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3)
- 2023(11801)
- 2022(9893)
- 2021(9110)
- 2020(8017)
- 2019(18333)
- 2018(18363)
- 2017(36550)
- 2016(19919)
- 2015(22684)
- 2014(22726)
- 2013(23243)
- 2012(21636)
- 2011(19637)
- 2010(20153)
- 2009(19591)
- 2008(20077)
- 2007(18587)
- 2006(16725)
- 2005(15125)
- 学科
- 济(91891)
- 经济(91780)
- 业(90261)
- 企(72168)
- 企业(72168)
- 管理(69349)
- 农(46912)
- 方法(40986)
- 数学(32727)
- 数学方法(32524)
- 农业(30845)
- 业经(30145)
- 财(28705)
- 中国(23593)
- 制(21333)
- 务(20166)
- 财务(20145)
- 财务管理(20111)
- 企业财务(18988)
- 贸(17731)
- 贸易(17723)
- 技术(17649)
- 易(17291)
- 和(17249)
- 策(16518)
- 体(15269)
- 地方(15240)
- 划(14815)
- 银(14408)
- 银行(14382)
- 机构
- 学院(306386)
- 大学(299949)
- 济(133219)
- 经济(130640)
- 管理(123302)
- 理学(105255)
- 理学院(104278)
- 管理学(102949)
- 管理学院(102394)
- 研究(97448)
- 中国(80048)
- 农(64167)
- 财(62844)
- 京(62717)
- 科学(57841)
- 所(50514)
- 财经(49595)
- 农业(49396)
- 江(48328)
- 业大(47401)
- 中心(46364)
- 研究所(45127)
- 经(44700)
- 经济学(39856)
- 北京(39449)
- 州(38068)
- 经济学院(36406)
- 范(36174)
- 财经大学(35911)
- 师范(35853)
- 基金
- 项目(190492)
- 科学(150212)
- 研究(142510)
- 基金(137999)
- 家(118286)
- 国家(117113)
- 科学基金(100937)
- 社会(91747)
- 社会科(86615)
- 社会科学(86587)
- 省(76194)
- 基金项目(73766)
- 自然(63373)
- 教育(62976)
- 划(61973)
- 自然科(61722)
- 自然科学(61702)
- 自然科学基金(60650)
- 编号(60147)
- 资助(55574)
- 成果(47694)
- 部(43083)
- 发(42636)
- 重点(41970)
- 创(41830)
- 业(41814)
- 课题(38933)
- 创新(38399)
- 国家社会(37510)
- 制(37000)
- 期刊
- 济(157286)
- 经济(157286)
- 研究(87679)
- 农(64862)
- 中国(57586)
- 财(50735)
- 管理(45248)
- 学报(43812)
- 农业(43464)
- 科学(42526)
- 大学(33266)
- 融(32400)
- 金融(32400)
- 业经(32121)
- 学学(31634)
- 技术(26674)
- 财经(24880)
- 业(23068)
- 教育(22842)
- 经济研究(22833)
- 问题(22252)
- 经(21422)
- 技术经济(18310)
- 商业(16051)
- 贸(16023)
- 世界(15704)
- 农村(15240)
- 村(15240)
- 资源(15081)
- 现代(15073)
共检索到463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夜雨及雾雨的天气气候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夜雨、雾雨的形成机制及其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本区降水呈夜雨与昼雨相均衡的状况,夜雨率达545%~577%,尤其是雾季和干热季可分别达714%、706%。夜雨形成多是山风环流造成的地形雨,雨强小,雨时长,因而对作物的有效性高。夜间雾雨则在作物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部分缓解干旱季节作物需水的不足。因此,深入探讨夜雨和雾雨资源是制定有效防御干旱对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夜雨资源,农业气候分析,西双版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吉文娟 张利才 张加云 杨晓鹏
利用西双版纳州3个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双版纳州茶树不同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日较差、≥10.0℃积温、<0℃日数、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和勐腊3个茶区近53年各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和积温普遍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普遍呈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量普遍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各茶区不同,勐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景洪和勐海变化趋势不明显;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对该区茶树的发育期进程、鲜叶理化成分的含量、病虫害的发生及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西双版纳 茶区 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萍 陈爱国 刘宏茂
探讨轮歇农业的概念和特征,研究西双版纳轮歇农业的现状、类型,指出轮歇农业的生态后果,建议进一步加强轮歇农业及其替代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轮歇农业 土地退化 西双版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与雾和逆温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露的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露日数呈干季较多、雨季较少的分布特征;干季的露水对本地区热带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可部分缓解干季降雨的不足,避免或减弱冷冻害的发生。
关键词:
露水资源,农业气候分析,西双版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海 康慕谊 曹明明
运用GIS与RS技术,选择日平均温度、生育期日平均温度、生育期积温、生育期降水、全年降水和生育期日照时数等指数,依据主要作物适宜条件构建模糊隶属函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判研究区农业气候资源适宜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农业气候资源各单项指数及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①相对热量和光照而言,水分是研究区农牧林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指数的分布大体呈现东北-西南走向;②研究区总气候资源指数和资源效能指数的计算表明,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小,光、热、水的配合效果差;两指数由东南向西北的分布次序均为由好到差;③研究区气候资源利用效率计算表明:大多数作物对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实际效率低。该指数由东...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农业气候资源 空间分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娟 杨婷婷
【目的】研究陕西宝鸡市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宝鸡市11个县(区)气象站的1961—2008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对宝鸡市近50年光资源、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年日照时数以38.95h/10年的倾向率波浪式减少,其中以夏季减少趋势最明显,线性倾向率为-28.8h/10年;年平均气温以0.238℃/10年倾向率上升,冬、春季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夏季平均气温升温幅度最小;年降水量以倾向率为31.187mm/10年波动性减少,这种减少主要是由于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而致。2)由于气温升高,各农业界限温度的初日明显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时间明显...
关键词:
农业气候 气象要素 变化特征 宝鸡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莉 王勇 张天宇
利用1960~2010年重庆34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IDW插值法分析了重庆市全年及温度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农业气象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重庆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幅为0.37℃/10a,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亦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11.62℃/10a,以东北部偏东地区增加趋势尤为明显;全市年降水量和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均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态势,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19.72mm/10a和11.85mm/10a;约90%的站点年均日照时数和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且西部减少的趋势较东部更加显著。
关键词:
重庆 农业气候资源 插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纪瑞鹏 张玉书 冯锐 陈鹏狮 张淑杰 武晋雯
利用1971年~2000年辽宁地区54个气象站30年气候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对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应用Mann-Kendall方法完成了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检测。结果表明,近30年来,辽宁省增温趋势明显,热量资源更加丰富,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尤其显著,冬季增温比春、夏、秋季都显著;气温、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发生突变。降水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趋势并不剧烈,但季节性明显,秋季降水减少的贡献最大,与降水有密切关系的蒸发潜力和降水蒸发差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不存在突变现象。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艾治勇 郭夏宇 刘文祥 马国辉 青先国
基于长江中游地区50个气象台站自1960年以来的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1960—2009及1960—1984、1985—2009年3个不同时间段,分温度生长期、早稻生长期、晚稻生长期分别分析了热量、光照、降水等农业的变化特征,并讨论对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1960—2009年,该地区温度生长期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增速分别为0.08℃/10 a、0.09℃/10 a、0.07℃/10 a,≥10℃活动积温的平均增速为66.3℃/10 a,日照时数的平均减速为31.7 h/10 a,降水量的平均增速为3.7 mm/10 a。表现为温度上升、积温增加、温度生长期延长、日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本文给出了西双版纳雾的类型特征、时空分布,描述了山区辐射雾和逆温暖带形成的机制、规律,及对某些气候要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山区雾及逆温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关键词:
辐射雾,逆温层,开发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建平 高素华 刘玲
文章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出发 ,分析讨论了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对作物的影响系数和气候生产力 ,探讨了限制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因子是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和农业结构不尽合理。提出了提高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和对策措施是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监测和防御 ,并进行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 ,实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荒则荒的战略转变 ,可为西部地区农业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业开发 农业气候资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杨 张雪芹 郑度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干旱区气候资源变化如何影响农业是该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论文根据西北干旱区1961—2007年77个气象站点均一化气温数据和日照时数数据,采用5 d滑动平均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了各农业气候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表明,霜冻日、暖日、生长期、无霜期、≥0℃与≥10℃活动积温的变化趋势显著且区域特色鲜明。暖日、生长期、无霜期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其多年平均值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特征,而霜冻日则相反;≥0℃、≥10℃的活动积温亦呈明显增加趋势(增长率分别为80℃.d/10 a、77℃.d/10 a),且可分为6个空间差异显著的活动积温特征区...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极端气温 西北干旱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汤绪 杨续超 田展 Gnter Fischer 潘婕
气候变化将对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产生重要影响,评估其潜在影响可为制定未来农业区域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在IPCC SRES A2和B2情景下21世纪末期(2071年-2100年)的气候预估数据,利用农业生态地带模型AEZ(Argo-ecological Zones)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稳定≥10℃积温所反映的热量条件显著改善,由积温所反映出的种植制度也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植带界限明显北移。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参考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西北地区干旱状况有所改善,生长期延长。我国东南部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怀亮 胡鹏 张雪芬 邓伟
小波分析的时域局部变化特征可展现气候序列的精细结构,能够揭示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序列所隐含的不同变化规律,是进行时域分析的有力工具。论文以郑州市小麦、玉米生育期间的光热水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为例,用Morlet小波变换法对其进行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小麦、玉米生育期间的光热水气候要素具有不同的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和转换特征;小波变换能很好地揭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所包含的周期分量;其气候变化特征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相比,有其一致性,也有其局地特殊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