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6)
- 2023(6335)
- 2022(5412)
- 2021(4994)
- 2020(4077)
- 2019(9444)
- 2018(9503)
- 2017(19574)
- 2016(10636)
- 2015(12431)
- 2014(12782)
- 2013(12957)
- 2012(12490)
- 2011(11618)
- 2010(11853)
- 2009(11419)
- 2008(11488)
- 2007(10909)
- 2006(9856)
- 2005(9361)
- 学科
- 济(50328)
- 经济(50283)
- 管理(35544)
- 业(30067)
- 企(23919)
- 企业(23919)
- 方法(21885)
- 数学(19190)
- 数学方法(18975)
- 中国(15131)
- 农(13177)
- 环境(12760)
- 财(12357)
- 制(11944)
- 学(11165)
- 贸(10685)
- 贸易(10672)
- 易(10367)
- 银(10342)
- 银行(10327)
- 行(9922)
- 融(9651)
- 金融(9650)
- 地方(9596)
- 业经(9376)
- 划(8202)
- 和(8023)
- 农业(7930)
- 务(7610)
- 财务(7590)
- 机构
- 大学(173497)
- 学院(171414)
- 济(73251)
- 经济(71643)
- 管理(63832)
- 研究(58218)
- 理学(53477)
- 理学院(52889)
- 管理学(51986)
- 管理学院(51677)
- 中国(48251)
- 京(38302)
- 财(37131)
- 科学(33690)
- 所(30316)
- 财经(29219)
- 中心(26822)
- 研究所(26654)
- 经(26237)
- 江(25699)
- 农(25566)
- 北京(25202)
- 经济学(23050)
- 业大(22719)
- 范(21909)
- 师范(21684)
- 财经大学(21607)
- 州(21393)
- 经济学院(20775)
- 院(20496)
- 基金
- 项目(100778)
- 科学(78585)
- 研究(73887)
- 基金(73861)
- 家(64188)
- 国家(63707)
- 科学基金(53504)
- 社会(46712)
- 社会科(44205)
- 社会科学(44192)
- 基金项目(38583)
- 省(36924)
- 自然(34213)
- 教育(33750)
- 自然科(33328)
- 自然科学(33318)
- 自然科学基金(32720)
- 划(32363)
- 资助(31271)
- 编号(30122)
- 成果(25555)
- 部(23201)
- 重点(22534)
- 发(22064)
- 课题(20515)
- 教育部(19896)
- 创(19884)
- 国家社会(19287)
- 科研(18997)
- 人文(18975)
共检索到271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晏然
西部地区具有天然丰富的生态碳汇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西部积极参与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还可以缓解减排压力、促进转型升级。最后,发展碳经济需要强强联合,因此,要做好碳资产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西部地区 碳资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晏然
西部地区具有天然丰富的生态碳汇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西部积极参与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还可以缓解减排压力、促进转型升级。最后,发展碳经济需要强强联合,因此,要做好碳资产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西部地区 碳资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丹 黄贤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由于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为此,在测算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大地区的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分析三大地区碳排放的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碳排放量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最少,并且从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上看,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最慢;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三大地区生产总值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而解释它们之间碳排放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针对上述的研究结论提出减少我国碳排放的政策建议,以为我国...
关键词:
碳排放 灰色关联度 三大地区 低碳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颖婕 路正南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最基本的要素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目标。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能源利用状况也不尽相同,本文比较研究东西部地区的碳排放,采用截面样本具有垂直维度信息和时间序列样本具有水平横截面信息的面板数据模型,并引入空间效应和计量方法,理论上对低碳能源发展进行补充和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谢涤宇
碳排放权交易将在我国未来的减排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剧烈波动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是现阶段面临的紧要问题。本文对我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的深圳、天津、北京等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针对其量少价差大的特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剖析了其原因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稳定机制,同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交易价格 稳定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胡垚
碳排放影子价格是衡量单位碳排放增加引起的边际产出减少的货币幅度,即环境治理的机会成本,其测算对我国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采用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以及粒子群算法对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的影子价格进行测算,同时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现行交易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存在扭曲。研究结果表明: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交易价格与影子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偏离,说明所在地区企业减排成本高、压力大,尤其是广东和深圳的环境治理成本较高,与此同时,湖北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
关键词:
交易价格 影子价格 价格扭曲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庆龙 刘力臻
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对碳排放权价格与市场规模的非线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价格对市场规模的影响因市场顶层设计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的区间效应,表现为碳排放权稀缺性较低时,交易价格与市场规模没有显著性关系,或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当碳排放权稀缺性较高时,交易价格能显著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此外,碳金融体系的完善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有利于地区内碳排放权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设计要逐步由"自愿减排"过渡到"强制减排",科学合理地权衡"拍卖竞价"和"免费发放"的碳排放权比重,同时也要考虑宏观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开发,忽视教育事业、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等软环境建设,导致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相对增加。因此,在今后的西部大开发规划中,应当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化水平,才能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荣 王英
为了验证FDI对我国各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文章依据2001—2016年的数据,采用系统GMM的方法验证了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碳排放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规模效应在东部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对中西部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技术效应在东、中部对碳排放产生了负效应,对西部的影响与东、中部刚好相反;结构效应对东部碳排放的影响,弹性系数也为负,有利于碳排放,对中、西部呈现正向效应;环境规制效应对三个区域的碳排放均呈现负效应,但是环境规制对东部的作用要好于中、西部。通过实证分析结果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系统GMM FDI 碳排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国志 李宗植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本文选用1996-200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研究了东、中、西部地区人均碳排放EKC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东、中部地区存在人均碳排放EKC,而西部地区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线性关系。第二,东、中部地区人均碳排放EKC拐点到达的时间不同,东部地区较晚而中部地区较早,并且碳排放强度下降会促使拐点提前到达。第三,东、中、西部地区人均碳排放均存在较强的排放惯性,当期经济增长会对未来几年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永娇 郑华珠 董锁成 钱娇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缓解经济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双重胁迫压力尤为至关重要。为此,基于2000—2018年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集,构建空间滞后模型,模拟产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中西部区域碳排放持续增长且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及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出现"高—高"和"低—低"空间分布。(2)产业资源配置效率(TI)及产业结构高级化(TS)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缓作用,现阶段优化TI比TS升级对减缓碳排放更有效,其直接和间接的边际效应强度分别达41.2%和32.2%、8.0%和6.1%,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增长对碳排放的边际效应强度。(3)为此,中西部地区应加强TI和TS优化升级,特别是近期内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进而解决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双重胁迫压力,减少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永娇 郑华珠 董锁成 钱娇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缓解经济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双重胁迫压力尤为至关重要。为此,基于2000—2018年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集,构建空间滞后模型,模拟产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中西部区域碳排放持续增长且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及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出现"高—高"和"低—低"空间分布。(2)产业资源配置效率(TI)及产业结构高级化(TS)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缓作用,现阶段优化TI比TS升级对减缓碳排放更有效,其直接和间接的边际效应强度分别达41.2%和32.2%、8.0%和6.1%,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增长对碳排放的边际效应强度。(3)为此,中西部地区应加强TI和TS优化升级,特别是近期内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进而解决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双重胁迫压力,减少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军 巩芳
脱钩理论是有关环境压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的理论,文章通过对西部11个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模型计算出西部地区碳排放与GDP的脱钩弹性指数,得到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的排序,并提出政府要根据不同的脱钩状态制定不同的脱钩政策这一新的低碳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脱钩关系 区域比较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