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0)
2023(11720)
2022(9729)
2021(9065)
2020(7669)
2019(17083)
2018(17074)
2017(34266)
2016(18509)
2015(20613)
2014(20530)
2013(20481)
2012(19106)
2011(17206)
2010(17889)
2009(17380)
2008(17477)
2007(16171)
2006(14982)
2005(13695)
作者
(53306)
(44703)
(44567)
(42256)
(28350)
(21252)
(20057)
(17234)
(16752)
(16183)
(15159)
(14660)
(14515)
(14123)
(13792)
(13494)
(13258)
(12984)
(12909)
(12879)
(11283)
(11137)
(10832)
(10257)
(10203)
(10083)
(10043)
(9852)
(9032)
(9016)
学科
(88592)
(81820)
经济(81720)
(70376)
企业(70376)
管理(69044)
(46843)
方法(32049)
农业(30971)
业经(29494)
(26783)
数学(24315)
数学方法(24109)
中国(22146)
(20470)
(18946)
环境(18684)
(18655)
财务(18639)
财务管理(18619)
企业财务(17595)
(17136)
技术(17053)
(16036)
贸易(16027)
(15684)
(15500)
地方(15223)
(14915)
(13592)
机构
学院(278476)
大学(268347)
(123875)
经济(121489)
管理(114231)
理学(97303)
理学院(96459)
管理学(95358)
管理学院(94863)
研究(89369)
中国(74340)
(59102)
(56709)
(55827)
科学(50563)
财经(45834)
(44999)
(44401)
农业(42850)
中心(42084)
业大(41637)
(41304)
研究所(39992)
经济学(35990)
北京(35332)
(34939)
经济管理(33445)
财经大学(32987)
经济学院(32615)
(32543)
基金
项目(172727)
科学(137692)
研究(133081)
基金(125410)
(106653)
国家(105514)
科学基金(91953)
社会(86994)
社会科(82162)
社会科学(82139)
(69438)
基金项目(66361)
教育(58117)
自然(56396)
(55944)
编号(55565)
自然科(54941)
自然科学(54928)
自然科学基金(53993)
资助(50415)
成果(44111)
(39648)
(39064)
(38585)
(38275)
重点(37804)
课题(36980)
(35796)
国家社会(35413)
创新(34985)
期刊
(151450)
经济(151450)
研究(82567)
(58631)
中国(53927)
(46081)
管理(43596)
农业(39272)
科学(36365)
学报(34702)
(33120)
金融(33120)
业经(31655)
大学(27890)
学学(26829)
技术(24091)
财经(22634)
教育(22332)
经济研究(21501)
问题(20890)
(20307)
(19515)
技术经济(16197)
农村(15227)
(15227)
(15025)
世界(14899)
农业经济(14714)
现代(14411)
商业(14312)
共检索到429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国才  王士革  谢洪  张桂香  张金山  
中国西部山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使得西部山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若炎  田久松  代正东  
本文分析了贫困山区农业生态失衡的原因,提出了农村能源矛盾是农业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同时,通过时慈利县农村能源建设中各种实践活动的客观评价,肯定了以发展农村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方向,提出了以能源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若炎  田久松  代正东  
本文分析了贫困山区农业生态失衡的原因,提出了农村能源矛盾是农业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同时,通过时慈利县农村能源建设中各种实践活动的客观评价,肯定了以发展农村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方向,提出了以能源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动力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亚文   李绍亭   雷坤洪   淮建军  
探究农业转型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以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中国建设。以秦巴山区为例,基于构建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秦巴山区农业转型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水平;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索二者互动关系的演变趋势及特征,应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秦巴山区农业转型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3~2020年,秦巴山区的农业转型发展水平、农业生态环境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秦巴山区各市农业转型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由低向高转变,总体分布格局呈现出空间异质性,耦合协调类型从农业生态环境滞后逐渐转变为农业转型发展滞后;(3)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乡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水土流失控制面积、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因子间协同性较强。研究表明,秦巴山区农业转型应以生态发展为方向,各地区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凌夫  
当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紧缺且污染严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其次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第三是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四是加大水污染治理,创建节水型社会;第五是加大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国宝  
跨世纪的最后十年,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将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如何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运用生态经济协同思想,促进经济发展,将是本年代的一大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我国农业方面的情况作些初步探讨。一、生态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当前,人们在经济工作中往往只注重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关系,重视经济活动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但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文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因而,应在分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以保护和改善我国本已相当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章勇  邱玉华  刘百韬  李必华  熊先忠  
由于长江流域日益严峻的外生态环境的压力,加上长期以来湖区不合理的围垦开发利用,使江汉平原涝渍地域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主要表现为气候变率较大、分布不均,涝渍相随、旱涝并存,农业用水的水质劣化趋势加剧,涝渍地的土壤潜沼化仍在继续,土地生产力低下,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将水和涝渍地看成一种资源而非负担,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出发,用大农业的观点,走社会化自然顺应的生态环境恢复之路;要上防下截,蓄泄兼顾,控制围垦,退田还湖,通过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使涝渍小生境得到改善;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使涝渍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更加科学和可持续。不同类型的涝渍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洪凯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山区农业现状 ,提出了山区农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并对山区农业生态经济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法稳,尚杰  
集水型生态农业是适应西北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特点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结合点。通过采取使两者同时受益的关键措施,不但可以实现农民的脱贫,而且还可以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与重建,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瑞  孙芸  栾敬东  
大别山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连片特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使农业产业在大别山区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提升大别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区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大别山区茶、高山蔬菜、中药材、竹、板栗和蚕桑等农业特色产业的实地调研情况,从技术、产品、人才、产业等方面,分析了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提出了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明确一个目标、创新两个机制、构建三类体系、提升四项技术"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春英  
发展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稳步提高,有助于实现农业及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有助于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意识比较差、法律制度不健全,生态农业建设无法可依、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滞后等。基于此,建议做好如下工作: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生态农业参与意识;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科技创新,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重视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创建完备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江  罗珺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化学品投入量大幅增加所产生的农业污染问题的现状,认为农业污染的形成与农业产业政策、城乡经济结构、污染治理资金、环境综合管理、农业环境政策、污染治理法律以及农民环境意识等因素有关。为有效解决农业污染问题,需采取以下措施: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建立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体系、实行流域的综合管理、增强农业污染环境管理能力、加大农民环境教育力度以及建立农业环境保护立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农  白清云  张洪生  沈跃  周其文  宁安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咏絮  廖伦建  
山区在经济弱势中储藏着巨大的绿色优势,交通弱势中储藏着丰富的文化优势,"精神贫困"中储藏着积极的变革优势。山区农业供给侧改革,要以优势特色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山区共享发展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