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7)
2023(10979)
2022(9734)
2021(9249)
2020(7737)
2019(18167)
2018(18415)
2017(36153)
2016(19543)
2015(22227)
2014(22446)
2013(22309)
2012(20570)
2011(18705)
2010(18782)
2009(17448)
2008(17251)
2007(14816)
2006(13308)
2005(11802)
作者
(56993)
(46711)
(46602)
(44329)
(29807)
(22425)
(21201)
(18384)
(17704)
(16763)
(15972)
(15543)
(14751)
(14727)
(14407)
(14127)
(13943)
(13851)
(13387)
(13314)
(11597)
(11503)
(11279)
(10613)
(10504)
(10440)
(10390)
(10351)
(9417)
(9073)
学科
(80130)
经济(80036)
管理(57098)
(53107)
(44143)
企业(44143)
方法(37774)
数学(32324)
数学方法(31960)
中国(22535)
(20545)
(19526)
业经(17363)
(17248)
地方(15557)
(15442)
(15341)
贸易(15333)
(14893)
理论(14326)
(13598)
农业(13399)
(13149)
银行(13117)
(12553)
环境(12544)
技术(12041)
(11925)
金融(11924)
(11876)
机构
大学(287572)
学院(283714)
管理(115137)
(113177)
经济(110573)
理学(99812)
理学院(98710)
管理学(97180)
管理学院(96658)
研究(93058)
中国(69513)
(62091)
科学(56660)
(53442)
(46098)
财经(43035)
研究所(41759)
中心(40845)
业大(40276)
(40192)
北京(39933)
(39505)
(38936)
(37883)
师范(37611)
(34245)
经济学(33507)
(32895)
财经大学(32045)
农业(31522)
基金
项目(189106)
科学(148101)
研究(141290)
基金(136432)
(117370)
国家(116396)
科学基金(99837)
社会(87471)
社会科(82776)
社会科学(82755)
基金项目(72956)
(72836)
教育(64582)
自然(64360)
自然科(62739)
自然科学(62724)
(61882)
自然科学基金(61566)
编号(59148)
资助(56454)
成果(48731)
(42113)
重点(41594)
课题(40188)
(40080)
(39009)
项目编号(36795)
创新(36298)
教育部(36198)
科研(35775)
期刊
(124369)
经济(124369)
研究(88171)
中国(49767)
管理(42420)
学报(41516)
科学(39004)
(38053)
(36037)
教育(32818)
大学(31505)
学学(29323)
农业(25555)
技术(24029)
(23602)
金融(23602)
财经(20510)
业经(20370)
经济研究(19808)
(17350)
问题(17061)
图书(16009)
理论(15768)
实践(14543)
(14543)
技术经济(13832)
现代(13692)
科技(13544)
商业(13228)
(12906)
共检索到412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健  李烨  
在系统梳理我国规划协调理论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规划协调研究的发展脉络划分为3个阶段,即以"两规融合"为主的探索酝酿阶段、规划协调的地方多元化实践阶段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多规合一"阶段。从理论基础、协调机制、规划体系、技术改革与创新4个方面总结了规划协调的研究进展。总体上看,近年来关于规划协调研究的广泛性有所增加,主题更加突出。但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规划协调研究框架,理论层面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不足,技术体系总结不够全面,也没有构建出涵盖各个层级的空间规划体系。最后,提出了未来规划协调理论研究的可能方向,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青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涵盖不同部门与不同形式的多种规划,对于各种规划之间如何协调与融合是大家一直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两规"、"三规"、"四规"甚至"多规"协调的说法日益增多。本文对多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旨在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地位,以期结束空间规划"群龙无首"的割据状态,促进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各类规划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的形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谭炯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是国际经济政策研究的核心。目前,理论界关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大多是在新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内展开的,重点包括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效果、协调收益与成本的来源以及提高协调效果的途径等。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进一步分析了危机对已有协调政策的冲击和危机中所采取应急性协调政策的效果,并探讨了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扬  王振波  徐建刚  
当前产业规划面临编制依据不充分、随意性大、可操作性差、落实困难等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产业规划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规划的内涵、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产业规划布局、产业协调与区域整合等,但目前我国产业规划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及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产业规划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丰富和完善产业基础理论体系、注重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完善产业规划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翠美  吴泽宁  胡彩虹  
水资源价值理论是价值核算的基础,在水资源价值研究中举足轻重。水资源价值研究是在对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反思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伴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已认识到传统的价值观念难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水资源价值理念必须进行重新认识并加以完善。旨在分析水资源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给水资源价值理论研究以启示。首先分析了水资源价值的构成和内涵,指出水资源价值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价值的统一;接着详细介绍了各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展望部分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出发,将能值价值论引入水资源价值研究中,提出水资源能值价值理论的想法,以期为水资源价值评估提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照东  王劲松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理论是最近几十年间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日益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国际经济一体化范围和深度的快速发展,使得国际经济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跨国溢出问题和集体行动问题变得日益紧迫和重要;同时,最近几年里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也为主权国家如何在超国家的货币一体化组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雪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已有流通理论对现实中流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力下降,理论导向功能弱化,而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流通的快速发展对流通理论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流通理论发展滞后已经成为经济理论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理论界对流通概念、流通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流通业的价值、流通理论的存在性以及流通理论体系的构建等几个流通理论核心问题的梳理,认为目前流通概念不统一、研究对象和目的不明确、流通业价值认识不清是造成流通理论发展滞后,甚至对流通理论的存在性产生置疑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绍祥  汪浩瀚  
对以观察为基础的行为、制度和经济过程的剖析是微观和宏观理论关注协调问题必不可少的内容。自古典经济学开始 ,协调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而宏观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讨论与协调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 ,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均重视协调问题 ,近年来形成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理论把协调问题和提供协调的制度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 ,这种新的视角改变了宏观经济争论的本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晨  刘汉民  
国外早期的组织演化理论主要强调组织在面对外部环境时的适应行为。随着上世纪后期组织生态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组织理论研究者的兴趣从适应转向了种群的选择上。后来的学者在综合适应与选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演化的思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奇  孔群喜  
市场浓度界定为买卖双方的总流量;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增加企业的有效数量,市场浓度就会上升。市场浓度的增加可以从增加参与者的数量、增加参与者的多样性以及提升搜寻效率三个方面来解释。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市场浓度,从而有助于减少机会主义风险,提高交易效率;市场浓度越大,企业外包的可能性越大;市场浓度的改变会使厂商很容易找到别的合作伙伴,从而会弱化合作关系的约束力。市场浓度增加缩短了每个卖者拥有的短暂的市场势力的时间,因此,较浓厚的市场将会更有竞争性。然而,研究显示,随着市场浓度的增加,卖方可以制定更高的价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聿东  孙洁  李峰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迅速崛起颠覆了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逻辑。数字经济企业"值钱不赚钱"现象与传统行业企业"赚钱不值钱"现象并存,使得以利润和现金流为基础的传统估值理论的解释力大打折扣。因此,近年来国外学者结合实物期权和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旨在解释数字技术投资潜在价值的数字期权理论,为数字经济企业估值和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从数字期权的概念界定、生成机制、识别途径和经济价值等四个方面,对数字期权理论进行评述。现有研究表明,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知识、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平台投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字期权,这些数字期权会对企业敏捷性、企业家警觉性、生成能力、吸收能力、突破式创新、企业绩效和IT能力投资等诸多方面起到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数字经济企业估值。本文以数字期权估值、数字期权思维和数字期权流程为一体的分析框架,可为更准确地为数字技术投资价值评估提供崭新的微观视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福军  
20世纪中叶以来,共同演化的研究领域逐渐从生物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经济领域,由于构建了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不同的分析框架,它正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议题。本文试图在主流文献的基础上对西方学者的共同演化理论进行梳理,主要论述了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的基本内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交国  杨永春  
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内涵认识的变迁过程,对国内外城市生态学与生态城市理论及建设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作者认为生态城市是当代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热点领域,是人类最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之一;指出了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生态城市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国  
城市是一个随时间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客观存在,其演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市发展阶段理论是城市研究的重要思想支撑,但目前关于城市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远比不上这一思想在其他学科中的发展。除了邻里层次和单一职能城市的研究相对完善以外,对于一般性城市整体发展阶段的研究仍处于探索过程中,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城市研究尚未做出突破性贡献。在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普遍经历"空间转向"的过程中,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应当进行"时间转向",应当深入分析城市发展中时间的社会性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建构作用,以"因时制宜"地建设好我们的城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德昌  韩永强  
近十几年来,营销能力作为企业创造优异顾客价值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能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营销能力的理论基础及内涵、营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营销能力的评价体系、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方面梳理了相关的理论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希望为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