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23)
- 2023(19277)
- 2022(16646)
- 2021(15449)
- 2020(13007)
- 2019(29541)
- 2018(29514)
- 2017(56415)
- 2016(30609)
- 2015(34664)
- 2014(34798)
- 2013(34361)
- 2012(32357)
- 2011(29568)
- 2010(30194)
- 2009(28435)
- 2008(28000)
- 2007(25430)
- 2006(23012)
- 2005(21127)
- 学科
- 济(137301)
- 经济(137138)
- 管理(94015)
- 业(88037)
- 企(73127)
- 企业(73127)
- 方法(51957)
- 数学(44006)
- 数学方法(43454)
- 中国(39787)
- 农(35005)
- 财(33119)
- 地方(32409)
- 业经(30871)
- 制(29530)
- 学(28475)
- 技术(23819)
- 银(23732)
- 银行(23681)
- 贸(23479)
- 贸易(23457)
- 农业(23313)
- 行(22770)
- 易(22668)
- 融(22428)
- 金融(22424)
- 理论(21526)
- 和(20375)
- 环境(20284)
- 体(20105)
- 机构
- 大学(450009)
- 学院(447229)
- 济(185612)
- 经济(181474)
- 管理(170886)
- 研究(157260)
- 理学(145159)
- 理学院(143427)
- 管理学(141016)
- 管理学院(140193)
- 中国(120528)
- 京(98233)
- 科学(94400)
- 财(89305)
- 所(80412)
- 研究所(72011)
- 中心(70131)
- 农(69966)
- 财经(69109)
- 江(68955)
- 北京(63505)
- 业大(62618)
- 经(62375)
- 范(60573)
- 师范(60022)
- 院(56712)
- 经济学(56258)
- 州(55757)
- 农业(54193)
- 财经大学(50873)
- 基金
- 项目(286432)
- 科学(224723)
- 研究(212993)
- 基金(205571)
- 家(178353)
- 国家(176811)
- 科学基金(150988)
- 社会(134275)
- 社会科(127126)
- 社会科学(127094)
- 省(111731)
- 基金项目(108283)
- 教育(97744)
- 自然(95564)
- 划(93676)
- 自然科(93276)
- 自然科学(93255)
- 自然科学基金(91624)
- 编号(86862)
- 资助(84667)
- 成果(72976)
- 重点(64247)
- 发(63977)
- 部(63227)
- 创(61495)
- 课题(61226)
- 创新(56944)
- 国家社会(54913)
- 教育部(54401)
- 制(53950)
- 期刊
- 济(221663)
- 经济(221663)
- 研究(143923)
- 中国(97022)
- 管理(68595)
- 财(68313)
- 学报(68120)
- 农(64947)
- 科学(63506)
- 教育(55360)
- 大学(52257)
- 学学(48750)
- 融(45920)
- 金融(45920)
- 农业(44236)
- 技术(40518)
- 财经(35117)
- 经济研究(35019)
- 业经(34845)
- 经(30213)
- 问题(28382)
- 图书(23563)
- 技术经济(23511)
- 业(23140)
- 贸(22681)
- 理论(21979)
- 科技(21763)
- 现代(20704)
- 商业(20138)
- 国际(19918)
共检索到702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彬
文章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我国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制度保证,指出了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制度短缺现象,并从制度形式的合理配置、制度冲突的克服、制度的本土化政府的干预等四个方面对有效制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最后对有效制度创新从财产权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等几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关键词:
西部经济 制度短缺 制度保证 制度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秋宝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杨秋宝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制度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具体的体制、机制、组织形式:权利关系、行为规则等。在人类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经济发展总是和制度变革相联系的。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飞跃,而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德功 黄娟
适应经济增长要求的金融制度能够较好地实现储蓄动员和投资转化,从而形成良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态势,而落后的金融制度必将导致金融交易的停滞或畸形状态,使经济增长受到金融因素的制约。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西部贫困地区金融制度的落后乃至缺失,依然是制约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认为,促进金融制度的创新和变迁,设计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应该是政府解决西部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贫困地区 金融制度创新 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彬 何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新状态。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工业生产增速、农业经济运行、消费市场、对外贸易等呈现新态势。经济转型、工业升级、企业经营、投资增长、对外开放、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与风险。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探索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意义重大。
关键词:
新常态 新态势 西部经济 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丹 黄贤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由于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为此,在测算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大地区的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分析三大地区碳排放的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碳排放量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最少,并且从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上看,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最慢;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三大地区生产总值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而解释它们之间碳排放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针对上述的研究结论提出减少我国碳排放的政策建议,以为我国...
关键词:
碳排放 灰色关联度 三大地区 低碳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刘志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地理条件、资源愿赋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其经济发展总是沿着不发达──欠发达──发达三个阶段不断推向前进。而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和不发达又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我国建国40多年来,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兴江 李志国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对弈各方均按各自最优决策博弈,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博弈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人力资源竞争、产业结构、产品市场等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促使区域由非合作走向合作,实现协调发展。
关键词:
博弈论 区域经济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卓珺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制度变迁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看,其发展模式的形成,就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拟以非正式制度理论为线索来探求西部地区的思想观念及其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关系。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发展模式 西部地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锁成
一、西部经济地带的多重属性 (一)地域空间与地理位置的二重性。西部地区(笔者按:本文的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11省区)。疆域辽阔、空间广袤,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0以上,但人口仅占全国的3/10,可谓地旷人稀。仅此而言,似乎西部的国土可为经济活动和生产力布局提供广阔的空间。但是,西部大面积的戈壁沙漠、崇山峻岭以及号称“世界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鸣 兰秀文
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离不开产业经济的支撑,如何壮大产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9年西部地区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VAR模型的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具体体现为技术创新能力对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GDP贡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正相关是单向的促进,换言之,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来源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探究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为技术创新的积极效果提供了来自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鸣 兰秀文
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离不开产业经济的支撑,如何壮大产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9年西部地区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VAR模型的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具体体现为技术创新能力对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GDP贡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正相关是单向的促进,换言之,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来源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探究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为技术创新的积极效果提供了来自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证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德平 朱银芳
本文从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在界定和明确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若干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经济发展理论和事实中的制度创新问题,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市场制度,继而分析出市场制度创新的逻辑要点以及我国市场制度创新的特殊性和基本要求,以期能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及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启发。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制度创新 逻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彬 何悦
经济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研判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探寻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新增长点,开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需要采取新的思维方式,把握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以改革、创新和转方式、调结构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利用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关键词:
新常态 西部地区 经济形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彬,杜静,肖晓麟
本文指出了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善遍存在的制度短缺现象,对有效制度创新从财产权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等几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制度短缺 制度保证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