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4)
2023(4737)
2022(4187)
2021(4059)
2020(3522)
2019(8101)
2018(8417)
2017(16776)
2016(9356)
2015(10827)
2014(11266)
2013(11174)
2012(10756)
2011(9821)
2010(10206)
2009(9788)
2008(9982)
2007(9165)
2006(8356)
2005(7800)
作者
(27256)
(22560)
(21961)
(21284)
(14235)
(10783)
(10494)
(8627)
(8483)
(8448)
(7491)
(7490)
(7211)
(7062)
(6925)
(6845)
(6754)
(6495)
(6485)
(6440)
(5738)
(5606)
(5386)
(5185)
(5142)
(5074)
(5051)
(5020)
(4513)
(4351)
学科
(37132)
经济(37087)
(25889)
管理(24785)
(17864)
企业(17864)
方法(15890)
中国(15164)
数学(14236)
数学方法(14118)
(11816)
(11693)
(11246)
(11117)
银行(11111)
(10990)
保险(10898)
(10554)
地方(8943)
(8814)
金融(8812)
(8393)
贸易(8386)
(8181)
农业(7438)
业经(7265)
(6897)
制度(6890)
(6655)
财务(6644)
机构
学院(138494)
大学(136633)
(56780)
经济(55365)
管理(49805)
研究(43168)
理学(40479)
中国(40120)
理学院(40016)
管理学(39339)
管理学院(39077)
(33136)
(29674)
财经(25072)
科学(24102)
(22402)
(22286)
(22263)
中心(20835)
北京(19925)
研究所(19182)
(19026)
财经大学(18454)
(18314)
经济学(17889)
(17833)
师范(17700)
经济学院(16343)
业大(15886)
(15348)
基金
项目(75227)
研究(59789)
科学(57152)
基金(52005)
(43579)
国家(43162)
社会(36022)
科学基金(35842)
社会科(33834)
社会科学(33823)
(28713)
教育(28112)
基金项目(27162)
编号(27050)
(24241)
成果(23564)
资助(22613)
自然(21185)
自然科(20559)
自然科学(20552)
自然科学基金(20159)
课题(18673)
(17276)
(16795)
重点(16593)
(16355)
项目编号(15953)
(15702)
教育部(14968)
(14674)
期刊
(69555)
经济(69555)
研究(49597)
中国(29197)
(25404)
(22708)
金融(22708)
管理(18474)
教育(17248)
(17211)
学报(16419)
科学(15802)
大学(12960)
财经(12447)
技术(12280)
学学(11927)
业经(11684)
农业(10912)
经济研究(10664)
(10541)
问题(9825)
(8757)
理论(8544)
实践(7822)
(7822)
国际(7348)
商业(7278)
图书(7128)
现代(6899)
技术经济(6693)
共检索到226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程太和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 ,地陷、崖崩、泥石流等数十种地质灾害齐全 ,人们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较低 ,投资风险相对东部地区较大。保险业拓展西部市场的成本也高于东部地区。现行的地质灾害保险补偿机制具有不对等性。保险业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配套服务 ,应当成立西部大开发保险设计指导组织 ,建立国家财政对西部地区地质灾害保险的担保制度 ,保险公司要提高承保质量 ,搞好风险管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忠荣  李新哲  杜颖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类别。由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没有定额及计量规则等,致使其造价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特点编制专用定额,制定工程量计量规则,有利于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计价行为,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晖  李春燕  张若琳  李亚民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索县域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测算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承灾体易损性,以定性综合评估的方式实现县域单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实际评估中,将承灾体易损性分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分别用因灾死亡人口比与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比加以表征;再以国土资源部2001-2015年地质灾害灾情数据为基础,参考1950-2000年灾情数据,提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的分级标准,并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地质灾害风险低,204个评估单元中仅有6个为中风险区,包括河北省涞源县、涞水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晖  李春燕  张若琳  李亚民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索县域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测算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承灾体易损性,以定性综合评估的方式实现县域单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实际评估中,将承灾体易损性分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分别用因灾死亡人口比与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比加以表征;再以国土资源部2001-2015年地质灾害灾情数据为基础,参考1950-2000年灾情数据,提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的分级标准,并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地质灾害风险低,204个评估单元中仅有6个为中风险区,包括河北省涞源县、涞水县、武安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北京石景山区、延庆区,其余198个为低风险区,与实际情况相符。此方法快捷简便、数据可连续获取,符合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要求。空间差异化评估结果可为主动防灾减灾、国土空间管理提供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军  李铭泽  侯俊东  
文章将超效率DEA与三阶段DEA模型相结合,在克服原始DEA模型不足的基础上,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对我国各地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做模拟评价,并试图从中找出对我国地质灾害易损性影响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资生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湖南省娄底市地质灾害损失数据为样本,借助广义Pareto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对地质灾害损失分布进行刻画,建立了一个分段的地质灾害损失分布模型,然后讨论了地质灾害损失的纯保费和最大可能损失的估计问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佳文  陈连进  林从谋  薛强  
基于一系列地质灾害对人类己有生存环境和城乡建设科学规划提出的挑战,重点研究了环泉州湾地区的区位格局与地质灾害环境,系统地总结归纳了该区的10类地质灾害及其致灾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环泉州湾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建立了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获得了环泉州湾地区地质灾害区域风险评价的结果图。其研究成果为该区城乡规划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国权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了破坏,将导致多种地质灾害发生。本文着重分析了山东人为地质灾害的种类、危害性,指出这些人为地质灾害大部分是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指出今后应加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区划研究,以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江华  
自然灾害管理的数据平台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但西部灾害事件的信息监测与服务尚不充分,数据的整合与共享程度不足;需正视西部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点,落实灾害管理大数据的规划与跨学科研究,形成社区和学校间的防灾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将乡土文化中的传统防灾与减灾手段纳入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中,以有效提高西部地区的灾害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宪尧  薛林  周杨  
莱芜市地处鲁中丘陵区,是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之一。地质灾害隐患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阻碍了莱芜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莱芜市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表述,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卓理  耿鹏旭  王海荣  
矿山地质灾害具有链式效应,分析了平顶山煤矿主要地质灾害链的激发环、损害环和致灾环。随其发展造成灾害(损害环)的涉及面逐步扩大,同时治理的成本增加,而且有一些灾害在短时期内无法修复,提出在减灾对策中宜在上游链环上采取措施,以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灾害链的源头及各环节提出了断链环,阻止灾害向下一环节延伸,及时治理地质灾害,从而减轻灾害的损失。并进行了实例研究,对灾害链的源头及各环节采取切断链环,阻止灾害的发展,为构建绿色矿山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巢娟  
近年来,湖南省炎陵县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立足实际,在防灾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注重发挥组织方面的优势,走"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御途径,切实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在多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功临灾预报多起地质灾害,全县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出现1起人员伤亡事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安  覃建雄  
我国西南部低山区城市发展受到地质和地貌类型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地质活动较为频繁和活跃的地区。低山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大。进一步排查和勘察西南低山区城市地质灾害的位置和规模,并进行有效治理是保持西南低山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