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4)
- 2023(4429)
- 2022(3987)
- 2021(3726)
- 2020(3152)
- 2019(7624)
- 2018(7653)
- 2017(15544)
- 2016(8662)
- 2015(10171)
- 2014(10315)
- 2013(10573)
- 2012(10103)
- 2011(9341)
- 2010(9665)
- 2009(9325)
- 2008(9024)
- 2007(8115)
- 2006(7547)
- 2005(6745)
- 学科
- 济(42388)
- 经济(42355)
- 管理(22454)
- 业(20761)
- 方法(17571)
- 数学(16203)
- 中国(16093)
- 数学方法(16029)
- 企(14712)
- 企业(14712)
- 地方(12413)
- 农(10881)
- 制(8228)
- 财(8087)
- 环境(7454)
- 学(7214)
- 农业(7180)
- 业经(7029)
- 贸(6957)
- 贸易(6952)
- 城市(6722)
- 易(6700)
- 银(6593)
- 银行(6574)
- 行(6320)
- 地方经济(6313)
- 发(5791)
- 和(5779)
- 融(5494)
- 金融(5493)
- 机构
- 大学(136479)
- 学院(136111)
- 济(56704)
- 经济(55292)
- 管理(50472)
- 研究(49243)
- 理学(42848)
- 理学院(42212)
- 管理学(41525)
- 管理学院(41266)
- 中国(37342)
- 京(31117)
- 科学(30933)
- 财(27073)
- 所(25895)
- 研究所(23409)
- 财经(21457)
- 中心(21355)
- 农(20705)
- 北京(20328)
- 江(19691)
- 范(19690)
- 师范(19546)
- 经(19227)
- 业大(18925)
- 院(18119)
- 经济学(17281)
- 州(16677)
- 农业(16357)
- 师范大学(15921)
- 基金
- 项目(86480)
- 科学(67410)
- 研究(62591)
- 基金(61362)
- 家(53877)
- 国家(53484)
- 科学基金(44481)
- 社会(39121)
- 社会科(37021)
- 社会科学(37007)
- 基金项目(33304)
- 省(32859)
- 划(29013)
- 自然(28482)
- 教育(28293)
- 自然科(27730)
- 自然科学(27723)
- 自然科学基金(27127)
- 编号(25659)
- 资助(25031)
- 成果(20866)
- 发(19918)
- 重点(19858)
- 部(19364)
- 课题(18528)
- 创(16899)
- 科研(16043)
- 教育部(16027)
- 创新(15982)
- 发展(15966)
共检索到204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霞飞 曲建升 刘莉娜 李恒吉 裴惠娟 曾静静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自然气候系统敏感且脆弱,主动适应能力处于落后阶段,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阻力大。文章以西部地区适应型试点城市和个别省会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考"压力—状态—响应"(PSR)环境指标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即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建立评价模型,根据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将城市的适应能力划分为Ⅰ级低水平、Ⅱ级中等水平和Ⅲ级高水平。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整体为Ⅱ级中等水平,城市化进程相对稳定,城市状态指数基本分布在中等水平,压力层的适应能力指数相对状态指数的变化具有时间上的差异,响应指数变化具有滞后性;相对于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城市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压力更具有不稳定性,而响应能力较好;根据适应能力指数等级将城市适应能力类型分为"初阶型""中阶型"和"高阶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娱冰 康蓉
气候变化必然影响能源部门,能源部门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未来的气候。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目前中国能源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故通过一个综合指数评估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7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为建立一个综合指数,先确定了三个子指标:反应性适应指标、预测性适应指标、计划性适应指标,通过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指标汇总,最终得到气候变化适应指数(CCAI)。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0年提出了反应性适应方案,其系统脆弱性较高;2010年后,出现了预期性的适应情景,即脆弱性是中等的。总体来看,中国能源部门从系统脆弱性较高的反应性适应情景到脆弱性中等的预期性适应情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该部门正在为计划性适应情景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娱冰 康蓉
气候变化必然影响能源部门,能源部门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未来的气候。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目前中国能源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故通过一个综合指数评估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7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为建立一个综合指数,先确定了三个子指标:反应性适应指标、预测性适应指标、计划性适应指标,通过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指标汇总,最终得到气候变化适应指数(CCAI)。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0年提出了反应性适应方案,其系统脆弱性较高;2010年后,出现了预期性的适应情景,即脆弱性是中等的。总体来看,中国能源部门从系统脆弱性较高的反应性适应情景到脆弱性中等的预期性适应情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该部门正在为计划性适应情景奠定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恩财 谢立勇 赵洪亮 曹敏建 郭明顺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加强农业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农业产业的特性以及防灾减灾的基本规律与要求等考虑,研究探讨了以推进经济发展为基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与推广,公众参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等8个方面的未来适应能力建设问题。
关键词:
农业 气候变化 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素妍 陈嘉烨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江苏,山东,四川,福建,江西5省754个样本的实际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的probit回归模型和养殖利润方程,从农户方面分析了当期的养殖利润,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养殖利润对生计策略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养殖户采取应对策略具有滞后性;物质资本中的通用型资产,金融资本中的消费类资产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为负,通用型资本的增加意味着养殖户的转移成本较小;消费类资产越多,农户可用于应对的风险的资金越少,因此这两者都会减少养殖户对生计策略的选择。而物质资本中与气象风险相关的专用型资本、金融资本中的储蓄类资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为正;专用型资本...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当期利润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亮 魏彦强 周强 刘峰贵 陈琼 杨登兴 赵佩 侯志瑞
全球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农户是农村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通过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及其限制因子的诊断研究,可以提高农户适应行为的有效性,增强适应能力。本研究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和适应能力评估框架,以青藏高原典型农业区,湟水中下游14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入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该区域的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适应能力指数模型,进行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定量评价,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诊断分析主要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1)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较为准确;2)农户适应能力的高低用适应能力指数(ACI)表示,研究区农户适应能力处于较高状态,以适应能力0.280≤ACI <0.320的农户为主体。研究区自东向西随着海拔的升高,样本村农户适应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维度层表明,自然能力和经济能力对农户适应能力的影响较大。指标层表明,耕地质量、经济收入多元性、获得现金帮助的途径、家庭年收入、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农作物需水量紧缺度为主要限制性因子;4)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适应能力高低的核心因子为农户家庭年收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霞飞 曲建升 刘莉娜 曾静静 叶谦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风险是国际科学界和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自然气候系统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加,主要表现在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发生显著改变的周期性现象和长期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显著差异增加。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认识上的局限性,给制定主动应对措施和政策带来风险。文章在梳理我国西部地区现有气候变化适应性选择,包括生态安全、农业生产、林业发展、水资源紧张、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等方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 不确定性 风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霞飞 曲建升 刘莉娜 曾静静 叶谦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风险是国际科学界和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自然气候系统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加,主要表现在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发生显著改变的周期性现象和长期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显著差异增加。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认识上的局限性,给制定主动应对措施和政策带来风险。文章在梳理我国西部地区现有气候变化适应性选择,包括生态安全、农业生产、林业发展、水资源紧张、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础上,制定应对措施所需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 不确定性 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力 周曙东
本研究以水稻种植业为例,基于1985-2008年中国水稻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灾后适应能力的机制及绩效。结论表明: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在极端气候事件灾后,并没有将农业产业结构向养殖业调整,相反,种植业在政府扶持与创新激励下反而恢复生产甚至进一步扩张。特别对于西南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较强的灾后适应能力,往往是农业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作用结果,同样由于此原因,华东地区在水灾之后却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现象。现阶段,灾后适应能力较多的表现为微观层面的农户响应行为,此种民间调控机制必然有其局限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构建、标准化农田建设、良种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蕾
社区居民的风险认知程度是其参与气候适应性建设的基础,其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年龄、教育、收入水平等内生性因素,也包括所处区的受灾频率和社会脆弱性等外生性因素。研究随机抽取366份上海市社区样本,用以分析社区居民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及其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风险认知方面,虽然上海市居民对气候风险的影响有一定认识,但整体偏弱;社区居民所受的教育程度、所在社区的地理区位因素对社区居民的风险认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在适应行为方面,虽然社区居民偏好主动性适应,愿意通过增强疾病抵抗力和改善家庭生活设施来提高其适应风险的能力,但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适应性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政府的公共投入。
关键词:
气候风险 认知 适应性行为 社区 上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继红
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和浦口区为例,具体分析了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能力的因素,认为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能力的因素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政府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失地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城市适应能力 主客观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诚
本文采用路径分析原理构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分析了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数结构变量之间、结构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分析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以便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投入到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文华
基于1996-1998年和2004-2006年国内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统计,本文首先对中国大陆本土市场上世界性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活动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美日欧及中国台湾在中国大陆的发明专利份额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再次对上述国家或地区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技术竞争态势进行了考察;最后,对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志刚 梁晨露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职毕业生从大学校园环境直接进入社会环境,能否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过渡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涉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为充分了解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笔者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38份;其中男生296人,女生142人,回收率达87.6%。结果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但是要想跟上产业升级步伐,须进一步提升自身办学水平。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社会交往能力在"工作(学习)之外经常参加的社会活动"调查结果显示:10.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