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6)
2023(13732)
2022(11671)
2021(10785)
2020(9129)
2019(20630)
2018(20580)
2017(38866)
2016(21373)
2015(24588)
2014(24767)
2013(24347)
2012(23013)
2011(20922)
2010(21511)
2009(20087)
2008(19080)
2007(17471)
2006(15892)
2005(14424)
作者
(65143)
(53636)
(53370)
(50994)
(33977)
(25766)
(24564)
(20793)
(20569)
(19628)
(18177)
(18062)
(17607)
(17066)
(16926)
(16770)
(15985)
(15725)
(15638)
(15596)
(13751)
(13337)
(13251)
(12496)
(12209)
(12162)
(12018)
(11979)
(11132)
(10975)
学科
(84077)
经济(83983)
管理(55802)
(51765)
(40196)
企业(40196)
中国(31731)
方法(29411)
(27782)
金融(27773)
(27077)
银行(27034)
(26434)
(26155)
地方(25796)
数学(25103)
数学方法(24743)
(22447)
(22340)
业经(20359)
(20222)
农业(17680)
(15648)
贸易(15631)
环境(15446)
理论(15156)
(15103)
(15011)
(13232)
财务(13188)
机构
学院(303529)
大学(300146)
(117553)
经济(114516)
研究(110443)
管理(104110)
中国(90204)
理学(86773)
理学院(85596)
管理学(83767)
管理学院(83218)
科学(70100)
(67220)
(58788)
(58288)
(56773)
研究所(52457)
中心(51707)
(49676)
业大(46127)
财经(44691)
农业(44495)
北京(43397)
(42752)
师范(42206)
(40812)
(40776)
(40003)
(36165)
经济学(36019)
基金
项目(193279)
科学(147939)
研究(142209)
基金(133752)
(118643)
国家(117615)
科学基金(97125)
社会(85431)
社会科(80726)
社会科学(80706)
(78528)
基金项目(70664)
(66267)
教育(64074)
自然(62134)
自然科(60382)
自然科学(60360)
编号(59496)
自然科学基金(59206)
资助(55280)
成果(49804)
(44911)
重点(44888)
课题(43496)
(40639)
(39793)
创新(37309)
科研(36402)
计划(36177)
(36013)
期刊
(141880)
经济(141880)
研究(95358)
中国(70430)
(51852)
学报(51660)
(45834)
科学(45717)
(42728)
金融(42728)
管理(39178)
教育(38668)
大学(38060)
学学(35522)
农业(34217)
技术(26532)
业经(24304)
财经(21796)
经济研究(21558)
问题(19478)
(18949)
(18185)
图书(16400)
(15269)
(15134)
资源(14978)
理论(14665)
科技(14132)
现代(14061)
国际(13890)
共检索到488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慧芬  刘珊珊  张志丹  
从要素、状态和过程三个角度对产城融合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产城融合应是"产、城、人、境"的多元融合,不同地区由于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应有不同的产城融合状态,并且会一直处于动态演化和转型升级过程之中。在此基础上,结合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从功能定位、生态治理与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区域对接、分期实施、弹性引导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产城融合规划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铜英  赵海春  简红阳  
聚焦于生态文明背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陕南地区县城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县城既肩负着保护水资源、高标准进行生态建设的社会责任,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义务。以国家转型、城市转型发展为导向,在规划视角、规模预测、用地布局等领域转变规划理念和方法,探讨适合陕南生态敏感地区县城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阮梦乔  
近年来,随着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热潮的涌现,特色小镇规划与我国法定规划体系脱节、冲突的问题日益浮现,造成特色小镇规划科学性降低、实施困难。镇总体规划与特色小镇规划具有协同编制的良好基础,本文以灯塔市佟二堡镇为例,解析镇总体规划与特色小镇规划在定位与产业、规模与范围、结构与用地、管控与实施等环节协同编制的过程,探索特色小镇规划编制与我国城乡法定规划编制体系融合对接的方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建伟  刘科伟  
结合青海省都兰县总体规划的实践,就小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选择和人居环境建设三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小城镇规划阶段,发展定位必须从区域发展和镇域中心两个角度出发明确小城镇的性质及发展方向;用地选择从时间维度上分析历史沿革和现状特征,在要素上分析经济技术和对外交通等,从而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的绿化环境,塑造特色的景观格局,从而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荣宝  倪少春  王龙  
以广州市为例,利用2005年的TM影像,并结合DEM、水土流失现状图、地质灾害图、有机质含量分布图及社会经济等数据,分析全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将生态脆弱性区分区图与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环境优越,生态良好区占85.96%;②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性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各生态脆弱性类型区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平原地区好于山区,城区好于郊区;③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调整和布局已经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符合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实施有利用于提升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赵达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长年来一直存在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局面;其保护规划更缘于文物部门与地方政府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居民搬迁等区域利益上的分歧而面临"编制难、审批难、实施更难"的窘况。在此背景下,新近编制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为指针,在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增峰  袁少军  石炼  
本文从我国环境卫生的总体情况入手,分析目前我国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城市总规划视角下,预测我国环境卫生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阶段的环境卫生规划为实例,从规划的角度来说明解决我国环境卫生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可为其它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环境卫生规划提供参考和示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敬辛  韩博  孙同昕  张金慧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河南省淅川县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分析了调水源头周边城镇发展规划中遇到的两难问题,阐述了既保证生态环境质量,又保证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些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树立生态成本观念,划定生态功能分区,调整生态成本结构的城镇规划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娟  吕斌  
生态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规划理论而言的规划理论,它强调规划应先从控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入手。文章介绍了生态规划理论是如何在唐山市新城总体规划中加以实践应用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徐超平  
编制内容和报审内容分离是当前总体规划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报审成果模板制作的实践,对"编审分离"的概念、核心、策略进行解读和探索,以期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审制度的整体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徐超平  
编制内容和报审内容分离是当前总体规划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报审成果模板制作的实践,对"编审分离"的概念、核心、策略进行解读和探索,以期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审制度的整体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长青  李倩  
本文根据贵阳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山地城市的实际情况,探索性提出建设北部生态宜居新城,以解决城市发展瓶颈,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在探讨贵阳市建设北部生态宜居新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修文新城的选址基础条件、发展战略和功能地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修文新城建设的规划构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静  卓佳  
本文提出现阶段乡村规划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出现的空间调整或重构。将分析农村地区的重构原因、展望未来的重构趋势和采取合适的重构手段作为乡村规划的核心技术主线,并将这一思路运用到西昌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德胜  
反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规划理论而言的一种新的规划理论 ,它强调规划应先从控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入手。文章介绍了反规划理论是如何在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中加以应用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萍  
在快速城镇化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周边的生态敏感地区日益成为建设开发活动的热点,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需要加以协调。以乌鲁木齐县南山山前地区为例,提出了保护式旅游开发策略,并从限制性要素分析、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及空间分区管制、生态环境修复、村镇建设调整、旅游发展引导和景观风貌塑造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空间规划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