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7)
- 2023(11470)
- 2022(10227)
- 2021(9724)
- 2020(8315)
- 2019(19348)
- 2018(19324)
- 2017(39028)
- 2016(20857)
- 2015(23807)
- 2014(23829)
- 2013(23893)
- 2012(22056)
- 2011(19954)
- 2010(20014)
- 2009(18569)
- 2008(18312)
- 2007(16182)
- 2006(14429)
- 2005(12890)
- 学科
- 济(87602)
- 经济(87493)
- 管理(63393)
- 业(61609)
- 企(50636)
- 企业(50636)
- 方法(43599)
- 数学(38602)
- 数学方法(38215)
- 财(24242)
- 中国(23996)
- 农(23432)
- 制(19115)
- 业经(18212)
- 贸(17343)
- 贸易(17336)
- 易(16828)
- 学(16587)
- 地方(16176)
- 农业(15275)
- 务(15050)
- 财务(14982)
- 财务管理(14944)
- 银(14556)
- 银行(14524)
- 企业财务(14194)
- 行(13803)
- 融(13350)
- 技术(13349)
- 金融(13349)
- 机构
- 大学(307666)
- 学院(304782)
- 管理(124909)
- 济(124772)
- 经济(122076)
- 理学(108184)
- 理学院(107077)
- 管理学(105475)
- 管理学院(104917)
- 研究(96543)
- 中国(73832)
- 京(65205)
- 财(60740)
- 科学(57623)
- 财经(48863)
- 所(47811)
- 经(44324)
- 中心(44075)
- 农(43643)
- 江(43352)
- 研究所(42844)
- 业大(42734)
- 北京(41915)
- 范(39164)
- 师范(38884)
- 经济学(37654)
- 财经大学(36425)
- 州(35807)
- 院(34908)
- 经济学院(34284)
- 基金
- 项目(201690)
- 科学(158805)
- 研究(150358)
- 基金(147081)
- 家(126039)
- 国家(125003)
- 科学基金(108009)
- 社会(94618)
- 社会科(89718)
- 社会科学(89695)
- 基金项目(78533)
- 省(77323)
- 自然(69782)
- 教育(68998)
- 自然科(68116)
- 自然科学(68102)
- 自然科学基金(66892)
- 划(65126)
- 编号(62373)
- 资助(61779)
- 成果(51025)
- 部(45653)
- 重点(44027)
- 发(41983)
- 课题(41852)
- 创(41473)
- 教育部(39683)
- 人文(39128)
- 项目编号(38852)
- 创新(38592)
- 期刊
- 济(135637)
- 经济(135637)
- 研究(94197)
- 中国(51332)
- 管理(45214)
- 财(44775)
- 学报(43668)
- 科学(40294)
- 农(39077)
- 大学(33524)
- 教育(32001)
- 学学(31312)
- 融(29189)
- 金融(29189)
- 农业(27000)
- 技术(25250)
- 财经(23995)
- 业经(22628)
- 经济研究(21639)
- 经(20289)
- 问题(18788)
- 理论(17398)
- 图书(16580)
- 实践(15888)
- 践(15888)
- 技术经济(15191)
- 贸(14985)
- 商业(14487)
- 现代(13967)
- 科技(13480)
共检索到443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鸣飞
从理论上讲,认购权证的价格应高于其内在价值,即认购权证溢价应为正。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认购权证在2007年却大量出现负溢价的情况。本文将从套利者、投资者、投机者的角度以及权证市场参与者共同存在的一些限制等方面对我国认购权证出现负溢价的问题进行解释,并给出诸如以发行美式认购权证等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权证 负溢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刚 范为
文章研究了中国权证市场上认购权证的负溢价现象及隐含波动率。结果表明,负溢价现象的相对偏误程度与价值状况、到期时间正相关,与标的股票波动率负相关;当出现负溢价现象时,在特定情况下,套利交易可以进行;价格正常数据(未出现负溢价现象数据)的隐含波动率研究显示,中国权证市场的波动率微笑存在,且隐含波动率期限结构具有均值回复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毅 朱国华
文章利用B-S期权定价公式对我国权证市场价格进行检验发现,大多数的权证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泡沫,而少数认购权证的价格可能低于理论价格。文章认为对投资者的同质信念假设排除了股票的负的风险溢价,这就难以利用卖空约束解释期权和权证价格偏离完全市场的理论价格。股票市场的负的风险溢价来自于投资者的异质信念,将负风险溢价与卖空约束相结合,可以解释我国权证市场存在的一部分价格异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宏 刘东丽
近几年,我国能源和矿产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总额不断上升,并已占据各行业之首,但是,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跨国并购成功率较低,但溢价率较高。"中国溢价"问题频发且超出预期。我国海外并购中出现"中国溢价"是由并购方追求协同效应与急于获得能矿资源心态的内在因素,以及政治和文化等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为降低我国海外并购的溢价率,提高我国并购的成功率,本文提出了要谨慎评估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严格控制溢价的合理区间、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和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中国溢价 溢价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霞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中国的A股权证被再次推出,它的诞生丰富了投资者的交易品种,对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本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A股权证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实际价格偏离理论价格的现象司空见惯,其交易品种与交易规模不对称的现象也一直伴随着A股权证市场的发展。基于业内与学术界对A股权证价格偏差的困惑,本文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方法,对认购权证市场价格偏差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对认购权证的频繁操作和投机炒作是导致价格偏差的重要原因,并且认购权证的创设制度对于抑制价格偏差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本文结
关键词:
认购权证 价格偏差 创设制度 权证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文
文章选取沪深两市当中横跨牛市和熊市的钢铁行业认购权证为样本,运用时间序列相关方法实证研究了B-S模型、投资者情绪对认购权证的定价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在牛市还是熊市中,B-S定价模型对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认购权证定价均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其定价的效果要受到投资者的情绪影响,在牛市中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使实际价格较于理论价格高估,而在熊市中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则使之表现为低估,投资者情绪对权证的定价具有着正向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占超 潘宣辰
波动性是经济和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别采用无条件波动度量方法和条件波动模型对我国权证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六支权证的波动性进行估计,得出以下几个结果:1、六支权证基本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聚类现象。2、认沽权证的市场有效性弱于认购权证。3、认购权证的波动持续性大于认沽权证,说明认沽权证投机性更强,风险更大。4、认购权证的风险收益补偿大概是认沽权证的6倍。最后,结合本文研究,将给广大投资者一些投资建议。
关键词:
波动性 权证 波动聚类 GARCH类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伟强 廖理 沈红波
泡沫一般是指资产以高于其价值的价格进行交易。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观察到资产(例如房屋)的价值,资产是否存在泡沫(例如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也就很难达成共识。权证作为一类特殊的资产,其价值相对比较容易确定,成熟的理论模型、权证的价值上限和标的股票的涨跌幅限制为我们确定权证的价值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进而使我们更容易发现泡沫的存在。本文对认购权证的研究发现:①认购权证的交易价格显著高于其理论价值,即使不使用理论模型也可以发现权证在其理论价值之上交易;②与被认为存在严重泡沫的认沽权证相比,认购权证的泡沫更大,表现为价格偏离程度更高、换手率更高;③卖空限制和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是权证泡沫形成的主要来源,极...
关键词:
泡沫 权证 衍生品 投资者教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边江泽 宿铁
本文中,我们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上一项独特的交易限制:"T+1"交易制度。这一制度要求股票购买者至少到第二天才能将股票卖出。而中国的权证市场则服从"T+0"的交易制度,即购买者可以随时将权证卖出。我们证明"T+1"制度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使股票的价格中存在低流动性折价。我们还证明股票流动性和相应权证的溢价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最后,基于文中的实证结果,我们给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剑波 朱成锦
作为对传统期权定价模型的改良,本文将不同的波动率模型导入Black Schole(1973)模型以及Hull & White(1987)模型,研究了在低波动率溢价条件下各种波动率模型与定价模型结合而形成的新定价模型对中资股背景的备兑权证定价的能力。根据样本所计算的结果显示,Hull&White模型与GARCH等波动率模型的结合能够较为精准地对备兑权证进行定价。此外,面对我国证券市场可能迎来的备兑权证即将发行的格局,本文还提出了加强发行商资格审批、发行后风险控制监管相对灵活等建议。
关键词:
波动率 备兑权证 衍生品定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阎铭 覃艳鲁
以81个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模型和扎根分析方法进行探索,提出了与溢价并购影响因素有关的相关假设,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中,主并企业现金流水平、主并企业发展筹资能力、被并企业发展能力三个公共因子会明显影响并购溢价程度。
关键词:
互联网行业 并购溢价 博弈模型 因子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耿溪谣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拥有更大的溢价规模;自由现金流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联关系,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充裕,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负债水平负向调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小。文章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也为企业建设管理团队、完善并购决策机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程敏
我国非流通股权的转让以会计报告中的每股净资产为重要定价依据,会诱发相关利益人利用会计盈余管理操纵股权转让价格。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影响并购溢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变量与股权转让溢价率显著负相关。这一方面表明在股权转让讨价还价过程中,股权受让方能够"看透"目标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也反映相关利益人通过降低利润的盈余管理,试图抬高股权转让溢价率以迎合监管部门的要求,获得监管部门对股权转让的审核批准。
关键词:
并购溢价 盈余管理 投资者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阎铭 覃艳鲁
以81个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模型和扎根分析方法进行探索,提出了与溢价并购影响因素有关的相关假设,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中,主并企业现金流水平、主并企业发展筹资能力、被并企业发展能力三个公共因子会明显影响并购溢价程度。
关键词:
互联网行业 并购溢价 博弈模型 因子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本多 干胜道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性公司在并购后绩效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并把绩效下滑归因于代理成本。文章力图在自由现金流量与并购绩效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深入分析导致并购绩效下滑的直接客观原因。通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3年436次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是导致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性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低下的直接客观原因。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量 并购溢价 并购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