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5)
- 2023(9494)
- 2022(8017)
- 2021(7304)
- 2020(5916)
- 2019(13539)
- 2018(13405)
- 2017(26177)
- 2016(14154)
- 2015(16045)
- 2014(16232)
- 2013(16198)
- 2012(15758)
- 2011(14584)
- 2010(15165)
- 2009(14401)
- 2008(14230)
- 2007(12968)
- 2006(12157)
- 2005(11385)
- 学科
- 济(65347)
- 经济(65285)
- 管理(39353)
- 业(38187)
- 企(27640)
- 企业(27640)
- 中国(24288)
- 农(21158)
- 地方(20561)
- 方法(20122)
- 数学(17752)
- 数学方法(17557)
- 业经(14877)
- 财(14633)
- 制(14617)
- 银(14255)
- 银行(14244)
- 行(13933)
- 农业(13900)
- 贸(13626)
- 贸易(13611)
- 易(13192)
- 融(13097)
- 金融(13097)
- 发(11719)
- 策(11484)
- 地方经济(11416)
- 学(11288)
- 环境(10752)
- 技术(9667)
- 机构
- 学院(210880)
- 大学(207671)
- 济(92072)
- 经济(89996)
- 研究(78112)
- 管理(76957)
- 理学(63829)
- 理学院(63076)
- 中国(62346)
- 管理学(62190)
- 管理学院(61768)
- 财(45841)
- 京(45342)
- 科学(44796)
- 所(40248)
- 研究所(35550)
- 中心(35057)
- 农(34879)
- 江(34366)
- 财经(34171)
- 经(30690)
- 北京(30094)
- 范(29503)
- 师范(29226)
- 州(28161)
- 院(27728)
- 经济学(27630)
- 业大(27426)
- 农业(26875)
- 财经大学(24835)
- 基金
- 项目(124535)
- 科学(97444)
- 研究(96524)
- 基金(87094)
- 家(74276)
- 国家(73582)
- 科学基金(61975)
- 社会(60327)
- 社会科(57220)
- 社会科学(57210)
- 省(49677)
- 基金项目(44484)
- 教育(43751)
- 划(41823)
- 编号(40563)
- 自然(36926)
- 资助(36508)
- 自然科(35943)
- 自然科学(35932)
- 自然科学基金(35250)
- 成果(35094)
- 发(33459)
- 课题(29801)
- 重点(28219)
- 部(27616)
- 发展(27598)
- 展(27126)
- 创(25743)
- 性(24870)
- 年(24258)
- 期刊
- 济(115276)
- 经济(115276)
- 研究(73017)
- 中国(49228)
- 农(33838)
- 财(32037)
- 管理(30910)
- 融(29052)
- 金融(29052)
- 教育(27578)
- 学报(27382)
- 科学(27158)
- 农业(22958)
- 大学(21127)
- 业经(20631)
- 学学(19581)
- 技术(18793)
- 经济研究(18653)
- 财经(16757)
- 问题(15680)
- 经(14441)
- 贸(13536)
- 国际(12389)
- 业(11841)
- 商业(11087)
- 理论(10882)
- 技术经济(10562)
- 坛(10295)
- 论坛(10295)
- 现代(10292)
共检索到35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维薇,侯向阳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西部草原的地位、面临的问题和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西部草原保护、建设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要坚持保建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技先导、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区域布局上,实行分类建设和分类管理,不同区域和类型各有侧重,协调推进;区域之间耦合互补,协调发展。同时为保证草原保护和建设顺利实施,提出政策、法制、宣传、工程建设及科技支撑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西部草原 保护与建设 重点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雯轩
经济新常态不仅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还影响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质量。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缩小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诸多不利于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入手,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现状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雯轩
经济新常态不仅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还影响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质量。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缩小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诸多不利于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入手,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现状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熙保 崔文俊
从工农关系发展规律出发,分农业支持工业与工业反哺农业两个时期回顾了我国工农业关系演变的历程。尽管我国在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和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同步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构建公平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保障农村金融资源支持农村发展,同时尽快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到"公共服务型"的转变。
关键词:
工农关系 城乡发展 对策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雯轩
经济新常态不仅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还影响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质量。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缩小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诸多不利于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入手,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现状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单晓娅 潘康 李旻峰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点发展区域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但是依然存在工业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难以调和的矛盾。本文探讨了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所存在的生态环境资源、工业污染、区域污染转移等问题,并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工业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旱日实现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 工业化 生态文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单晓娅 潘康 李旻峰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点发展区域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但是依然存在工业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难以调和的矛盾。本文探讨了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所存在的生态环境资源、工业污染、区域污染转移等问题,并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工业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旱日实现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 工业化 生态文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盛和 蒋芳 张擎
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文章根据多元数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特征,剖析了其形成因素;对我国未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差异特征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彦泽
30多年的严格人口控制已经让我国的人口状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结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协调的状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该通过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人口管理政策重点转变以及试点人口政策新路径的方式,促进人口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对我国现存人口结构的适应。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经济发展 生育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雄
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区域总体差距趋于缓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区域发展新增长极涌现,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但是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还不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对落后地区和问题地区的扶持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发展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发展成效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江海
关于地区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但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中国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差异悬殊、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布局错位、举步维艰。应当正视差异悬殊的事实,深刻分析其形成的综合因素,高度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磊 张琢 金兆怀
优化区域城市空间布局、促进资源的整合再分配,是实现东北地区协作互动发展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受深层次体制性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缺乏明显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城市职能与产业分工趋同、城市群空间发育水平偏低、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高、城市空间协调发展外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区域城市空间功能的有效发挥。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全面启动,需要以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区域大通道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政策支持为动力,完善东北地区协同发展促进机制,形成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关系,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协同建立对外开放经济带,加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措施,促进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城市空间 协调发展 东北振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孝锋 蒋寒迪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困境表明,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推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健全市场机制与合作机制,实现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遵循空间均衡和生态效率的原则,充分发挥中部崛起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纽带作用等。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 分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波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性决策。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平衡区域间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和跨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此外,还需要在东部地区的带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过程中,实现不同区域间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可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省份来进行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