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7)
2023(13350)
2022(11001)
2021(10481)
2020(8374)
2019(19467)
2018(19575)
2017(37241)
2016(20431)
2015(23476)
2014(23688)
2013(23632)
2012(22118)
2011(20479)
2010(21197)
2009(19875)
2008(19677)
2007(18099)
2006(16539)
2005(15256)
作者
(60965)
(50727)
(50369)
(47785)
(31869)
(24308)
(22830)
(19709)
(19164)
(18358)
(17199)
(17088)
(16288)
(16172)
(15495)
(15378)
(15009)
(14715)
(14533)
(14500)
(13027)
(12640)
(12533)
(11796)
(11545)
(11450)
(11427)
(11075)
(10457)
(10063)
学科
(95727)
经济(95637)
(59398)
管理(51682)
(51315)
(35744)
企业(35744)
方法(34347)
农业(34155)
中国(30808)
数学(30550)
数学方法(29974)
地方(25974)
业经(24590)
(19538)
(17619)
(17442)
(16528)
银行(16511)
(16454)
贸易(16436)
(16062)
(16016)
(15901)
(15049)
金融(15047)
环境(13892)
理论(13774)
技术(13541)
发展(13188)
机构
学院(303257)
大学(295887)
(125438)
经济(122595)
管理(113569)
研究(104253)
理学(96109)
理学院(95039)
管理学(93143)
管理学院(92599)
中国(83479)
(64504)
(64196)
科学(62593)
(57486)
(53620)
中心(49095)
(48871)
农业(48648)
研究所(47704)
业大(47329)
财经(43928)
(42344)
师范(41993)
北京(41450)
(39817)
(39532)
经济学(36637)
(36450)
(34677)
基金
项目(187837)
科学(146283)
研究(143721)
基金(131279)
(113078)
国家(112013)
科学基金(94910)
社会(89580)
社会科(84471)
社会科学(84446)
(76473)
基金项目(68818)
教育(65500)
编号(62772)
(62304)
自然(57865)
自然科(56296)
自然科学(56286)
自然科学基金(55219)
资助(53934)
成果(51399)
(46475)
课题(43343)
重点(42143)
(41065)
(38602)
发展(37719)
(37094)
国家社会(36232)
(36132)
期刊
(155169)
经济(155169)
研究(92339)
中国(71168)
(67304)
农业(45580)
学报(44065)
科学(42604)
(41482)
管理(40629)
教育(38954)
大学(34497)
(34165)
金融(34165)
学学(32125)
业经(31698)
技术(29384)
经济研究(22194)
(21957)
问题(21743)
财经(20906)
(17985)
图书(16639)
资源(16260)
农村(16014)
(16014)
(15890)
技术经济(15880)
农业经济(15853)
统计(15565)
共检索到482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俸晓锦  徐枞巍  
本文在研究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内化模式、创业驱动模式、"注入—带动"模式和资源吸引模式等四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云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有效开发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将带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关于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的分析研究以及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总结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淑琼  强俊宏  
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普遍较低己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巨大障碍。分析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指导,从观念、机制、教育、劳动力转移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华宁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进修深造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国外发达国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冈姿  仇国芳  
本文以部分国家为例,通过分析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结合中国的特点,提出了当前开发新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认为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开发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和市场需求。研究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目的是改革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索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春  黄燕玲  罗盛锋  
从分析中央农村政策和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入手,探讨了西部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因素之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农业集群来指导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观点。然后从农业集群的内涵、特点、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优劣势和意义等角度全面论证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可行性,最后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莉  
积极探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也是提高新农村建设绩效的重要保障。结合我国农村存量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较低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制保障、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基础上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多层次教育体系、形成农村人力资源自由性流动机制、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性激励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瑜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国家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仍然面临农村优秀人才外流、引人留人困难、创新创业条件不足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综合运用人才输出、引进、就地开发、循环开发等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最大限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凤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黎霞  
西部的贫困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开发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战略意义,指出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凤珠  
本文根据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即农村城市化;讨论了农村城市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关系;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从思想、制度、管理服务机制、就业、收入、教育和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黎平辉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方式、保教内容与师资培养等都与实际需求脱节。因此,与村寨组织、居住分散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学前教育办学方式、传承文化的农村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与保教方法创新、利用当地资源并符合民族心理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策略等无疑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内生型发展的根本。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长伟  
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与流动中的"农村——城市——农村",农民工在中间环节被消耗性使用的现象,及其人力资源开发过于依赖外部教育资源,由此进一步造成优质人力资源外流的现象,提出"本土化"——"新农民"与"融入城市"——"新市民"的发展与开发并行且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与开发的新模式。它的有效实施以相关措施为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展;农村教育体系的持续完善;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农业补贴政策的持续实行;对农民本土创业、创新的制度扶持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苏南地区以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其农村劳动力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但只是低水平和低层次的充分就业。在苏南产业结构升级的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边际生产率递减的趋势将趋强,这是苏南新农村建设的隐忧。依托苏南区位优势,培育联系城乡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是苏南新农村建设取得长期成效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正瀚  
在当前的城乡统筹的大环境下,我们针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培育模式,也就是校地合作这样的模式,它是一种通过资源的共享并且进行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地方政府作为主导,通过与高校的资源相配合,形成一套由高校来支持地方的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时地方也帮助高校来进行发展的一种互利共赢的新型的关系,当前,加强校地合作的水平也是一种拓展人力资源的培训的渠道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本文中主要参考的是河南省某地的一所大学(简称A大学),与当地某地区的合作(简称X地区),来加快农村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帮助产业发展的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