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4)
2023(10285)
2022(8731)
2021(8298)
2020(7404)
2019(17412)
2018(17426)
2017(35806)
2016(19327)
2015(22509)
2014(22593)
2013(22465)
2012(20937)
2011(18991)
2010(19421)
2009(18465)
2008(18599)
2007(16794)
2006(14654)
2005(13267)
作者
(55969)
(46798)
(46286)
(44552)
(29848)
(22401)
(21473)
(18198)
(17418)
(16774)
(15781)
(15504)
(14882)
(14649)
(14571)
(14489)
(14285)
(13799)
(13639)
(13534)
(11652)
(11640)
(11528)
(10593)
(10561)
(10514)
(10467)
(10347)
(9460)
(9176)
学科
(85940)
经济(85850)
管理(59901)
(59322)
(49460)
企业(49460)
方法(47804)
数学(43606)
数学方法(43004)
(25478)
(22041)
中国(21813)
(17718)
(17365)
财务(17322)
财务管理(17275)
(16639)
贸易(16630)
企业财务(16488)
业经(16373)
(16185)
(14401)
农业(13861)
(13775)
银行(13752)
地方(13340)
(13016)
(12819)
金融(12817)
理论(12506)
机构
大学(289561)
学院(288444)
(121363)
经济(118869)
管理(115159)
理学(99667)
理学院(98701)
管理学(97029)
管理学院(96500)
研究(89220)
中国(70573)
(59940)
(59428)
科学(52020)
财经(47629)
(44719)
(43182)
(43164)
中心(41975)
(41817)
研究所(40025)
业大(39978)
北京(38090)
经济学(37849)
财经大学(35494)
(35041)
师范(34719)
经济学院(34535)
农业(34137)
(33648)
基金
项目(183482)
科学(144625)
基金(134258)
研究(134245)
(115311)
国家(114401)
科学基金(98686)
社会(85411)
社会科(81100)
社会科学(81078)
(70957)
基金项目(70291)
教育(64081)
自然(63710)
自然科(62234)
自然科学(62219)
自然科学基金(61113)
(59897)
资助(57708)
编号(55573)
成果(45648)
(42521)
重点(41160)
(37978)
(37843)
课题(37552)
教育部(37041)
人文(35825)
科研(35646)
创新(35403)
期刊
(128235)
经济(128235)
研究(82792)
中国(49560)
(47485)
管理(41226)
学报(40782)
(38125)
科学(37863)
大学(31499)
学学(29728)
(28502)
金融(28502)
教育(27581)
技术(25808)
农业(25518)
财经(24193)
经济研究(21468)
业经(21154)
(20559)
问题(17759)
统计(17380)
技术经济(15488)
(15479)
(15404)
理论(14833)
商业(14538)
决策(14272)
(13701)
实践(13274)
共检索到417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振宇  王金圣  薛爽  蔡祥  
国家控股在公司治理上往往表现为“超强控制”和“超弱控制”两个极端现象。这两种治理模式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同作用。本文通过对证券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与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模式由人民银行的“超强控制”转变为国有股权虚置的“超弱控制”的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嘉川  李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来喜  
本文以五家上市证券公司为例,尝试建立了操作性强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得出了五家证券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价分数,依据评价分数看出每个公司公司治理存在的弱项,进而提出改善其公司治理的对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牛建波  李胜楠  
通过对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现状剖析,提出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证券公司共同治理模式,以期为有效控制证券公司风险、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伟杰  
证券公司能否实行混业经营模式,取决于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现状和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我国证券公司必须实施"混分结合"经营模式,即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分业经营以防范金融风险,同时证券公司要与实力实业企业混业经营以提高经营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建欢  尹筑嘉  
从实践案例来看,我国证券公司的上市模式可以分为IPO上市、上市公司业务重组转型和借壳上市三种类型,其中借壳上市是目前的主流模式,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种模式。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比较分析了上述各种模式的操作特点及其优缺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祝瑞敏  李长强  
本文以2002年以来31家证券公司的年报数据为样本,界定证券业净资本监管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联立方程、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的截面数据实证分析,研究我国证券公司的净资本监管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旭  
我国证券业目前仍处于一种非规范的垄断竞争市场格局,这种垄断竞争机制刺激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不同的市场行为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券商经营模式。本文对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了考察,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证券公司经营模式发展的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毅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之一,我国证券公司虽已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现代公司治理框架,但在实际运作中其职能行使上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2008年金融危机告诫我们,不仅需要提高证券公司的风险防范机制,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促使证券公司风险防范机制作用顺利发挥。通过因子分析法将证券公司内部治理变量综合成为四个因子,即规模激励因子、结构因子、监管因子和独立性因子,进而分析内部治理因子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青松  王存福  
一、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我国证券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现状我国证券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证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证券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这四大部分的收入几乎占到了总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而且这些业务大部分可以概括为流程性、常规性业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根福  丁国荣  
通过实证分析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治理对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表明:中国证券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国有控股性质有助于提高公司经营效率;中国证券公司的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经营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监事会规模、监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经营效率负相关,但均在统计上不显著;中国证券公司管理层规模、管理层报酬与公司经营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宝双  
考察证券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决策机制是否有效是评价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途径;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在内部和外部机制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并具有内部人控制的鲜明特征;股权结构不合理和股东性质单一是造成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核心问题,而改造国有成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丁国荣  
在考察我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时期风险处置和违规行为的基础之上,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主要模式,并通过对比分析了我国被风险处置与未受风险处置证券公司的绩效差异。研究表明:挪用保证金、挪用客户国债和违规委托理财这三种违规行为是我国证券公司被风险处置的主要原因;政府救助、并购重组和责令关闭或撤销是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主要模式;被风险处置的证券公司,其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低于未受风险处置证券公司,而纯技术效率却大多高于未受风险处置的证券公司。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还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牛建波  李胜楠  
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水平与证券市场发展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与职能、激励机制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对中外证券公司的治理状况进行比较 ,并提出了证券公司治理改革的建议是 ,实现产权制度多元化 ,从一元激励到二元激励 ,从自然人约束到法人约束和从定期披露制到信息披露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