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4)
- 2023(9594)
- 2022(8207)
- 2021(7392)
- 2020(6009)
- 2019(13564)
- 2018(13588)
- 2017(26427)
- 2016(14038)
- 2015(16004)
- 2014(16178)
- 2013(16499)
- 2012(16267)
- 2011(15293)
- 2010(15818)
- 2009(15094)
- 2008(14815)
- 2007(13296)
- 2006(12668)
- 2005(12095)
- 学科
- 济(85911)
- 经济(85834)
- 管理(35378)
- 业(33038)
- 中国(26399)
- 地方(25428)
- 方法(25117)
- 企(23446)
- 企业(23446)
- 数学(21973)
- 数学方法(21816)
- 农(20096)
- 学(17063)
- 业经(16944)
- 地方经济(15992)
- 制(14878)
- 银(14241)
- 银行(14222)
- 行(13924)
- 融(13852)
- 金融(13852)
- 农业(13635)
- 财(13533)
- 贸(12804)
- 贸易(12788)
- 发(12761)
- 易(12269)
- 环境(11674)
- 和(10373)
- 体(10192)
- 机构
- 大学(220153)
- 学院(219461)
- 济(103641)
- 经济(101575)
- 研究(85736)
- 管理(76864)
- 中国(66628)
- 理学(63214)
- 理学院(62402)
- 管理学(61583)
- 管理学院(61145)
- 科学(48584)
- 京(48532)
- 财(48491)
- 所(44601)
- 研究所(39564)
- 财经(36867)
- 中心(36814)
- 江(35519)
- 农(34362)
- 经济学(33301)
- 经(33112)
- 北京(32148)
- 范(31423)
- 师范(31151)
- 院(30111)
- 经济学院(29608)
- 州(28439)
- 业大(27275)
- 财经大学(26867)
- 基金
- 项目(126993)
- 科学(98816)
- 研究(96998)
- 基金(89570)
- 家(77051)
- 国家(76350)
- 科学基金(63414)
- 社会(62870)
- 社会科(59600)
- 社会科学(59588)
- 省(49445)
- 基金项目(46108)
- 教育(43493)
- 划(41422)
- 编号(39180)
- 资助(37331)
- 自然(36459)
- 自然科(35460)
- 自然科学(35449)
- 自然科学基金(34786)
- 发(34560)
- 成果(34042)
- 重点(29185)
- 课题(28850)
- 发展(28692)
- 部(28507)
- 展(28226)
- 国家社会(26083)
- 创(25731)
- 性(24662)
- 期刊
- 济(133171)
- 经济(133171)
- 研究(79800)
- 中国(50037)
- 财(34784)
- 农(32945)
- 管理(32109)
- 学报(30281)
- 科学(28952)
- 融(27372)
- 金融(27372)
- 教育(25788)
- 大学(23081)
- 经济研究(22381)
- 农业(22244)
- 学学(21384)
- 业经(20586)
- 技术(19954)
- 财经(19554)
- 问题(17900)
- 经(17061)
- 贸(14360)
- 国际(12793)
- 技术经济(12703)
- 世界(11875)
- 商业(11517)
- 经济问题(11367)
- 业(11264)
- 统计(11129)
- 经济管理(10942)
共检索到370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子奈
本文指出计量经济学的迅速发展是30年来我国经济学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将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推广普及阶段、教学的提高与应用研究的推广阶段,以及目前的发展与创新阶段;提出了目前阶段的三个任务,即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应用研究的水平和发展中国的计量经济学课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明朗
发展经济学在经历了40-60年代初的结构主义阶段和60-70年代后的新古典学派理论的复活阶段以后,现在已进入第三阶段,即以研究发展中的大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除了吸收第一、二阶段的积极因素外,在研究方法、对象和范围上提出了极富创造性的观点和理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一
我们认为,经济学发展在经历瓦尔拉斯均衡论、非瓦尔拉斯均衡论之后,将进入反瓦尔拉斯非均衡论的第三大阶段。下面就这些问题介绍一些情况,谈些看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德馨
本文依次考察了中国氏族社会后期以来4000多年市场关系的发展所经历的商品货币关系、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三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中市场关系诸要素的演变过程与特征,证明它们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市场具有为自己扫除前进障碍的内在力量;市场经济向前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4000多年的必然结局。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市场关系 市场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封海粟
西方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确立自由资本主义到经济危机爆发进而全面推行福利国家建设,再到技术进步和金融资产推动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伴随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始终。本文重点探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通过梳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历程,从而启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自由资本主义 福利国家 金融资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封海粟
西方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确立自由资本主义到经济危机爆发进而全面推行福利国家建设,再到技术进步和金融资产推动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伴随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始终。本文重点探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通过梳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历程,从而启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自由资本主义 福利国家 金融资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1)起步阶段(1979—1986年) 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表明中国政府欢迎和鼓励外商投资,依法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 1979—1980年,国务院先后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城市试办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经济特区实行一些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兴办外商投资企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振中
现阶段我国“三资”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振中1996年,我国完成了第三次工业普查。在这次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中,“三资”工业的情况备受关注。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三资”工业资料要全的指示精神,我国统计工作者设计了详细的问卷,反复核实了统计数据,付出了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80年代的经济奇迹,出乎意料地将中国经济发展推向到一个新的阶段。10年前后对比,人们生活在两个反差鲜明的环境里,以往追求的是温饱,现在想的是如何变成小康;以往通常是在绝对短缺下去指定商店排队购买基本生活品,现在变成了自由采购丰富多样的商品;以往有多少钱花多少钱,现在一个家庭大大小小的存折总有那么两三个;以前考虑的是只要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钰民
关于现阶段引进外资的三个问题顾钰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大范围引进外资的新局面已经形成。随着引进外资的实践不断发展,我们对引进外资的目的,引进外资对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引进外资过程中存在的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泽荣
根据中央部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在经历了二个阶段 ,2 2年的改革后 ,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 ,中国改革已进入了攻坚的第三阶段 ,我们面临着五项艰巨的改革任务 :( 1)政企分开 ;( 2 )整顿市场秩序 ;(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4 )国企改革 ;( 5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能否完成这五项改革 ,是能否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关键词:
改革 第三阶段 任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荆文君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与热点。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致使其一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文章对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 农业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景学成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关键时期,调控的效果已逐渐显现,相信后续的效应将会有助于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回顾这段时间的宏观调控进程。对于总结宏观调控经验,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机理和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非常有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