文论述了证人诉讼保险制度在我国实现的意义及构思。
关键词:
证人保险 诉讼 引进 必要性 可行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易楚钧 吴学斌
随着证券领域内群体性民事纠纷案件的持续增多,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制度应运而生。我国证券代表人诉讼制度经历了从不予适用到初步探索再到适用框架基本形成的阶段。新《证券法》和上海金融法院发布的《代表人诉讼规定》规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较以往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借鉴域外经验规定了“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尽管如此,现今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未将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文件中,未明确地、实质性地取消证券纠纷立案的前置程序,未能妥善协调代表人诉讼制度和示范性判决制度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规范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明确取消证券纠纷立案的前置程序,赋予法官或者当事人在示范性判决机制和代表人诉讼制度之间的选择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叶红光
对证券仲裁的研究和实践,不但能增加投资者请求实现的可能性,降低其寻求救济的成本,而且会给法院造成一种良性竞争压力,对打破法院的专业垄断,加速投资者保护的立法、司法制度改革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欣
可尝试为投资者提供包括单独诉讼、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乃至集体诉讼在内的司法索赔渠道,形成路径之间的相互补充和良性竞争集团诉讼是美国主要的群体性诉讼机制在普通法系国家,集团诉讼指允许多个原告针对同一被告的多个索赔请求能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得到解决的诉讼机制,在这样的程序中,原告中的一人或几人("代表原告")可以以其自身和有索赔权的其他原告("集团成员")的名义向同一被告提出起诉,前提是集团成员和代表原告的诉求具有同类的法律和事实问题。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只有代表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利根 李新庄 钱德洲 沙亮
研究目的:指出当前违法用地问题突出,分析土地制度还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提出立法对策和法律架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法理推断法、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1)主要依靠行政权力进行监管、保护的模式不利于实现国家土地资源安全;(2)健全社会公益监督机制有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监管、保护力度及其效果。研究结论:构建行政与公益诉讼特殊司法救济双轨并行保护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规定,受害者可以提起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诉讼。由于单个受害者的经济实力以及诉讼能力远不及污染企业,为了弥补受害者个体诉讼能力的不足,我国可以参照西方国家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赋予环境公益组织有限的诉权,给予他们适格原告的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充分保护广大民众的环境公共利益。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公益诉讼 适格原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书敏
通过分析近两年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从案件数量、地区分布、原告资格以及被告资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新《民事诉讼法》和新《环境保护法》确立并实行公益诉讼以来,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迅速。立案数量不断增加、受案范围不断扩大、被告范围从私主体扩大到公主体,然而在案件受理、原告资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变落后环境观念,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环境公益诉讼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新《环境保护法》 环境公益诉讼 制度完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翔 赵佳辰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通过环境公益诉讼保护文物的情况,由于文物所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具有特殊性,其在类型、性质与内容上均不同于环境社会公共利益,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受到侵害的文物仍然难以获得全面救济。建议修改《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对破坏文物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并且将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规定为第一顺位的原告,将检察机关规定为第二顺位的起诉人。
关键词:
文物 公益诉讼 环境 原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翔 赵佳辰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通过环境公益诉讼保护文物的情况,由于文物所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具有特殊性,其在类型、性质与内容上均不同于环境社会公共利益,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受到侵害的文物仍然难以获得全面救济。建议修改《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对破坏文物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并且将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规定为第一顺位的原告,将检察机关规定为第二顺位的起诉人。
关键词:
文物 公益诉讼 环境 原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韶华 刘潇天
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设计重点关注保护众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免受侵害或侵害危险。众多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易遭受侵害,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亟待完善。本文比较了各国消费者公益诉讼的主要模式,对我国发展和完善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消费者 公益诉讼 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南丽军 张献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权力的触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而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者,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的行为往往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公共利益受损的实践状况,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应运而生,并在学界引起了如火如荼的探讨。文章正是基于此背景,研究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状况,分析当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加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扩大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明确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以及健全行政公益诉讼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共利益 行政公益诉讼 制度完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侯丽艳 刘峻岩
我国《环境保护法》重新修订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和环境保护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障碍,需要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全面检查。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完善保障程序、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成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深入推进的必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救济先于权利",没有救济,权利就形同虚设。针对层出不穷的土地违法案件,国家的调控政策失灵,行政管理手段捉襟见肘,而土地公益诉讼制度的引入,能有效遏制土地行政违法事件,强化对行政机关的社会监督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安全战略目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构建土地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必要性,应尝试建立土地公益诉讼主体制度、构建独立的诉讼审判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以及诉讼费用的承担和奖励制度,推进土地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
土地公益诉讼 理论根源 构建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